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

勇敢的人/勇敢复仇人/强复者

6.7 / 63,472人    122分鐘 | Canada:119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尼爾喬登
演員: 茱蒂福斯特 泰倫斯豪爾 瑪麗史汀柏格 珍亞當斯 尼基凱特 賴瑞費斯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ydneyCarton

2008-01-27 07:03:53

個人悲劇與倫理難題


JOSAI
You shouldn't smoke, it'll kill you.

 

ERICA
I don't care.

 

JOSAI
There's plenty of ways to die.But you have to figure out a way to live. Now that's hard.

 

看Brother Coen的No Country for Old Men,凌厲之後,面對的是悲涼而疲勞的收場,而Neil Jordan的The Brave One不一樣,它幾乎被一股力量感貫穿始終,能叫你糾結不堪,同時Jodie Foster又給其中注入了一種柔性元素,使之不至於像奧利佛 Stone的一些作品那樣,因為過於激進而失去了控制。我這樣評價,或許給人感覺這部電影是中庸的,實際不然,不僅涉及到了很敏感的話題,而且也明確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某種意義上講,你可以將其看作兩部電影,一個是個人的:關於一個在暴力犯罪中受傷的女人被這場悲劇折磨並且復仇的故事,另一個,則涉及到了大的社會問題——或者更應該看成一個古老的倫理問題:當象徵理性的法律無法作為時,是否應該以暴制暴。

 

先看第一個主題,這是顯性的,實際上也是全部電影進行的邏輯,開頭的十來分鐘,小資味道濃得讓我都有些反感了——難道Neil Jordan到美國就失去了自己的風骨了嗎?這種心理引導下的粗疏,讓我忽略了很多其實非常重要的細節:比如說後來Erika買槍的那家唐人街的槍械店,第一次出現就是在開頭Erika朋友的攝影作品中,他們甚至談起這張照片;比如說在中央公園,慘劇發生前的片刻寧靜中,當Erika和David溫存時,其他的背景音消失,只有巨大的噴氣式飛機渦輪發動機的轟鳴(Thanks to Clarice),你想起了什麼?Come on,這是紐約!暗示得很隱晦,所以當慘劇發生時,才能給你這樣的感覺——沒有任何徵兆,只是生活中一次尋常的散步,但卻如此不幸。當慘案進行時,肩扛式的拍攝加上影片中穿插的dv更將這起犯罪平常化——確實,n年前讀過一本紐約法醫寫的書中就提到:想自殺的話就在夜幕降臨後一個人逛中央公園或者去小義大利區。正是這種日常化才讓人感覺觸目驚心,也正如此,Erika出院後對曾經感覺平常親切的事物都會產生恐懼感——這次事件將這個城市溫柔的面具取下了,實際上,罪惡無處不在,即使沒有極端到步步驚魂。事後的骯髒血腥的搶救和溫柔的情愛剪接在一起,產生的對比效果非常明顯。在這裡,原本的平衡被打破,而因此產生的失重又沒有辦法填補,而對於犯罪調查的結果只是無盡的等待,這就為買槍提供了很好的動機——這裡她還沒有想到復仇,只是第一為了安全,第二還想挽回已經失去的生活。再接著,就是連續的四次殺人。第一次,她是被迫的,如果她不開槍,就可能會被殺,她唯一的不妥就是取走了錄影帶——因為她要保護自己;第二次,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被迫,但這次,她開槍的性質要曖昧多了,因為她本可以跟幾個受害者一樣,在前幾站就下車,而且這次和前一次的驚慌失措比起來,她要鎮定很多,每一槍都命中了;第三次,已經不能說是被迫了,因為她本可以拒絕那個有錢的老變態,這一次她已經是半主動的以保護者的形象出現;至於殺死那個走私犯時的她,已經主動向罪惡出擊了。這四步,她從自我保護到主動出擊,一層層推進得很自然,她的行為可以看成是復仇,也可以看成是宣戰。但即便如此,她還仍然是那個受害的女人,而不是漫畫或者黑暗的公正這樣的肥皂劇中凱特安妮摩絲演的那個超級英雄,她仍然在承受著痛苦——這時候的痛苦是雙重的:她作為受害者的痛苦並沒有散去——中間一段宣敘調式的情節呼應開頭(又一次!)地把她為結婚訂購的請柬又擺了出來,於是所有痛苦重來,這段是片中不多的超現實場景,隔著象徵陰陽兩界,一邊是回憶中的吉他陣陣,一邊是未亡人的痛苦不堪;與此同時,她的新的身份給她帶來的道德壓力更是逼人——她不是差點去自首了嗎?這時候,隨著警察朋友適時地接近真相,仇人適時地浮出水面,所有矛盾都必須做個了解了,這些都在意料之中,只是怎樣給出個最後答案成了問題。我原來一直認為Erika的復仇會成功,但她是必死的,結果有一點出乎我預料的是最後居然是用了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巧妙地處理掉了,開始我曾經感覺有些不適,但回過頭來想,死亡不也是一種俗套嗎?而且,眼前的這種處理已經是可以想到的最好方式了,給這部壓抑了很久的電影稍微一點俏皮,但當Erika終於有勇氣回到中央公園那個改變她命運的地方時,悲劇的氣氛還是很濃,她可以擺脫復仇者的身份了,但她的過去仍然無可挽回,一種日常的意外的惡將她的生活全都毀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悲劇。

 

而另一個主題,則隱晦其中,雖然很多電影中都會提到以暴易暴,但我們看到的多是蝙蝠俠、俠聖等充滿浪漫氣息的,真正以很寫實的視角來展現的,著實不多,山姆派金帕的《稻草狗》可以算一部,但那也是在特定環境下,而這部影片中,看到的主人公所生活的場景恰是最平常不過,正因為是這樣的前提,所以才會讓人覺得更為爭議。各種觀點已經藉由片中的聽眾電話得到反映,而創作者的觀點呢?結局已經給出來了。誰說非要海斯法典那樣,好的壞人最後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她已經夠慘了,為什麼還要讓她死?她殺的那些人不是惡棍嗎?法律制裁了那些人沒?為什麼要在一具罪惡的肉體旁邊放一個熾天使來殉葬呢?看的時候,我的感受也很複雜,尤其是又聯繫上了911後恐懼與報復並存的情緒。理性告訴我,不能如此,否則你跟罪人們一樣。但那又能怎樣呢?像個愚蠢一樣地等待著所謂遲到的正義?看著那群惡棍們逍遙法外?當年輕的薩繆爾亨廷頓向下流的惡徒們揮起拳頭的時候,那幫有受虐癖的左派們在幹什麼?在給按照現在掌握的證據來看已經確定無疑有謀殺罪的諸如喬治傑克遜、休伊牛頓這樣的惡棍們做無罪辯護!God damn it!又想起馬加爵事件後一群為馬叫屈的人們了,我不知道死者的家人看到這幫偽聖徒們會怎麼想。是的,仇恨無法解決問題,但這些是事實,你該怎麼做?姑息罪惡是比罪惡本身更可恥的行為,以此不惜冒著自身染黑的危險來懲治罪惡的人才是聖徒,當然享受72個處女的人是不可能成為聖徒的——這些話尤其是說給那群迫害妄想狂嚴重的自以為是的法國人。別跟我說什麼感化,9成的感化故事都是濫情的三流雜誌製造的精神麻醉品,這毒癮在一次親身的痛苦後就會煙消雲散。即便真有感化,在一個惡徒被感化的時間裡,恐怕又有10個無辜的人死在其他的惡徒手中,即便是最實用的考慮也不會相信這種虛偽的論調。

 

好的,瘋狂結束,恢復理性,我承認我被這電影攪得有些混亂了,再夾雜了些其他的想法,讓人沒辦法平靜,宏觀的思考具體到微觀的事實中,多麼乏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