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非富貴不閒人

2008-03-01 01:06:16

瑪麗皇后的部落格——sofia coppola的Marie Antoinette


這部片子擱在那許久沒看,原因是網上惡評如潮。
昨晚終於看了,想看看索菲亞到底能讓我失望到什麼地步。
結果...我喜歡!!
 
大多數人對這部片子的批評是,浮光掠影,瑣碎空洞。沒錯,整部片子如同瑪麗皇后的部落格,記錄的都是生活瑣事,一點點喜,一點點愁,到底是無關痛癢的。宴會上是應該穿湖藍色緞子高跟鞋,還是明黃色綴象牙雕的那一款?粉紅色的衣衫,袖口是要鑲上玫瑰,還是不鑲比較好?一個小皇后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難道不應該是這些嗎?巴黎人民是吃麵包還是吃蛋糕,根本與她的生活無關,也不在她的經驗範圍內。
 
觀眾們希望看到的是那一個被送上斷頭台的皇后,是那個身陷歷史洪流的女人。顯然索菲亞不準備這麼做,歷史背景被極度淡化,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都被遠遠隔開在屏風的另一面,屏風的裡面是人間的繁華富貴夢。有一些像開元天寶年間,如果不是漁陽鼙鼓動地來,霓裳羽衣曲也不會驚破。這部《瑪麗皇后》脫離了宏大的敘述,歷史評價,無比主觀的展現了一個女人的生活,雖然這個女人是法國皇后。通宵達旦的玩樂後去水邊看日出,清新的晨露混合著宿醉的酒精氣息。在沉悶的牌局上想念情人,於是中途溜出來,抑制不住心中的甜蜜,在華麗的宮殿走廊上碎碎的跑起來。偷偷去巴黎參加化妝舞會,趕回凡爾賽的路上,天色微明,把胳膊伸出馬車撫摸晨風。我相信瑪麗皇后上斷頭台的前夜會想起的不過就是這些微小閃光的片段,而不是那些所謂的重大歷史事件。其實人人都一樣,彷彿普魯斯特筆下的,垂垂哀老之際,我們會想起的不過是輕蘸紅茶的瑪德琳小甜餅。
 
索菲亞甚至淡化了時空感。片中的場景服飾是嚴格遵循華麗甜膩的洛可可風格,但是配樂卻是搖滾風。Bow wow wow,the radio dept等樂隊的歌曲極好的烘託了片中的享樂與沉溺。
抄一段: 「蘇菲亞柯波拉在編寫劇本時就從1980年代的「新浪漫樂派」(Neo—Romanticism)的歌曲中尋找靈感,因為,「新浪漫樂派」本身就是深受18世紀的奢華風潮所影響的樂派,這個樂派風行之時碰巧與傳統搖滾樂的無趣感跟龐克音樂的憤怒情緒之間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立感,這個樂派強調的是魅力、奢華的時尚風與快樂主義的趣味。」
索菲亞選音樂一向有一手。《迷失東京》中老男人與年輕女人在街頭親吻告別後,坐車駛過東京街頭,望著窗外繁華誇張的街景,這時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的just like honey的音樂響起。我一時仲怔,那顆老心臟不禁抖了一下...
 
片子拍的異常嬌艷。那種紙醉金迷,因為是在帝國末日大廈將傾的前夜;如同一朵花開到極致,知道接下來只有凋謝,所以絕望的美艷著。
 
這部片子在瑪麗皇后與路易十六逃離凡爾賽宮之際戛然而止,省略了最刺激的結尾。
瑪麗凝視黃昏中的宮廷花園。
路易十六問:你很喜歡菩提大道對嗎?
瑪麗說:我在向它道別。
 
一切如蜻蜓點水,然後路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