Schadenfreude
2008-01-10 20:38:25
由賀歲片想到的,和集結號基本無關...
新年伊始,收到朋友條簡訊:「賀歲片年終經典大盤點,《色戒》告訴我們女人靠不住,《蘋果》告訴我們男人靠不住,《投名狀》告訴我們兄弟靠不住,《集結號》告訴我們組織最靠不住,但是,俺相信你還是靠得住的!...」挺有意思。
衝著被炒得火熱的床戲下了完整版的《色戒》看,然後新年第一天五個男人一起去看了《集結號》,引用朋友的話說:「很是壯觀」。
一直以來看電影就純粹看電影,不喜歡想太多背景啊深意啊等等,因為自知不夠深刻,想不到多少東西。要是遇到些感興趣的,想了解一下背後的故事呢,就來豆瓣看看影評。於是那天打開豆瓣找《色戒》,才發現凡是批評色戒的都被回帖罵得狗血噴頭,所有反對者都拿人性解放說事兒,卻也沒見著幾個清楚點分析這片解放了哪門子的人性。當時就覺得挺怒,想了半天卻只說了點不疼不癢的,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接著又看了《集結號》,引用一句話觀感,「前半段太好萊塢,後半段太朱軍」。那段巷戰夠激烈,鏡頭瘋狂搖擺,學足了兄弟連、大兵瑞恩,的皮毛。我看那三人一組背靠背在院子中間一個勁兒打手勢,就總納悶,這樣是可以互相當盾牌還是怎麼著?難不成你們是黃金聖鬥士,正在三為一體使出女神禁用的xxxx戰法?好吧,我承認不懂軍事,讓我覺著不爽的是,為什麼非得讓個受傷的戰士在那兒大喊:「他們倆都死了!快來救我!救命!救命!」又是非得表現一下人性的軟弱,我反感,也許是我鑽到牛角尖裡面去了。
昨晚和個朋友聊了一晚,才發現有什麼想法聊出來絕對有幫助,可以幫你釐清思路,找著原因,知道你的問題在哪。下邊是我的想法。
我同意中國一直以來的社會文化環境對人性有壓抑,用宣揚集體利益來壓抑人性自我的一面,用誇大英雄人物來壓抑人性軟弱的一面,諸如此類。其實誰都明白壓抑、克制不是辦法,治民意就如治水,疏導的效果遠強於堵塞,過度壓抑的最終結果就是決堤。當中國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被李安的大名氣加小手腕扭過之後,《色戒》就成了堤壩上的一個窟窿。
人們現在總拿《色戒》來說人性解放,既然說人性,就得說全了。人性有現實的自我的一面,也有理想化的無私的一面。我想大多數國人自小接受的啟蒙思想教育都是《思想品德》課本,要大公無私啊,要有奉獻精神啊,等等。記得在篇文章上看到「歷史總是會矯枉過正的」,因為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主體,本身就是如此,在糾正以往犯下的錯誤時,在否定過去的思想作用下,常常會不知不覺得走向另一個極端。於是當我看到回帖中整頁整頁的「人性」、「自由」時,會覺得驚慌。大眾的思想是很容易受輿論導向的,當一個新的觀念迎合了人們潛藏的價值觀需求,它很容易被誇張地接受並放大,尤其是當社會的經濟物質環境也很適合它生長的時候。然後我就想起去年南京的「徐老太太碰瓷」事件,也許過不了多久,人們都會覺得那該死的判決是「情理之中」了。
人性解放,我不懂,可我相信這不是說我可以打著這樣的旗號放縱自己的私慾自己的軟弱。壓抑是不對的,可釋放不等於宣洩,過度的放縱只會比壓抑更可怕。
好吧,我承認我有英雄情節,捫心自問,誰沒有?現在的人們越來越不喜歡看高尚的人物形象,人性軟弱的一面越來越受歡迎,為什麼?因為人們自己本身越來越自我,一邊潛意識中希望自己是崇高的人受人敬仰,一邊又自知做不到,於是人們就說,那些都是假的,是拍出來糊弄人的,人都是軟弱的是自私的,這才是人,我們就是這樣。我也不喜歡看高大全的假人,看到英雄人物的弱點我也會一個勁兒點頭,對嘛你看,連英雄都有這樣的缺點,那我有些這樣那樣的還不是理所當然。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需要英雄,卻也不會要求每個人都是。你可以不是,但你不能說我們不需要。有信仰,才能成為英雄。現在的中國,缺少信仰。
聽完我的話,朋友得出結論:「你是一個悲觀的人,你得從你看到的,聽到的,得到鼓勵...你的內心並不堅強...」
我又納悶了...我不覺得啊,不過也許吧,自己習慣了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感覺不出來了。朋友說,也許過些日子我就不這麼想了,因為現在還是很理想化嘛。好吧,我也覺得自己是,不過以後會怎麼樣誰知道呢... 寫下來,立此存照。
p.s. 前兩天看了《蘋果》的海外發行版《迷失北京》,看了很壓抑,也很喜歡,個人覺得是這幾部片中最好的了;《投名狀》沒看出任何驚喜,不提也罷。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