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拼出新世界--Akeelah and the Bee

阿基拉和拼字大赛/阿基拉和拼字游戏/阿基拉和拼字比赛

7.4 / 21,740人    USA:112分鐘 | Argentina:112分鐘

導演: 道格亞屈森
編劇: 道格亞屈森
演員: Keke Palmer 勞倫斯費許朋 安琪拉貝瑟 柯蒂斯阿姆斯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tone0089

2008-03-06 18:46:36

夢想如何純粹


夢想如何純粹——評《Akeelah and the Bee阿基拉和拼字比賽》

一句話點評:沒想到勵志影片可以溫柔到如此境地。

  勵志影片的首選題材突破人類生理極限的各種奇人異事,然後才是有競爭存在的人類比賽運動。因此歷年來的有勵志情懷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取材於鬥士們與生活的抗爭,或者賽場上的颯爽英姿。本片雖然也是取材比賽項目,比賽的內容卻是異樣的溫柔恬靜。一個11歲小女孩參加拼字比賽的故事。

  同大多數螢幕上的英雄一樣,Akeelah是個貧民街區中走出的小孩。幾乎把自己對已逝父親的思念完全寄託在單純的拼字記字當中,同時也成就了她的獨特技能。對於比賽,本片從沒擺出一幅「一切為了幸福和快樂」的嘴臉,一開始教練Joshua Larabee(Laurence Fishburne飾演)就申明了全國拼字大賽的殘酷性,和形勢的嚴峻性。不是「為興趣而戰」的口號,而是正視比賽的嚴峻和選手的恐懼,用Marianne 威廉斯on引語統領了整個電影的基調:用自信面對我們我們恐懼,我們便無所不能。從這意義上來講,本片的勵志元素的劇情基本上都是由Akeelah即階段的恐懼推動著發展的。

  怕被人嘲笑是「a freak and a brainiac」,所以對拼字比賽排斥;怕大家期待帶來的壓力而對參賽的遲疑;怕贏了冠軍而令Dylan在父親面前難堪...在不斷的自我認知和超越之中,Akeelah建起了自己的人際關係。成為了社區的驕傲,學校的驕傲,甚至是全國比賽的焦點。儘管劇情在最後偏向了傳統的「國片」大團圓結局,但仍不失為一部佳作。家庭的溫情,朋友的交情,師生的深情,都比較好的融進了比賽過程當中。從一個人的奮鬥,到尋求身邊人們的幫助,再到成為整個社區的期待這個過程流暢自然。幾個小配角在其中突顯了這個變化——好萊塢較為經典傳統的表現方式:用配角的變化襯托環境的變化。

  導演和製作人員對於影片節奏的把握令人嘆為觀止。一個文鄒鄒的拼字比賽,被渲染得猶如刀槍並舉的戰場,高潮段落的30進5和5進2,以及最終的決勝局,用流利的剪輯方式和邏輯銜接,把整個賽場上的淘汰和晉級表現的張弛有度,鬆緊適宜。讓人對這個以拼字為全部內容的比賽項目有一個較為全面認識的同時,領會其中的比賽競技的意味。導演把一個極為冗長而無趣的比賽表現成了一個不遜於足球和籃球的競技場,用現場解說員的話來說:「這就像觀看兩個網球明星比賽一樣,在網的兩側來回擊球。這些孩子嘴嚼超難的詞就像嚼麥片一樣輕鬆。」個人覺得,對於這段比賽場面的處理堪稱經典。

  不怕成為最好,使成為最好的第一步。本片用極為謙虛而又堅定的信念,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童話故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