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媒體先鋒--The Paper

媒体先锋/媒体先锋

6.7 / 15,122人    11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大衛柯普 Stephen Koepp
演員: 米高基頓 勞勃杜瓦 葛倫克羅絲 瑪莉莎湯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8-03-03 23:34:26

從1994到2008,除了技術變舊了,一切還是新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沒人寫評論,那我就來開個頭吧~

今早上新聞學基礎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挺值得思考的。
整部電影給我最直接的感受只有一個詞,混亂。
所有的情節發生在24個小時之內,工作和家庭,多個線索的混亂緊湊地同時和交替進行著,並在時間這唯一牢靠的主軸的牽引之下最終走向平息,當然,僅僅是暫時的平息。

沒有哪一種職業生涯是無法被攝入面對著無數觀眾的大螢幕之內,唯一的區別不過是螢幕講述的那個故事有著不同的格律和韻腳。被人偷窺得最多的警察和匪盜的生活環環相扣,給人或視覺或智力的快感。音樂家的故事也層出不窮,總有著傳奇和激情。皇帝、律師、教師、理髮師(原諒我還沒有看過海盜叔叔的理髮故事、民工......就像三百六十行的職業的都匯聚在電影裡,以供一般只能侍奉著一種生活的人們品嚐豐富的人生快感。然而在這麼多電影中,只有講述記者和新聞媒體的總讓我感到真切和實在,就像一部高明的紀錄片。(再次原諒我,目前為止我也就看過兩部而已,一是這個,二是LIONS FOR LAMBS,閭丘推薦的一部複雜的新聞政治片)

這是太陽報社裡的尋常的一天。
編輯們一起開會,說著聳人聽聞的新聞和照片,安排著塞滿這一日所有的版面。當然,所有的新聞和版面都是為吸引讀者而服務的,因為讀者是銷量的代名詞,而銷量則意味著更多的廣告收入和盈利。不能錯過任何新聞!(我很驚訝我們那麼多的報紙那麼多的版面竟然每天都能被填滿!!!)...所有的媒體都為了新聞奔相競走,明爭暗鬥(當然,暗鬥是錯的,違反新聞道德的。可是電影就是有這種魔力讓人看著亨利偷走另一家報紙的線索然後為他追查的勇氣加油助威。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在辦公室裡,所有的電話此起彼伏,人們來來往往,文字編輯為了新聞標題的措辭問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次又一次、轉了一圈又一圈。
主編說得好,新聞這一行就是「每天從零開始」,無論幹了1年,10年,還是36年。

每天從零開始,意味著每天都是新的。
這一日的頭天晚上,兩個黑人青年路過被槍殺的白人的私家車,被誤以為是殺人兇手,涉及到擴大的種族衝突事件。
竟然錯過了這條頭條新聞的太陽報,在事件發生的第2個早上,頭條又究竟應該是「GOTCHA!!」還是「HE DIDN'T DO IT!」?
經理和編輯的戰爭。權威和真實的戰爭。(值得深思的是,這場戰爭並不是地位完全不平等的一場戰爭。兩個陣營,都各自需要自己的報導和證據。而在這兒用以證明真實,用以將 事情的真實 變成 人們所看到所相信的真實 的工具,就是照片和引述。無論最後哪一方獲勝,他所宣傳的那一方就將是真實,至少是他們知道:「事情發生的那一刻」的真實!)

編輯比經理距離真相挨得更近,所以最後他贏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經理在道德上就一定處於劣勢。在沒有完全資訊的情況下,貿然的報導 真相 畢竟是比報導 能夠確認的那一部份真實 更為穩妥的。又回到了那個問題,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影片另外一大看點是新聞工作者生活和家庭的平衡。腰疾、不規律飲食、嗜煙.....這些職業病不提也罷。但他們各自的家庭生活卻不能單純得被人忽視。主編的妻子跟他離了婚,女兒不認父親,甚至結婚生子也沒有告訴他。經理的丈夫怎麼了不記得了,但她婚外性,而且需要更多的工資。編輯亨利的家庭生活是另一條主線。他太太叫瑪莎。

瑪莎年輕貌美,有很好的人脈。從前一定是聰明能幹的女記者。然後她結了婚懷了孕,丈夫跟自己從前一樣是新聞工作者(這意味著什麼?!)瑪莎仍然跟從前一樣地懷有計劃和抱負,直到她約見了一個結婚生子多年以愛丈夫為全部生活的閨蜜,那個閨蜜從前應該也是優秀的女記者。沒有了工作不再是那個獨立的知識女性的瑪莎害怕了,畏懼了,沒有安全感了。......
影片的最後僅僅是這一天的結束和新一天的開始。瑪莎剖腹產成功,並且如她的閨蜜所說,在看到孩子的那一刻,「一切的辛勞都是值得」,亨利在她身旁,一樣滿意的沉沉睡去。

可是,生活就這樣結束了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