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gless
2008-01-13 07:43:23
我聽見了集結號聲
年末年初,趕著淌賀歲的渾水,所謂的大片紛紛粉墨登場,應接不暇之餘需要的是慧目如炬。週六,我們在時代廣場的萬裕國際影院觀看了《集結號》,很慶幸我們選對了。看完以後根據第一反應先總結以下三點:
1。《色戒》就他媽一個有色垃圾!
2。馮小剛在夜宴沉淪,未料又在集結號聲中振奮!
3。我不想再看《投名狀》了!
咽一下口水,接下來我可以娓娓道來——
整部片子我幾乎一半以上的時間在流淚中,真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細細想來該片從頭到尾並沒有什麼煽情的對白和壯懷激烈的劇情,為什麼我不停在哭?原來,就是那麼赤裸裸的真實把我徹底擊潰。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戰爭片麼,主角無一不是完美到幾乎不近人情的高尚英雄,從來都是以德報怨,從來都是革命第一、犧牲算什麼?隨時準備!人命算什麼?隨時奉獻!個人算什麼?隨時服從!為了信念,幾乎什麼都是無謂的。但這部片子裡的人物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或者說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的聖人,他們都是真實的人。當穀子地因為指導員被炸成了兩截而失去了理性槍殺投降俘虜,當王金存因為恐懼戰爭和死亡而手足無措,當最後剩下的幾個人假借集結號之名意圖撤退,我完全不覺得那些有何不光彩,相反我被震撼了,我覺得這才是人性,儘管,他們的舉動與傳統主旋律片子中那些值得歌功頌德的偉大行徑背道而馳!
片子剛開始激烈的作戰場面讓我想到了《拯救大兵雷恩》,不過越看得深入,越是意識到,這根本是截然相反的兩個片子,《拯救大兵雷恩》是出於人道主義和人性角度,去拯救一個已經成為家中碩果僅存之子的普通軍人,而《集結號》說的是犧牲,是放棄,是大局高於生命高於一切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的確,在政治家的棋盤中,在戰爭的硝煙中,在歷史的洪流中,小兵的生命只不過是任人擺佈的棋子,是微不足道的塵埃,是隨時湮滅的泡沫。。。所以,四十七條人命算什麼?簡直不值一提!一場戰爭和四十七個小蟲子的重要性,實在反差太大。
我們七十年代生人,上承文革動亂,下啟改革開放,思維動盪地把什麼都徹底顛覆了,就是在這樣一個青黃不接的年代下,接受了一系列的革命教育而應該被徹底洗腦的一代,長大後卻比誰都清醒。靠。真他媽諷刺。看到那些無名烈士們死後屍骨無存只能被列為失蹤,明明是烈士的母親和遺孀卻背負著罵名抬不起頭,還有固執的穀子地一個人挖掘礦窯尋找兄弟們的屍骸,甚至一個像他那樣的戰鬥英雄被人懷疑為投降敵軍的俘虜。——可見,現實就是這樣殘酷的,歷史只會把榮耀留給少數高端的人,而對於底下那些奠基的小人物們都是極端無情的,所以,如果片子的結尾也保持一致地應驗和保留了這種殘酷,沒有找到屍體,沒有人證明他們的犧牲,這就將是一個絕頂的片子,這才完全符合現實的邏輯。可片子結尾偏偏還是給了他們一個正名的機會,他們揮灑的熱血和支離破碎的身軀換來的就是解放勳章,以及那個最終遲來的集結號聲!這真是一個美好的理想化的結局。可惜,我們這代人的清醒就是因為我們有機會看懂殘酷的真實世界!
片子結束到現在已經好多個小時了。感覺心裡還是久久無法平靜下來,不是被宏大的場面火爆的音效逼真的特技血腥的戰爭所震懾,而是被真實的人物和殘酷的現實所震懾了。雖然我輩都沒有經歷過戰爭,但最後,我不得不說,真的希望不要再有戰爭,因為人性因它而展現,也會因它而泯滅。。。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