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援交天使--Samaritan Girl

萨玛利亚女孩/撒玛利亚女孩/撒马利亚的少女

7 / 14,100人    Germany:95分鐘

導演: 金基德
演員: 李島 康姬敏 申明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lulu

2008-01-12 00:49:34

那一場無望的救贖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罪惡之源

年輕女孩以肉體交易籌集金錢,中年男子用金錢體嘗甜美的肉體。影片最開始的幾分鐘就讓觀者感到邪惡。儘管是這是兩個天真的女孩,有著花樣的年紀,儘管她們只是單純的想要去歐洲旅行,可是她們卻會因為起初的罪而面臨懲戒。

誰人無罪?潔容臨死前想要見肉體交易過的男子中唯一有好感的一位音樂家。那個給潔容唱歌的音樂家,面對潔容瀕死的事實,面對倚雋的苦苦哀求,去醫院看潔容之前不但強迫倚雋發生肉體關係,還要清洗下身,還要仔細擦去車上的小痕跡,還要慢悠悠點上一根煙。沒有法律的制裁,沒有道德的審判,誰又能說他無罪?

貪念、肉慾、暴力,罪罪相生,卻無消解之法。

神秘笑容

潔容肉體交易被發現,在躍下樓前面上有著一抹明媚的笑容。

倚雋與音樂家發生肉體關係時,瀕死的潔容大聲哭泣。倚雋與音樂家趕到醫院,潔容已經去世,臉上卻留著平靜的笑容。

這兩次笑容背後與「婆須蜜多」一樣充滿神秘的力量。哪個懂得,哪個慈悲。

連環救贖

影片開始,潔容與倚雋提到印度的妓女婆須蜜多,稱與之做愛的男子都會成為虔誠的佛教徒,潔容笑稱自己是婆須蜜多。這為後來倚雋的救贖之旅鋪下伏筆。

潔容死後,倚雋與每一個男人發生肉體關係將錢散回,並且相互之間還說感謝的話。感謝的是,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潔容和倚雋的罪得以救贖,也可以使這些男人認識到自己的罪並有所悔改。影片中有一個男人打電話問候自己的女兒,這種變化是充滿希望的。

然而,倚雋的父親走上了另一條救贖之旅。最開始是跟蹤與阻止,繼而是跑到男人家裡當著他家人的面斥責,後來發展到自己無法控制的暴力行為。由於一輛車擋住他跟蹤女兒的去路,他竟打罵那車上無辜的人。更因未能及時阻止女兒肉體交易,他在激憤之下將與女兒發生關係者殺死。至此,倚雋扔掉日記本,倚雋救贖之旅終於停下,而父親的罪又有誰可以救贖?

絕望之選

金基德的電影一向安排兩個結尾,本片也不例外。

第一:倚雋被父親扼死埋掉,聽著父親每天清晨放的音樂,以死亡救贖生前之罪。父親當然也會面臨殺人罪行的後果。

第二:父親自首,既承擔法律之罪,又承擔靈魂之罪。父親教會倚雋開車,倚雋似乎乾乾淨淨的走上最初的路。

金基德導演將第一種結尾設計成倚雋的夢境,將影片留在第二個場景中,看似一改殘酷之風。事實上,父親並不能替代女兒承擔所有的罪,倚雋仍然會在未來的路上獨自面對自己的罪(包括其對父親的罪)。若將兩個結尾做比,也許第二個結尾更加真實殘酷。由於無力救贖,無論怎樣選擇,絕望的結局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

故事梗概

兩個女孩夢想去歐洲旅行,於是決定籌集費用。一個女孩(潔容)出賣肉體,另一個女孩(倚雋)招攬生意。在一次肉體交易被警方發現時,潔容微笑著從高樓上跳下,終因傷重身亡。倚雋對潔容心懷愧疚,按照潔容日記本的內容,找到曾與潔容髮生肉體交易的男子,與他們逐個發生肉體關係並將錢如數散回。倚雋的父親發現了自己女兒的肉體交易行為後非常痛苦,他跟蹤女兒的行動並暗中阻止,因為一次未能及時阻止,他憤怒的將與女兒發生關係的男子打死。父親攜倚雋去祭掃亡妻之墓,回家途中,父親趁倚雋睡覺時向警方自首殺人的罪行。倚雋夢見父親將自己扼死埋在河邊。倚雋醒來,父親教她開車,在她練車時,父親被警車帶走……

注1:關於婆須蜜多

《不可思議解脫經》,就是編入《華嚴經》的《入法界品》。《入法界品》的傳出很早,龍樹Na^ga^rjuna的《大智度論》已一再引用,約在公元二世紀末集出。《入法界品》敘述善財Sudhana童子參訪善知識的歷程;在善知識中,有一位婆須蜜多Vasumitra,是最美麗的女菩薩。婆須蜜多的功德莊嚴,可說是以色相度眾生的,如唐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八)《入法界品》說:
  
「若天見我,我為天女,形貌光明殊勝無比;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見我者,我即為現人非人女,隨其樂欲,皆令得見。若有眾生欲意所纏,來詣我所,我為說法,彼聞法已,則離貪慾」。 「若有眾生暫見於我,則離貪慾,……暫與我語,……若有眾生暫執我手,則離貪慾」。 「若有眾生暫升我(床)座,……暫觀於我,……見我頻申,……見我目瞬,……抱持於我,……若有眾生唼我唇吻,則離貪慾」。「凡有眾生親近於我,一切皆得住離貪際,入菩薩一切智地,現前無礙解脫」。
  
依經文說,這是大菩薩化度眾生的一門方便。婆須蜜多是天[神],也是人(及非人),是神人合一的女菩薩。她為男性眾生說法,使他們離貪慾;他不只說法,也以執手,擁抱,接吻等行為,而使男性離貪慾的。依佛法的傳說:不同類的眾生,有不同類的「淫事」,如「二二交會」的,「相抱」的,「執手」的,「相顧而笑」的,「眼相顧視」的,都能滿足「淫事」而「熱惱便息」(《瑜伽師地論》卷五)。一般眾生滿足了淫慾──「熱惱便息」,但不久又有淫慾熱惱的需求。婆須蜜多可不同了,從顧視,執手,抱持,唼吻等的行動中,能使眾生永離貪慾。這顯然是「以欲離欲」的法門;與後起「秘密大乘」的無上瑜伽anuttara-yoga ,雖還沒有完全一致,但到底傳達了從淫慾中離欲的消息。特別值得一提的,婆須蜜多是「險難」地方人,險難的梵語為Durga──突伽,正是印度教中自在天──濕婆S/i^va天后,烏摩Uma^的別名。突伽,早已存在於印度神教中,後來從濕婆派中分出的性力派,就是以突伽為主神的。還有,婆須蜜多的婆須,或譯作婆藪,是印度一部份天神的通稱。婆藪天,婆藪天女,婆藪大仙,都見於「秘密大乘」的教典。婆藪是天[神],蜜多譯為「友」,所以婆須蜜多,可解說為天神的女友。突伽與婆須蜜多,出現於《入法界品》以欲離欲的法門中,決不是偶然的,與後起的性力派及無上瑜伽,有一脈相通的一定關係。圓融無礙的《入法界品》,融攝了這一秘密法門,然在一般學佛人的心目中,多少有是非不分,邪正莫辨的感覺。

轉自:http://www.ebud.cn/budren/yinshun/huayu4/budren_yinshun_huayu4_20030429_25.html

注2:關於撒瑪利亞

【約4:1】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約4:2】 (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
【約4:3】 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約4:4】 必須經過撒瑪利亞。
【約4:5】 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約4:6】 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睏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約4:7】 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
【約4:8】 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約4:9】 撒瑪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
【約4:10】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約4:11】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裡得活水呢?
【約4:12】 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裡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約4:13】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約4:14】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約4:15】 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約4:16】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裡來。
【約4:17】 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約4:18】 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約4:19】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約4:20】 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約4:21】 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約4:22】 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約4:23】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約4:24】 神是個靈(或無個字)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約4:25】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
【約4:26】 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約4:27】 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什麼?或說,你為什麼和她說話?
【約4:28】 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裡去,對眾人說,
【約4:29】 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
【約4:30】 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裡去。
【約4:31】 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
【約4:32】 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
【約4:33】 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什麼給他吃嗎?
【約4:34】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
【約4:35】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原文作發白)可以收割了。
【約4:36】 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約4:37】 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
【約4:38】 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約4:39】 那城裡有好些撒瑪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
【約4:40】 於是撒瑪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他便在那裡住了兩天。
【約4:41】 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
【約4:42】 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
【約4:43】 過了那兩天,耶穌離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摘自《聖經》

全文載於:http://zl28.blog.sohu.com/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