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月龍吟

2008-02-14 21:33:09

《死亡詩社》:關於詩歌和詩性的詮釋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死亡詩社》可以稱作是對詩歌精神最佳的詮釋和表達,每當和人聊起詩歌精神,聊起詩性。我就跟她說:「去看《死亡詩社》。」

    青春的一大半都消耗在課堂上,在我們稱之為無聊,乏味並叛逃的課堂上。可在你我的中學時代,可曾遇上這樣一位良師,就像一位船長,撥開重重迷霧,撩開真理的陽光。

    他讓學生把教科書書似乎金科玉律的章節統統撕掉,他讓學生站在課桌上,來體會不同視角帶來的靈感。那些學生因為學會了摒棄規則而享受生活的甜美,他們在半夜溜出宿舍聚在山洞裡朗誦詩歌。他們起名「死亡詩社」。

    和所有理想主義的結局一樣,他們的理想在現實的肢解下支離破碎。那位被稱作「船長」的語文老師被迫離開學校,學生尼爾在父親的粗暴反對下最後飲彈自殺。他的激情還沒來得及燃燒即化為灰燼。

    於是,人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悲痛的,一點兒都不詩意的結局。但在觀眾心中,由詩歌,由充滿青春的少年點燃的激情卻不會那麼快就褪色,關於菁菁校園中的躁動和成長依然久久縈繞在腦海。

    我只是在想,當他們若干年後的學弟學妹們意外的進入當年的那個山洞,他們還會知道那個曾經的死亡詩社嗎?

十大青春殘酷影片第10位《死亡詩社》,上榜理由:理想中途退場,青春一大殘酷
青春指數:★★★
殘酷指數:★★★
綜合評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