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填海
2008-01-31 20:20:43
集結號的影評
我本來想自己寫篇集結號的影評,但是因為下面這篇影評寫得太好了,我想我怎麼都寫不過原作者了,所以還是轉過來吧。
網址: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4637098
什麼是集結號?
吹「集結」號撤退,是兵家作戰大忌
我上次寫了一篇帖子,並沒有說集結號電影的不是,只是客觀地說在我軍的軍號號譜中從來沒有「集結號」這個號譜,電影起了這麼個無中生有的名字,犯了這麼一個低級的錯誤,看來以後馮小剛再拍軍事題材的電影應該請軍事顧問了。沒想到卻被眾人無情地怕磚,啐沫淹到我的脖梗子,就差去掘我家的老祖墳了,搞的我非常鬱悶,非要叫真地把事實向大家說清楚。為此,我翻出了保存四十多年的軍號譜認真地查找了一下,共有七類107個號譜,
列表如下:
一、勤務號13種
起床、出操、收操、吃飯、上課、下課、午休、午休起、遊戲、晚點名、熄燈、集合、緊急集合
二、聯絡號11種
回問隊名、知道、不知道、傳號音、傳不通、問:你在那裡、答:在這裡、注意號令、向我靠攏、普通問、普通答
三、行動號10種
立正、稍息、跑步、返回、休息、預備、上車、下車、開工、收工
四、名目號28種
1、2、3、4、5、6、7、8、9、0
軍、師、團、營、連、排、班、營長、營副、教導員、副教、連長、連副、指導員、副指、排長、排副、*號首長
五、連隊兵種號16種
號長、號目、號兵、警衛連、機槍連、偵察連、特務連、民兵、騎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鐵道兵、空降兵、防化兵、機械化兵
六、戰鬥命令號26種
前進、停止、衝鋒、散開、靠攏、追擊、退回陣地、發現敵人、與敵遭遇、反衝擊、敵人退卻、佔領陣地、進入坑道、左、右、防空、防原子、防化學、防細菌、解除、要彈藥、彈藥已去、要求增援、增援已去、要擔架、擔架已去
七、禮節號3種
升旗、降旗、敬禮
七類107個號譜里,你可以發現,別說集結號!連撤退號都沒有!!!是不是我軍作戰只許前進,不許撤退?不是,撤出戰鬥必須專人通知,或者戰前有撤出時間的命令。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軍號的號音你能聽到,敵人也能聽到,如果敵人聽到了上級讓你撤退,那還不猛反撲,你就是想撤都撤不了,所以無論是我軍或敵軍,在撤退前都是一個反衝擊,等敵人退下去了,我們悄悄的就撤了,等敵人再衝上來,陣地上早就沒人了,傻瓜才在撤退前敲鑼打鼓的猛吹撤退號,惟恐敵人不知道。
所以,電影起了「集結號」這麼個無中生有的名字,犯了這麼一個低級的錯誤後,編導又犯了第二個低級錯誤,這就是劉團長給穀子地下達的聽到號音就撤退的命令,那是犯了兵家大忌。是絕不應該出現的。就是劉團長真想讓谷連撤退,敵我都聽到號音,他還能撤的了嗎?這不是把他的戰鬥行動告訴敵人了嗎?
這恐怕不是劉團長的愚蠢,而是編導的無知,所以我讓馮導再拍軍事題材的電影時請個軍事顧問,說錯了嗎?
有無知的孩子還給我引出下一段論據:
《「最後在墳墓前吹響的那段在《南征北戰》中出現過,當時的情景是團通訊員騎馬通知高營長說「團長命令你營在桃村一帶集結待命」,高營長下達命令「停止前進」,然後就響起了「抖-抖瞇嗖-」的號音
50年代拍的《南征北戰》可是元帥參與(林彪親自修改台詞、陳毅特批的「演習用」炸藥)赴朝參戰部隊參加演出的「重點大片」,在軍事常識方面應該算教科書了吧。》
傻孩子,你就是把「林彪親自修改台詞、陳毅特批炸藥、赴朝參戰部隊參加演出的「重點大片」拿出來,也不能說是軍事常識方面的教科書」。團通訊員騎馬通知高營長說「團長命令你營在桃村一帶集結待命」正是說明了集結待命的地域是保密的,是不能吹號通知的,只能口頭傳達,而高營長下達命令「停止前進」,然後就響起了「抖-抖瞇嗖-」的號音只是通知部隊停止前進,原地休息的號音。
亮劍中不也多次出現通訊員跑到陣地上通知李雲龍撤退的命令嗎?
而在集結號的片尾,在穀子地的英雄行為得到認可,烈士身份得到落實,紀念碑蓋起來皆大歡喜的時刻,編導們也實在不知道集結號該怎麼吹,所以烈士們等了幾十年的集結號音還是沒聽到,聽到的是莊嚴的號兵們吹的讓部隊官兵鑽被窩的熄燈號。
為了證明我確有號譜,特列舉幾個常用的號音,供大家欣賞
起床§﹩1 31∥35 ﹩1∥﹩1 31∥35 ﹩1∥
緊急集合§﹩1111 13333 35 31 531∥
衝鋒號§531 555 531 555∥531 555 531 555∥
熄燈號§11 35 31 11 35 31∥
說明:我一不會在文檔里畫五線譜,二不會在數字上下加點表示高音,低音,只好自創簡譜,但能說明問題。1是單音,1-是長音,11是連音,111是輪音,
§起,∥是換氣,∥是止,﹩代表低音5,因為過去的軍號只能吹出1、3、5三個音,所以軍號只用1、3、5來組成。
==========================================================================
韓戰中的一把著名軍號
。。。中午時分,陣地上除四處瀰漫著戰鬥硝煙外,顯得格外寂靜。在這短暫的寂靜里,鄭起組織戰友抓緊加固工事和掩體,並將彈藥集中到一起,做好迎擊敵人再次進攻的準備。下午3時10分,最後的較量開始了。「萊福槍團」孤注一擲,在半小時內將5000發炮彈雨點般傾瀉到了七連陣地上,整座小山彷彿被 「犁」了一遍。接著奧斯特命令,把發射完炮彈的大炮統統炸掉。然後組織8輛坦克和一個營的兵力,向七連陣地發起了最後的衝鋒。英軍心裡清楚,只有強攻下這個高地,才能跳出志願軍的包圍圈,逃回漢城。
鄭起帶領另外6名戰士用機槍兇猛掃射著。而這次敵人也玩命了,常常是前面倒下黑壓壓一片後,後面又馬上潮水般湧了過來。志願軍戰士不停地射擊,投手榴彈,陣地上一時屍橫遍野。激戰到下午5時30分,鄭起發現,他們的彈藥已所剩無幾!這時,英軍士兵已衝到距陣地不到20米的地方,手榴彈扔完了,最後一根爆破筒也扔進了敵群。他端起衝鋒鎗,幾梭子彈一頓猛掃,雖然放倒不少英軍,可子彈很快也打光了。敵人就要衝上來了,怎麼辦?
忽然,鄭起想起了連長交給他的那隻手槍。他從腰間拔出後,對著衝過來的敵軍「啪啪啪」就是幾個單發射擊。眨眼間,手槍子彈也打光了。眼看敵人就要佔領陣地了,情急之下,鄭起想到身上的軍號。他把軍號從身上取出來,傲立山頭奮力吹響了衝鋒號!「嘀嘀噠-噠嘀」伴隨著嘹亮的軍號聲,彷彿有千軍萬馬洶湧衝殺而下。英軍太了解這種「如魔鬼般狂嘯」的軍號聲音了。此後,「聯軍」總司令李奇微,曾在《韓戰回憶錄》裡這樣描述志願軍的軍號:「這是一種銅製的樂器,能發出一種特別刺耳的聲音。在戰場上,她彷彿是非洲的女巫,只要她一響起,共產黨軍隊就如著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退。」
當然,這次也沒有例外。當鄭起一口氣吹響兩遍衝鋒號後,對面的英軍被嚇得愣住了,雖然他們端著槍,距這位志願軍戰士只有十幾米,卻沒有向他開槍!後來,一位英軍士兵在日記里這樣寫道:聽到這號聲,我感覺到這分明是中國式的葬禮!最初,英軍迷惑、驚慌,接著轉頭便往山下逃。真是兵敗如山倒,正如他們的總司令所說:「聯軍」再一次如潮水般潰退了。當然,這其中包括他們那幾輛無堅不摧、火力強大的重型坦克!
就這樣,我志願軍三四七團七連從83人打到最後7人,從2日午夜打到3日黃昏,硬是擊退英軍的輪番進攻,像釘子般牢牢守住了陣地。由於紮緊了口袋,他們配合主力部隊,創造了殲滅英軍王牌「萊福槍團」大部的經典戰例。
1951年冬天,鄭起榮立特等功。不久,志願軍總部又授予他「二級戰鬥英雄」稱號。他那把曾在陣前嚇退英國王牌軍的軍號,現被軍事博物館收藏。如今鄭起老人已72歲,離休後在遼寧鞍山安度晚年。
==========================================================================
附加一篇評論:
衝鋒號
------淺柝電影
電影《集結號》裡所描述的「解放軍」所在團的番號是139團。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139團團長的張申明還是營長的時候,在信陽打過一場激烈的阻擊戰,史稱 「北向店之戰」。他們面對的是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18軍。因為要執行「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任務,解放軍已經炸毀了全部火炮,而他們的對手是全美械裝備,擁有100多門重炮。時任中原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就在距離阻擊陣地不到一公裡的一片小高地上,後來的共和國元帥只說了一句話:「劉伯承相信他們一定能守住陣地!」
阻擊戰是殘酷的。在最危急的關頭,原有500多人的張申明營,包括輕傷員在內剩下不足百人,而他們面對的是以營為編製發動集團衝鋒的敵人。這時候,張營長讓剩下的5個號兵吹起了衝鋒號,號聲與解放軍戰士的吶喊聲融在了一起,血與火染紅了天邊的晚霞···陣地守住了,最後的勝利屬於解放軍。
人民軍隊在面對強敵的時候,有的是和戰士們一起親臨戰陣的將軍,而不是丟下戰友的軍官;有的是激勵戰士們去戰鬥的衝鋒號,而不是並不存在的集結號。從八一起義的槍聲響起,到燒遍敵後的抗日烽火;從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到打出民族尊嚴的抗美援朝;從中印自衛反擊戰,到中越自衛反擊戰,人民軍隊的衝鋒號讓一切敵人發抖。李奇微在《韓戰回憶錄》裡這樣寫道:「只要她一響起,共產黨軍隊就如著了魔法一般,全部不要命地撲向聯軍,每當這時,聯軍總被打得如潮水般潰退」。
在和平時期,無聲的衝鋒號同樣在激勵著人民軍隊為保護人民而戰鬥。1998年的九江洪水,是解放軍浸在水裡一夜之間修起了10里長堤,解放軍的中將一樣在大堤上和戰士們在一起5天5夜。2003年非典肆虐,在很多人逃離北京的時候,又是解放軍的軍醫進駐小湯山醫院。
一位老軍人說,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集結號》裡的解放軍傷員喊「救命」,他們那個時候部隊上只有忍著傷痛而戰鬥的軍人,而沒有人喊「救命」,因為解放軍是救人的,不是求別人救命的。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