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聲嘆息--Yi sheng tan xi

一声叹息/Sigh/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7.1 / 420人    111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馮小剛 王朔
演員: 張國立 徐帆 劉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rnestking

2008-02-14 05:56:13

《一聲嘆息》觀後感




    昨天在家的時候,看了點新年的什麼電影回顧,說到了馮小剛同學的電影。說到了《甲方乙方》,說到了《沒完沒了》,說到了《大腕》。我這麼一想,聽說馮同學還拍了個《一聲嘆息》,據說票房不是特別好。

    很顯然,這部電影沒有如同《甲方乙方》或者《沒完沒了》那樣層見迭出的笑料,劉蓓同學扮演一個20齣頭的嫩頭大學生雖然努力但是也多少有點力不從心,倒是張國立和傅彪兩個老骨頭,很到位。一般說來,一部讓人有點不舒服的電影,也往往是有點內容,有點意思的電影。

    這講的就是張國立扮演的梁亞洲老師,一個靠筆桿子給電視劇寫劇本的文字工作者,有個結婚11年的老婆在家裡成天張羅著,有個學寫字兒學小提琴的女兒,指著稿費啥的買個房子啊但是啊,用他的話說「一時沒忍住」,弄了點婚外戀出來,偏偏這梁老師呢「良心讓狗吃了,但是又剩下點兒」,一邊覺得對不起自己的老婆孩子,一邊又覺得對不起那個也是真心稀罕他的年輕妞。
    這下好了,攪合著,整得是兩頭不討好。一邊是親情一樣的婚姻,「象左手握著右手,握著沒感覺,但是要真把這手剁了,就跟剁了自己的手一樣疼」,一邊是年輕的小妞幾乎是寵著他的那種母愛的感覺,又讓我們的梁老師欲罷不能。
    說白了,這位人到中年的梁老師,就是想再過上一把自己沒有過到的癮,又想要家庭溫暖,又想要情感持續浪漫,我靠,敢情這世界上爽事兒都拿一袋子一捆,全擱你們家得了。

    劉蓓飾演的小丹同學,也不圖名也不圖利,真就喜歡一個人,這麼說是個好姑娘啊;但是卻又破壞了別人的家庭,弄了個多方受損的尷尬局面,也著實無奈。
    喜歡上我們敬愛的梁作家的理由是他「喜新不厭舊」(被解讀成了有責任感)、「人脆弱,但是心眼好」(被解讀成了心地善良、習性溫和)。我真是不得不感慨,天朝的高等教育都教給那些個大學生一點什麼內容啊,怎麼還是這種鄉鎮水平的判斷力上——「喜新不厭舊」其實是佔有慾的貪婪和優柔寡斷;「人脆弱,但是心眼好」其實是無擔當和判斷能力缺失的表現。這種「喜新不厭舊」的做法,弄到最後就是想當好人吧屁股不乾淨,想當壞人吧又橫不下這心,於是就熬得一圈兒的人都痛苦。
    這種悶騷的人,就如同慢性的絕症,一旦粘上了,雖然不是如同炸彈、機槍那樣立刻致人死命,但是卻會耗費人更多的時間,折磨得精疲力盡,然後還是不免一死。男人,就應該雄沉陰狠、殺伐決斷。

    反過來倒是要說說傅彪扮演的某影視公司的老闆劉大為,這個角色,實話實說,我挺喜歡的。該幫的忙,幫到;該說的話,說到;該盡的心,盡到;該擦屁股的時候,也硬著頭皮往上頂。是個做義氣朋友的樣子。但是不是那種理性朋友的角色。

    徐帆扮演的妻子在接到家鄉電話的時候,我聽到她一口的武漢話。雖然我不是武漢人,但是沒來由的覺得有三分親切,呵呵。
    其實,這個妻子,為了丈夫、女兒和家庭,已經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這種努力屬於體力活的範疇,如果要我說,就是做的不夠聰明,所以達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其變成一個家庭的傭人,為了每1分錢小心翼翼的操心,不如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事業和收入水平,雇個人去搞定這些事情。而開始的時候,妻子吵鬧撒潑的行為,其實只是徒增矛盾、愚蠢的在把丈夫朝外推,最後她開竅了,平靜了,沉默了,反而產生了相當大的吸引力——這就是境界的昇華,猛。

    據說當年徐帆其實就是馮小剛原本婚姻的第三者。而電影中,女兒給第三者倒了一大杯鹽水讓她喝的經歷,也正式徐帆當年親歷過的。或者這部電影是馮小剛試圖說的一點什麼,但是這個話題很敏感,讓很多已經失足了的中年男人們看了心有慼慼。

    要我說,情感中的分歧矛盾就如同鞋裡的沙子,你不及時把它倒出來,它就會持續的磨腳,隨便你說腳底板有多結實,都能給你磨得直飆血,讓你穿不得鞋、走不得路。
    及時的清理沙子,才是王道——如果這沙子能清理掉的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