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赤道飛行

2008-02-16 07:07:59

泡巧克力牛奶的方法


很喜歡這個電影,短時間內就重看了幾遍。這部電影不知怎麼的特別讓我意識到電影這種媒介是用一個又一個畫面說故事的這件事--我猜想原因會不會是因為導演常用遠鏡頭突然拉近對焦人物的關係;亦或是因為演員自然的演技和情節設計實在太貼近我所熟悉的青春期女孩的樣貌;又或者是因為此片在取鏡上總是很隨意,像我們素日眼睛所及那樣的左右觀視,那樣人與光線的遮遮掩掩,那樣餘光視角留意他人動向的隱隱約約……且不管原因為何,它造成的效果是特殊的,讓人感覺一個個畫面像是逼在眼前真實生活的鏡像。這種直視感促使觀看者很難忽略劇中兩個年輕女孩眼神中的張惶與飄忽,她們總是游移不定,模稜兩可的不知如何是好。正因此,那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純真就被成人世界諸事的「理所當然」給對立出來了。「青春無敵」的意蘊於是瞭然於心。

安妮是一個個性敏感內向,幾乎沒有什麼朋友的女孩,過早體認到自己異於常人的性向問題,無疑是一個沉重的心理壓力。安妮無法將自己安置在任何一個團體裏,她別無選擇,只能挺身孤獨的抵抗這世界對她的排斥與訕笑。安妮有一個秘密,她喜歡同校的一個女生伊琳,伊琳和安妮就像不同世界的兩個人,關於伊琳這邊的世界是狂野的、潑辣的,是五光十色的熱鬧非凡。青春的張揚與跋扈需要後天條件,伊琳的美貌和個性讓她成為同儕裏受歡迎的人,這樣的天之嬌女理應是快樂的,然而伊琳卻總是焦躁憤怒,風風火火的不耐煩著。她不知道未來是要做個模特兒還是心理專家,或者去選瑞典小姐;她未雨綢繆的猜想自己的人生應該就是結婚、生子,然後老公外遇;她覺得自己應該談個戀愛,卻又嫌棄男生煩人;伊琳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這樣子,好像無論做什麼都填不滿那種失落的感覺。直到一個開玩笑的吻,開啟了伊琳不能自持的性別取向。

《同窗的愛》是非常典型青春期女孩們的故事。雖然同志題材早已不算新鮮,但是該片處理青春萌芽的同志認同能予以如此幽默的胸懷,還是很讓人驚豔。

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同儕的壓力是最大的標準。這個年紀的孩子最怕和別人一樣,卻又最怕和別人不一樣;所以總是矛盾的一邊與別人畫清界線,一邊又渴望被團體接納。《同窗的愛》中描繪的青春男女的生活,比較難能可貴的是能站在他們的高度,只是讓青春漫無邊際的延伸出去,片中很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地方,都是來自年輕人本身不夠成熟的思考和莽撞成事。《同窗的愛》不予批判,只是讓這些惶然的嘗試和錯誤中的學習自然的存在。這是好萊塢式同類型片中很難有的輕鬆自在。

電影的收束,尤其可見導演不落俗套的寫意。當伊琳和安妮決定一起從廁所走出來(出櫃)面對大家時,背景音樂開始大作,她們兩手牽手帶著勇敢且幸福的笑容從驚愕的人群身邊昂然經過--這本是一個非常好萊塢式的the end,但是導演沒有在這裏就結束。鏡頭突然拉回到房間,背景音樂消失了,伊琳泡巧克力牛奶給安妮喝。然後伊琳自顧自的講了一段關於泡巧克力牛奶的心得:「我總是泡得很甜。我用了一點牛奶,加了很多巧克力,看起來就全黑了……然後我會多倒些牛奶,但是杯子不夠大,於是我只好倒在大些的杯子裏,如果沒有大的,只好用另一個。這樣就做成了很多巧克力牛奶,但是已經沒有關係了--」

電影結束。我很喜歡導演這樣的安排,欲言又止的結束,用泡巧克力牛奶這件事為電影做最後的註解。

青春期的懵懵懂懂,那種摸索是多麼讓人心急,深恐踏錯一步就萬丈深淵--當然這是對旁觀的成人(大人)而言。對青春正盛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是不會有這種擔心的,就像安妮和伊琳一樣,即便只是是非曲直未有所定的緩漫長大,都是渾圓飽滿的完整。成長是一條漫長的路,就像泡巧克力牛奶一樣,東修正一點,西修正一點,就成了我們的人生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