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何處是我家--Nowhere In Africa

何处是我家/情陷非洲/无处为家

7.6 / 11,465人    141分鐘

導演: 卡洛琳林克
編劇: 卡洛琳林克
演員: 茱莉安柯勒 米勒尼尼茲 卡洛琳伊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藍色燕尾蝶

2008-02-14 23:12:07

無關戰爭


    視角獨特,沒想過能把在納粹迫害下的猶太人的生活表現的如此別緻與奇特,看似荒涼野蠻的非洲大草原卻蕩漾著別樣的溫情體驗,主人公賴一家沒能在自己的祖國找到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對生活的感恩,卻在為外人所不知的另一片土地上尋到,當皮膚黝黑的非洲人群中赫然冒出本來因為文明進化可以過上好日子的一兩個白種人時,你會發現所謂世界進步,文明開化的結果原來還是讓人不得已回歸到人類「原始野蠻」的境地,也許文明越發達,造成的後果就越明顯越惡劣。
    有意思的是賴和他的妻子在對待移居非洲的態度上,開始妻子因為忍受不了非洲荒蠻的生活要回到德國去,她對黑人廚師阿烏的態度也讓丈夫不滿,他甚至提醒她,她的這種態度和那幫泯滅人性的納粹分子一樣讓人不堪忍受,經過生活的歷練我們終於看到後來的仙桃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僅堅強起來,而且對這片土地滋生出了依依不捨的感情,當戰後可以回歸家鄉時卻是一家人中最不願意離開的那一個,這固然包含納粹餘孽沒有掃除乾淨的顧慮,但我更願意相信她是真正愛上了非洲,愛上了與原先在德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環境,就像那裡的女人們可以不用穿上衣,大搖大擺的在外面走路,一切都是透明直接的,人與人之間沒有猜疑,妒忌與毀壞,因為人和人之間本沒有什麼不同,膚色,宗教,習慣的差別都不能彌蓋人性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
     這種感覺最大程度地體現在賴的女兒身上,她從小就被帶到非洲,接觸到的小夥伴,小動物都是自己以前沒有遇到的,與她的爸爸媽媽相比,她是更容易被異質文化改造與重塑的對象,可以說也正是她教會了媽媽如何尊重非洲人民的原始信仰與他們簡單但豐富的生活,第一次媽媽還不准她去觀看村民殺羊祭山的儀式,她沒有聽話,和阿烏悄悄的去了,多年後的第二次殺牛祭祀,媽媽甚至穿上了早就束之高閣的晚禮服和她一起去觀看,當她們圍坐在當地人歡歌起舞的火堆旁時,我欣喜的看到這幫無緣無故被自己國家驅逐的人們在非洲廣闊無垠的大地上找到了精神上片刻安寧的歸宿。
    可這終究是暫時的,最後他們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去,正如賴希望的那樣,戰後的德國要靠那些活著的人們去重建,那麼從非洲大地上吸取的生命中的精華養分能支撐他們在以後的日子中完成使命嗎?對於這一點,我堅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