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yler

2008-03-08 03:42:01

那個,給沒看懂的大家一點小背景.


就是說,我挺早在國內就聽說伯格曼得而立了以後才能看,就一直沒敢沾過。直到今天電影史老師鄭重講到伯格曼~~但我們最後看的是shame,第七封印只看了開頭一段。

但老師講了一些關於伯格曼的事,讓我完全改變了在國內時候對他敬而遠之的看法,趁沒忘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伯格曼在美國是一挺有爭議的電影人。也就是說不是所有人都覺得丫是最牛逼的(不像同年見死神的安東尼奧尼)。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伯格曼電影最注重的是表演(他在戲劇的成就和電影相當),所以很多影評人就覺得他不夠cinematic,說他對空間沒有那麼好的把握。

第二、這點我覺得特逗,就是好萊塢製片和放映分家以後,他和黑澤明是頭兩個被引進美國的外國導演,相當於最先吃螃蟹的人,想想小時候中國剛開始引進好萊塢大片兒那會兒大家的狂熱就可以知道伯格曼為什麼在美國那麼出名。

最逗最逗的是,在那會兒好萊塢大這片場之間有一個協議,規定了好萊塢電影的很多限制,比如已婚的夫婦必須睡在兩個床上,螢幕上接吻不能過多少秒等等(事實上比中國審片制度還嚴格)。而伯格曼那會作為引進的電影並不受這個協議的限制,他只要遵守美國法律就成了。所以他早期電影基本被當成三級片來推廣的,呵呵。總結一下就是牛逼也得敢對時候才行。

伯格曼剛登陸美國以後讓大家看到了電影成為藝術的可能性,一度成為最流行的符號,我老師說他上大學那會第七封印開頭是大學生短篇論文的最愛。想想也是,又死神又海邊又下棋,似乎有無限討論隱喻的可能性。

但是,六十年代初的時候伯格曼曾一度因為新浪潮的出現而過時了~大家覺得和戈達爾特呂弗的瘋狂相比,在海邊擺一死神然後架構一堆大隱喻似乎有點土。伯格曼深刻意識到這一點,然後拍了persena,結果把大家都震了。

我說錯了別罵我,這只是一課堂筆記而已。我挺感慨的是電影永遠不會僅僅作為一門藝術而存在儘管有時候他很藝術。所以在解讀的時候就產生了那麼多其它的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