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生醬

2008-03-11 18:47:20

人生——春來冬去


                  人生——春來冬去
   春來冬去,花謝花開。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春來冬去》,講述了一個和尚的一生,抑或是講述了每一個人的一生。千百年來,世界上不總是處處充滿著歡笑與哭泣嗎?每一刻,都有人誕生、有人死亡。佛教相信輪迴,有投胎轉世之說。一世又一世,重複著昨日的故事。
    電影開始。悠悠的湖水中心座落著廟宇,沒有院牆,但在靠近岸邊的地方卻有一扇院門,自開自合。生命和這自然一樣,散發著鮮活的色彩。山與水,勾畫出靈動與沉穩的和諧之美,彷彿把我帶入了一個人間仙境。人——一個老和尚與一個小和尚,動物們——小魚、青蛙、蛇也都活在自由自在的世界裡。
    春天,一派和諧與生機。
    夏天,火熱的青春與激情,
    秋天,蕭瑟的風。
    冬天,冷寂與冰凍的湖面。
    「還有春天」,影片以此標題結局。像是輪迴註定般,當年的小和尚變成了現今的老和尚,與又一個在寺廟裡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就如同當初老僧扶養自己一樣……重複著當年的故事,彷彿同一個春天。
春天裡,看到小和尚玩弄著蛇、青蛙、小魚兒,咧嘴笑時。我的心裡隱約有些聲響,縱然是在電影中,我仍是像身臨其境,不禁擔心起這些被束縛、被傷害的弱者的命運來。此時,老和尚正站在高處、小和尚的後面將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然而,雖然老和尚面部顯現出不悅,他卻並未上前阻止。我心裡不禁有些疑惑。背上了石頭的小和尚要去救回小動物們,臨行前老和尚對小和尚說的話:「如果小魚、青蛙,小蛇有一物死了,你會在心口一輩子放著一塊石頭。」老和尚其實早已知道結果,可是他為何不出手救下小動物們呢,正像夏天裡老和尚早已洞悉小和尚與年輕女子之間的微妙關係,又為何不防患於未然呢?又正像老和尚說的「慾望生下執著,執著讓人心懷殺氣。」從始至終,在老和尚那雙平靜溫和的臉上我什麼也無法讀出。或許,對於一個人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抉擇與命運,老和尚在自己的一生中早已頓悟到了一切,因此他是超脫的。而對於我這個人生閱歷既短且淺的學生來說,這部電影,我似是讀懂了,又似是並未讀懂。因為我還在我的世界裡苦苦追尋,卻不知能否到達影片中小和尚式的冬日的終點。
    人生是一條奔騰不惜的河流,卻不知何時才能到達供我們佇立的沙洲。小和尚最終是皈依了心靈的和諧與寧靜,參悟了、洞悉了。然而在這浮華世界中追逐的我們,卻又何時能夠皈依。
    金基德,我深深的記住了這個導演,曾看過他的電影《撒瑪利亞女孩》。以狂暴恣肆的畫面與極端扭曲的人性描述來完成極具美學破壞性的暴力敘事,是金基德從影以來的一貫風格。影片《春來東去》展現出了美好平靜的人生,縱有暴力與性,相對於金基德的以往作品來說,也是唯一的一個含蓄的例子,人們總是嚮往著美好與平靜的,含蓄的作品似乎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人生是什麼。各人總有各人的理解,不同階段的同一個人也定是有不同的理解的。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噬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張愛玲
    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他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喧譁與騷動,卻找不到任何意義。
                                                 ---《苔絲》
    一些人在生命中出現過,然後消失了。還有一些人,停留了很久,然後也消失了。生命只是一個虛無的輪迴。可為此我依然放逐了自己的目的和擁有。
                                                  ---安妮寶貝
    生命無所謂長短,無所謂歡樂、哀愁,無所謂愛恨、得失……一切都要過去,像那些花兒、那些流水……
在我有生之日,做一個真誠的人,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在有限的空間裡過著無限廣大的日子。
                                                    ---三毛

    影片以四季的輪迴喻以人生的輪迴,禪意十足。對於人生的參悟是既積極而又頹廢的。總論的話,卻也是給人一種回歸生命的力量。影片中的主人公本身也是一個矛盾體,在生活的甜與苦中參尋,正如你與我一樣。人生或許就是戴著鐐銬的一場舞蹈。只是,有的人,因為忍受不了鐐銬的重量、腳踝的疼痛,而放棄了舞蹈。
    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僅需要技術與藝術,更需要有使觀眾產生深刻共鳴的思想。這也是電影既詩歌、音樂、繪畫、舞蹈、雕塑、戲曲而成為第七藝術的原因。在本質上,它與前六大藝術又有什麼區別呢?
    這部電影,以人生為話題,卻是結局被詩意與美化了的人生。但從一個大的高度來說,它又確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只是,我們的人生卻又是否能是一座「庵」呢?我不懂。人生對於我來說,也僅是開了個頭,「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在你打開它之前,永遠不知道它是什麼滋味」。讀來的東西終不是自己經歷的,它只能使你的思想提高一個層次,卻不能夠讓你不犯小和尚式的錯誤。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我總想,在這人生的美好韶光里,盡情的把握住它。我愛這生命,可是有時總是會無可奈何的。正像讀以前的日記時,總會發現自己或者自己的思想也在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時而享受著生命的殷實而歡喜雀躍,時而因為挫折與不順而落寞消沉,時而對自己說著告誡和鼓勵的話語。如此一遍遍,我已站在了人生的第二十個冬天裡。回望過去,有我懷念的音容笑貌。關於現在與未來,我不著急。然而關於未來的未來,我卻不免充滿孩子氣的迷惘與惆悵。但是,我知道不用擔心,因為路在腳下。
 
後記:
    這篇文章是幫同學寫公選論影評趕出來的,越到後面越有些倉促,結尾寫的寫完時覺得它有些做作,搞得跟小學一年級寫作文似的:最後來一句,長大後,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壓力,就有動力,在同學以一頓美餐為誘惑的前提,我答應了同學要寫好,那必然要讓老師看得基本滿意阿,於是總麼著也要積極點阿。於是晚上終於成文。可是,後看來看這篇文章,呵呵,不知是該覺得滿意還是覺得惆悵,沒有壓力,怎麼能寫出這麼上進的東東來呢。嘿。
    希望我自己真的能明白,路在腳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