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是傳奇--I Am Legend

我是传奇/末日传奇/魔间传奇

7.2 / 813,438人    101分鐘 | 104分鐘 (Alternate ending)

導演: 法蘭斯羅倫斯
編劇: 馬克普羅塞維奇 艾基瓦高茲曼
演員: 威爾史密斯 艾莉絲布拉加 Charlie Tahan 莎莉絲李察森魏特菲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獨孤囚

2008-01-11 10:03:18

不及原著傳奇


傳奇的書
--------------------------------------------
小時候依稀記得接觸一本科幻小說,從不知道書名,因為書皮已被撕爛。故事裡的英雄Robert Neville在調查一種滅絕人類的變異病毒,過程中還得和形同喪屍的感染者作殊死戰。一步步探索接連一場場惡鬥,非常過癮。但最具特別的是描述如同殭屍般的病徵時,幾乎都以醫學原理來化解讀者心中的疑慮。比如怕光是因為嚴重的紅斑狼瘡併發症(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不能直視十字架則是一種宗教信仰的幻覺失調(Delusional Disorders);Neville之所以是地球上唯一僅存的「死剩種仲搞搞震」(按粵語念:-O),只因他曾被具有抗毒血清的吸血蝙蝠狠咬一口,賽翁失馬後卻意外導致後天免疫...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姑且勿究理據的精確成度,但科幻的技術含量頗高,比純粹的怪力亂神更具說服力。
 
後來在英文課堂上提到Richard Matheson,才曉得那本沒有書皮的科幻故事是他的大作。不像沒頭沒腦的為科幻而科幻,也非倪匡衛斯理的dumb #*?! thought,這是第一部嘗試為「殭屍化」(Vampirism)提供有科學理據的啟蒙經典,也是一部反省人類的Post-Apocalyptic著作。在啟發千千萬萬的讀者當中,有「看其作品晚上不能安眠」的驚悚大師Stephen King,也有「讓Star Trek粉絲當祖先膜拜」的Speculative Fiction開創者Harlan Ellison。對好萊塢的影響,它的問世間接改變殭屍在螢幕上的刻板印象而走向科幻化,2006年的Ultraviolet只是開端。
 
除了故事夠原創外,還有取得絕妙的書名 [I Am Legend](中譯「我是傳奇」)。Neville和喪屍人的互動是「你作初一,我作十五」:在白天,Neville大肆剷除喪屍人已成為麻木的例行公事(emotionless daily ritual);到晚上,喪屍人大批搜捕Neville使之不得不畏縮一角。Neville如此堅持的折騰和不懈的被折騰,直到被活捉行刑的那一霎那才覺悟:不僅僅對全人類而言,他也是那群行屍走肉眼中的Legend,反諷意味十足。一旦看了原著佈局的surprising unique twist,你就會覺得相對的「傳奇」直譯太欠扁,辜負書名賦予主題的微妙。
 
沒能堅持傳奇的電影
--------------------------------------------
衝著這個Legend的演繹,由Will 史密斯主演Neville的電影版一上映,已經迫不及待先睹為快。其實推敲劇情細節的紕漏很容易,但不要太白痴就不算白痴。可是,觀後偏偏有點不吐不快的鬱悶,覺得影片有四「過」造成硬傷:
 
1—情節轉折處 過於俗套
  一旦動人心魄的劇情硬生被掐住變調,就註定是敗筆。前段的開局,引人入勝得非常有想像空間,順著情節會陷入一種不由自主的超現實意境,這是此片的酷點。不料後段橫空殺出政治正確論,一下拐入三流劇本的主旋律套路,完全是反高潮。戲尾最後一段說教獨白既俗又老調,和前頭費勁心思的佈局格格不入。真懷疑劇本是否寫一半就遭逢美國編劇大罷工(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Strike)的衝擊,不得已把瀾尾代工給價廉物美且擅長主旋律的中國編劇?

2—喪屍人起始 過於馬虎
  翻拍金庸武俠小說成電影,設想一下,武打場面了無招式草草了事,這對武俠中的「武」是一種精神漠視。由正常人變成喪屍人遭受的肉體折磨和內心爭扎,是迫使Neville成為legend的主要關鍵,也是原著的精華,這些情節在片裡完全忽略,其實對作為另一個主角的喪屍人,也是一種精神漠視。如果和金庸原著背離太遠的電視劇都會媽媽聲,那我也要表示抗議,向這部改編Legend的電影奶奶一下:豬肉漲價可以少吃,戲肉可貴少看不可!
 
3—末世死光光 過於表面
  既然電影副題是The Last Man On Earth,就應該堅持到底。僅以WS的廣播呼籲加上空城營造出來的孤獨氛圍,徒有視覺效果,缺乏心靈震撼。加上後頭突然冒出個女人和小孩瞎攪活逃到一個有人的小鎮,就越發不寂寞了,何來的末世去感染觀眾?如果讓WS成功研發出疫苗而興奮不已,但卻發現地球除了他之外,已經死光光沒一個活人時,那份挫折才讓大家驚醒孤獨永遠是那麼殘酷,更顯無比孤寂的境界。
 
4—科學道德觀 過於膚淺
  十年前有部科幻片Contact探索科學和宗教的矛盾,爭鋒相對互不相讓,讓老傳統與新觀念的腦力激盪發揮得淋漓盡至,把你從兩者互斥的枷鎖解放出來,重新認識兩者互容而豁然開朗。十年後同屬科幻的Legend電影,對DNA改造是上帝的專利還是人類的利劍這一命題,沒能循循善誘攀越思考的高峰,反而把觀眾迷茫在抵制基因技術的十字路口。WS在片中說「上帝並不需要對這些負責,是人類在咎由自取!」,其實並沒點亮至關重要的命題,令人失望。

影片雖有些許遺憾,然而勝在WS的魅力演出和SAM的忠誠可愛,挽回不少失分。WS不僅重現Tom Hanks在Cast Away單口相聲的精彩,SAM同主人一起緊鎖眉頭就讓你驚喜連畜牲都會演戲,是人和狗成就了這部電影。雖然劇本和原著的初衷相差甚遠,整體上並不妨礙欣賞故事的趣味性。有機會看到空無一人的紐約時代廣場,那種悲涼感夠詭異。有一幕WS在航空母艦甲板上玩高爾夫向前揮桿,大西洋一側泛起無常水花,異常瀟灑。
 
再往下劇透,掃你雅興可不好,還是適可而止。人類究竟自取滅亡還是上天有心愚弄,不如當個觀眾,充一回上帝審判人類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