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2008-02-19 05:27:25
遲到的集結號
我可能是最早看集結號最晚寫評論的那個人。一年進不了兩次影院的我,今年破例看了兩部賀歲大片。其中集結號是自費,首映那天衝著深圳保利影院17米超大螢幕去的。投名狀是公費,元旦那天跟幾個同事一起看的。就觀感來說,集結號很不錯,除了震撼還有一份感動。投名狀有些做作,同事也說不好看。同樣是戰爭題材,同樣是血腥暴力,集結號體現了尊重個體生命的平民視點,投名狀體現的是一將成名萬骨枯的帝王哲學。
網上對集結號的批評主要來自海報宣傳語「每一個犧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崔衛平認為這是刻意抹殺意識形態,我個人覺得這是誤解。因為編劇劉恆說了,「第一、我們不討論戰爭有沒有意義;第二、我們不討論犧牲有沒有價值。我就寫一個故事:英雄受了委屈。惟有這條路才能讓電影和觀眾見面。」出於電影審查方面的考慮,馮小剛根本就沒打算討論意識形態,他想說的是個體生命的尊嚴。這其實是人性層面的東西。
南方週末的封面報導里說,馮小剛最初有「巴頓情結」,所以《甲方乙方》才有了戲擬的片段。但現在,馮小剛認為像巴頓這樣的大人物是瘋子,是戰爭狂人,他不打仗就難受。史匹柏的《拯救大兵瑞恩》在美國紐約試映時馮小剛就看了:「看完電影,我開始對戰爭特別厭惡,因為那部片子拍出了人在戰爭面前的脆弱和恐懼。」「我希望我能夠把逼真感模仿過來。在戰爭面前,恐懼和懦弱才是人的常態;對戰爭有恐懼的人能為別人做出犧牲,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自己的戰爭觀變了,馮小剛評價戰爭片的角度也變了:「中國的戰爭片劇本多少年沒有變化,就連《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士兵突擊》也是強調英雄、集體主義的,石光榮、李雲龍和巴頓一樣,其實都是戰爭狂人,他們喜歡戰場,喜歡戰爭,他們都是好戰分子,可以說,他們是用他人的生命成就自己。無非是它的人物生動化了,不像以前那樣高大全面譜化,但人物的塑造方式還是老式的,英雄總是打不死的,英雄總是能完成任務,英雄總是超人。」
集結號的意義正在於此。之前的國內戰爭片分為兩類,一類是模仿《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比如三大戰役系列,主角都是大人物,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絕大多數鏡頭對準了他們,只要一聲令下,士兵們便衝鋒陷陣,壯烈犧牲,死之前還要高喊口號「為了史達林」「為了祖國」。另一類是就是馮小剛說的好戰英雄。集結號是一個例外,它塑造了一群恐懼和懦弱的平民英雄。
穀子地的九連士兵不是戰爭的發起者,只是被動的參與者。崔衛平說他們是為了理想信仰而戰鬥,其實他們絕大多數不懂什麼主義,有的是憧憬得到土地,有的是因為當兵有飯吃,有的昨天還是俘虜。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因此會被炮聲嚇得尿褲子,會因為膽怯而謊報集結號。但是他們仍然完成了一次壯舉,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大部隊的安全撤離。這種自我犧牲是值得尊重的。用馮小剛的話說「真正玩命的是無法做出決定的人,這些人更值得同情也更值得尊敬」
但是國人一向崇拜大人物而忽視平民英雄,遠征軍老兵淒涼的晚年生活,志願軍老兵在街頭乞討,這樣的報導令人心寒,要知道他們可是當年最可愛的人。相比之下,每年5月31日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阿靈頓國家公墓,韓戰紀念碑、越南戰爭紀念碑等處都會舉行各種活動紀念歷次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男人和女人們。總統發表演說並敬獻花圈,大批民眾自發獻花。許多老兵佩戴著軍功章,在這些紀念碑前穿行。美國人用表彰參戰老兵的方式,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熱情。日本人更是不遠萬里給每一個陣亡者修墓立碑,雖然他們是我們的侵略者。我覺得對陣亡將士的尊重是對生命的尊重,對歷史的尊重,這正是穀子地歷經艱辛也要給九連士兵正名的原因。他們不是失蹤,而是犧牲。
至於備受爭議的主旋律結局,何小剛其實早就想到了:「在拍電影的時候,我準備了3個不同的結尾。拍攝時我一直在琢磨,結尾能不能不那麼光明?比如穀子地最後沒有走到兄弟們的墳前,手裡拿著半個干饅頭,凍死在路上;或者他沒有幫兄弟們討回公道,瘋了。這樣的結尾可能更好,但可能通不過。後來為改結局這事我給劉恆打電話,劉恆急了,他說絕對不行!小剛你要知道,觀眾是相信神話的。神話是什麼呀?就是英雄最後會站在山頂上!穀子地不能死!」最後,集結號還是用劉恆的劇本結尾。儘管可以理解,但這仍然是本片最大的敗筆。個人認為,集結號的戰爭場面的逼真感超過了韓國人的太極旗飄揚,但是思想性遠不如後者,後者是對戰爭的反思,只有人性,沒有英雄。
作為一個反戰分子,我反對一切形式的戰爭,包括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任何戰爭都是人類的自相殘殺,不管是正義還是非正義,不管是侵略還是內戰。戰爭是對生命的踐踏對人性的摧殘,戰爭的受益者是野心家和狂人,受害的是老百姓和普遍士兵。戰爭是極其殘酷的,即使是獲勝者也損失慘重。但是我尊重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個犧牲。即使不能永垂不朽。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