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盖世奇才/韦氏风云

7 / 126,315人    102分鐘

導演: 麥可尼可拉斯
編劇: 艾倫索肯 George Crile
演員: 湯姆漢克斯 茱莉亞羅勃茲 艾美亞當斯 愛蜜莉布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韓兮

2008-01-21 22:12:17

《查理•威爾遜的戰爭》:戰爭背後的策動力


無論給與一種什麼樣的理由,如果個人能夠主宰戰爭的發生或結局,那麼就意味著這個世界是非正常的,但歷史告訴我們,所有的戰爭都是由個人主宰的,而且我們還會將這個主宰者當成英雄來崇拜!
                                               ―――韓兮

不知為什麼,看完此片首先想到的是《奇愛博士》里那些被異化的的戰爭狂熱分子,正是他們保證了世界的毀滅,雖然原子彈爆炸的景像是那麼壯美!《奇愛博士》以幽默的手法演繹了冷戰的神經性,而此片故事發生的時候正處於冷戰末期。更重要的是,此片是根據真人真事寫成的小說而改編的,與《奇愛博士》裡的杜撰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無論從何角度而言,將此片與《奇愛博士》之間進行一個比較都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前面說了關於杜撰與真實的區別,也提到了冷戰中期與冷戰末期的區別,諷刺與幽默風格的區別,其實還有諸如戰爭狂人與救世主的區別,直接對話與間接對話的區別,軍隊與政要的區別,正義與非正義的區別,政治與商業的區別等等。但是否我們便由此可以看出兩部影片的非主旋律性與主旋律性的區別呢?
這個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在這樣的比較下,我們很難會關注這樣一部美國影片,但好在有三位大明星的加盟,使得此片與《奇愛博士》在看點上有了最根本的區別,那就是此片並不是一個寓言,而是關於一個人的傳奇經歷,人超越了冷戰的諸多含義,雖然這個人是一個的的道道的美國人,而且是美國國會議員。
完全拋開政治因素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回到影片本身,回到查理•威爾遜這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相對複雜的美國人。查理•威爾遜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表面上給人一種花花公子的印象,這從影片開始那場盆浴的艷俗中便可以看得出來,但即便是這樣一個情節,導演也賦與他多重性格的寫真,一邊與脫衣舞孃們洗著盆浴,一邊觀看著電視上關於阿富汗的新聞,於是查理變得豐滿了起來,一面可以隨心所欲地遊走在放蕩的環境中,一面卻仍然在關注著與政治有關的一切。
毫無疑問,影片對查理介入阿富汗事件的動機進行了最著重的描述,大體上分為三部份,其中最主要的部份是與影片開頭在脫衣舞場所看到的新聞是一脈相承的。那則新聞中阿富汗人民對美國有種希望,而這種希望其實是非政治性的(影片所要表達的是這種非政治性)的求救,而面對這樣的聲音,查理所要做的便是展現出美國的人道主義精神,但當他親臨了難民營以後,看到了那些在戰爭中受到傷害的難民,這種人道主義的動力便發揮到了極致。
而喬安妮地介入則表明了查理的另外一個動機,那就是在中東地區建立起美國的大國形象,同時也是為自己積贊下政治資本。而特工埃弗拉考脫斯的參與目的更加明確,以阿富汗為戰場,打擊蘇聯政體,以期取得冷戰的勝利。
人道主義在特工的介入下立即產生了不一般的效果,從非政治性轉向了政治性,其實這對於查理個人仕途來說是相當有利的事情,而隨著劇情的發展,尤其是所謂主席的加入,面對著那群渴望拿起武器的阿富汗人民,這種轉變算是徹底成功了。於是,難民已經不是影片著重的表現,那一架架被擊落的蘇軍飛機成為查理戰爭的勝果。
人道主義,國際地位以及打擊冷戰對手構成了查理行為的三大動機,而隨著影片的進行,三種動機的份量也逐漸發生著變化,當影片結束,蘇聯解體,查理受到表彰的時候,我們知道這場阿富汗戰爭的最終勝利已經遠離了人道主義,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冷戰的勝利!查理的眼眶濕潤了,但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從一個人道主義者完全變成了政客!
當勝利來臨之時,只有特工弗拉考脫斯具有清醒的頭腦,他提示查理應該繼續幫助阿富汗實施教育,是不是要還給查理以前那個人道主義議員的身份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查理在最後的會議上卻明確表示,美國幫助了阿富汗,這件事必須讓阿富汗人記住,這番言論卻與人道主義無關了,這正是查理個人的悲哀,也表明他的傳奇其實是政治性的!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查理的私生活,這無疑為影片增加了許多有趣的看點,但隨著影片的深入,那些放蕩的行為在逐漸減少,一個政客是不可能有這些私生活的,這也證明了查理的轉變,人道主義精神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同樣的,阿富汗人民從難民到戰士的轉化也是對查理轉變的一個佐證!
此時我們再體會導演的動機,用一個主旋律包裝下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影片,通過查理這個人物的傳奇變化來諷刺政治對人道主義的傷害,這與《奇愛博士》中的怪誕手法其實具有相同的力度,只是這種包裝實在過於隱晦了,我們只好把它當作美國的形象宣傳片,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韓兮
2008-1-15於通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