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破浪而出--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破浪而出/爱情中不能承受的痛

7.8 / 71,806人    159分鐘 | USA:153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尚馬克巴爾 艾蜜莉華森 卡琳卡特莉吉 史戴倫史柯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旮旯裡頭

2008-02-28 03:23:22

一大碗米飯+一顆大紅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它幾乎沒有配樂,沒有刻意的光影渲染,攝影保留了自然的晃動。樸素的像一大碗白米飯,而在碗底藏了一大顆紅棗。

故事很簡單,石油工人簡與略微神經質、偏執的貝絲新婚未久,回到海上作業,意外腦部受傷,幾近癱瘓。病榻上的簡慫恿貝絲去找別的男人,善意的欺騙她:為了他的康復,她應該與其他的男性發生男女關係,然後再回來告訴他,以喚醒他的生命力。貝絲為了挽救丈夫的生命,試著按照簡所說的做。貝絲抱定為愛犧牲的信念,最終悲劇性的死亡了,而簡則奇蹟的康復。

關於這部電影的幾個速寫:
1.貝絲與簡在牧師的主持下完婚後,與簡一同的工人(碧海藍天的那位)說道:「敲鐘吧」,可是當地的教堂並沒有鐘。
2.牧師以及幾位中老年老頭子,作為教會以及當地的權威象徵的幾次出鏡:在墓地,女人不能參加葬禮;在教堂講解教義,女人不能發言。
3.貝絲幾次獨自一人在教堂精神分裂一人分飾二角——主與自己的相互對話,表達了她的信仰,表現了她為愛而信。而幾次引誘男性,則表現了她為信而犧牲以及經歷肉體痛苦及精神折磨的過程。
4.受當地權威影響以及來源自權威本身的冷漠:貝絲第一次從大船上回家時母親並未開門;貝絲倒在教堂前,牧師看見後迴避了與貝絲的直接接觸,轉而叫來了貝絲的嫂子。
5.第一次上大船逃回,已經惹怒了水手,而第二次貝絲為了挽救簡而義無返顧的前往大船則註定了貝絲的悲劇收場。
6.簡最後換走了貝絲的屍體,並將其葬於大海。這時海面上的天空響起連綿的鐘聲(就是那顆大紅棗),一來是回應他們婚禮儀式的殘缺;二來是肯定了貝絲的信仰追求。

不能定論說因為貝絲的犧牲而換來了簡的康復,因為精神問題而展現出對愛追求的純粹及純潔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所以個人認為本片更多是透過貝絲的悲劇刻畫了她對愛以及信仰追求的過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