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蓋世奇才--Charlie Wilson's War

查理威尔森的战争/盖世奇才/韦氏风云

7 / 126,315人    102分鐘

導演: 麥可尼可拉斯
編劇: 艾倫索肯 George Crile
演員: 湯姆漢克斯 茱莉亞羅勃茲 艾美亞當斯 愛蜜莉布朗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lingcat

2008-01-27 22:13:12

一個人的戰爭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蘇維埃政權的分崩離析以及柏林圍牆的倒塌,是世界歷史的重要事件。在戰爭的後面有許多值得尊敬的英雄,查理•威爾遜是其中的佼佼者。30年前,蘇維埃的軍隊看起來是無法戰勝的,但是查理不懈的努力,不斷削弱蘇聯帝國的力量。沒有查理,歷史將會變得更漫長,悲劇的歷史將會更長。所以在第一時間,他值得得到我們最高的榮譽讚賞。榮譽歸於查理。女士們先生們,讓我向你們介紹,議員查理•威爾遜。」
這是電影的開始,大幅的美國國旗,莊重徐緩的音樂,嚴肅儉樸的儀式,感人至深的授獎詞,美國式的「主旋律」元素齋齊出現。但是如果你把它簡單理解為一部關於冷戰的主旋律電影,大概就被蒙蔽了,畢竟它涉及到「阿富汗」這個敏感話題,涉及到「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的國際政治。在某種意義上,這是電影被提名為奧斯卡獎的「深度」所在吧。
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這是最難說清的問題。中國人考慮得周到,在什麼什麼的領導下,在什麼什麼的支持下,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推動者,充滿集體主義的思維。這種思維的好處是,因為集體決定、集體行動、集體獲獎,所以假如時移勢易,「功」變成了「過」,大家也可以把帳算到「集體」頭上。倒是美國人乾脆,多麼嚴重的歷史悲劇,皆能找到一個「歷史罪人」;而多麼重大的歷史性勝利,也敢歸功於一個人。這部電影的名字就叫「Charlie Wilson’s War」,一個人的戰爭,至於這場戰爭的性質、這場戰爭在更長的歷史時段中的評價,那就要看「怎麼看」了。
1980年,查理在脫衣舞夜總會的大型按摩浴缸里和三個脫衣舞女、一個生意人混在一起,而酒吧的電視裡在放一段關於阿富汗的電視新聞。憑藉政客的敏感,他要求侍者開大音量,他要認真了解。脫衣舞女們很好奇,這個關心政治的人到底何許人也,查理自我介紹是國會議員,但是大家都不相信。是啊,假如是國會議員,潔身自好保持形像是重要的,怎麼會明目張胆地和她們泡在一起。但這就是查理,一個德州出產的花花公子式的民主黨國會議員,在華盛頓的辦公室裡坐滿了美女助理,其親民的姿態和手腕使他頗有人緣,到處都有投懷送抱的情人,經常陷在吸毒、嫖妓、酗酒、逃稅的醜聞中。
查理有人道主義理想,有愛國心腸,有權力慾望,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還遠遠不夠發動一場戰爭。他的後台是一個手眼通天、錢多得嚇人的德州名媛喬安娜,她梳著80年代大而誇張的髮型,在有四十個臥室的豪宅里大宴賓朋,同時全心全意地憎恨著共產主義,安排情人查理與諸國總統總理見面,就像在自家廚房裡烹烹小鮮,她想從這場戰爭里得到什麼呢?電影裡沒有明說,看起來很像是有錢人喜歡搞的「慈善」。查理的另一個支柱是CIA特工蓋斯特,一個其貌不揚、性格討厭、不擇手段、但是信念堅定的人,他對打敗蘇聯、報越南之仇唸唸不忘,而且很喜歡用軍事方式解決問題,比如基地啊、武器啊、培訓啊。很多時候,查理更像是喬安娜和蓋斯特的卒子,一路衝鋒在前。
在美國國會的很多人還分不清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時候,這個三個人的同盟已經運轉起來,把埃及、沙特、巴勒斯坦等組織在穆斯林反共產主義的旗幟下,又通過不斷的遊說促使美國國會的特別委員會不斷增加對阿富汗的援助預算,上億資金用來購買武器、武裝阿富汗游擊隊,shoot them down,打下數以百計的蘇聯戰鬥機——美國在他國的土地上,秘密地進行著金錢換武器、以蘇聯為目標的「冷戰」。
是的,結局是大家都知道的,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美國停止了「美援」——國會可以同意以10億美元反對蘇聯的戰爭,但是不同意以100萬美元在阿富汗設立學校的和平重建,雖然,當時阿富汗一半人口年齡低於14歲,按照查理的判斷,他們太年輕、不看《紐約時報》,難以理解這一切的意義。查理抱怨:「我們總是插進去,改變世界,然後離開。」他不想離開他心愛的這場戰爭,可是此時歷史拋棄了他,給他一個榮耀,然後他的時刻也就over了。
蓋斯特與查理最後的談話是在掘進電影主題,那是美國版的塞翁失馬的故事:一個14歲的男孩在生日這天收到一匹作為生日禮物的小馬,多麼好,而大師說:we will see。兩年後,男孩從馬上摔下來跌斷了腿,多麼糟,大師還是說:we will see。又兩年,戰爭來了,要征男孩去當兵了,男孩因為斷腿而豁免,多麼好,大師永遠在說:we will see。
阿富汗游擊隊在美國的援助下崛起了,後來有了塔利班,後來有了9-11。很想知道,查理那時會說什麼呢。當代國際政治很像西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敢下猛藥,至於副作用,哪管那許多。查理的戰爭在冷戰的背景下是政治正確的,只要能對抗共產主義,宗教和文化的差異都是可以容忍的——不見委員會主席在阿富汗難民前的演說,他說的是上帝,難民們喊的是安拉,沒關係。但是到了後冷戰時代,文化的衝突提上日程,敵人和友人重新組合,這就該是另一場戰爭了吧,不過這次,又將是誰的戰爭呢?
    在美國保守主義的氛圍下,《查理的戰爭》表面上是主流意識形態的,但是裡面的許多細節無疑是會引起爭議的。字幕翻得很爛,漢克斯演風流倜儻有些力不從心,可還是部好電影,值得每一個關心政治的人一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