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湖藍背影

2008-03-14 00:29:45

後現代


去年的四月看了這部電影,很有意思。許鞍華在香港影壇曾經取得了非凡成就,不過這幾年似乎風頭被其他幾位男性導演壓制住了,尤其是那部玉觀音拍得有點超出大家的接受,因此似乎大家對她的才華和能力有了一點點的懷疑。不過終於她拍出了這部電影,很貼近現實生活,真實,又似乎有點殘酷。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諦吧。不過首先,我對這部電影的名字覺得很好奇,後現代主義是指從本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在西方出現的一股風潮。主要表現在藝術,建築學,和文學領域。對於現代藝術和文學的哲學基礎或者形式都採取一種挑戰的態度。在文學上的表現為,對於傳統有次序的世界觀和詞語和物之間固定對應的傳統語義觀持有懷疑和批判的態度。
「Modern, overloaded individuals, desperately trying to maintain rootedness and integrity...ultimately are pushed to the point where there is little reason not to believe that all value-orientations are equally well-founded. Therefore, increasingly, choice becomes meaningless. According to Baudrillard (1984: 38-9), we must now come to terms with the second revolution, 「tha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f postmodernity, which is the immense process of the destruction of meaning equal to the earlier destruction of appearances. Whoever lives by meaning dies by meaning" (Ashley 1990).
Ryan Bishop, in a concise article in the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1996), defines post-modernism as an eclectic movement, originating in aesthetics, architecture and philosophy. Postmodernism espouses a systematic skepticism of ground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pplied to anthropology, this skepticism has shifted focus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a particular society to the observation of the (anthropological) observer.

Postmodernity concentrates on the tensions of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erupting from processes of globalization: the accelerating circulation of people, the increasingly dense and frequent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and the unavoidable intersections of local and global knowledge.

看了以上的一些解釋,終於明白為什麼姨媽的生活被定義為後現代生活。因為在她的生活中,一直存在著差異的張力。她是上海人,可是由於歷史原因,她來到東北,並且在那裡結婚生子。隨著政策改變,她又回到了上海。生活隨著整個城市的變化而變化著。她遇到了一個會背唐詩的男人,似乎心底那埋藏已久的熱情又得到了宣洩,但是最後卻發現這個人只不過是個騙子,不僅騙走了她僅有的積蓄,還將她僅剩的一點希望完全粉碎。影片的結尾,姨媽又回到了東北,回到了以前的家庭,老公已經下崗,女兒也靠不住,只能在市場上擺攤維持生計,生活似乎更加看不到未來了。

影片裡面有很多喜劇的橋段,很可愛。不過影片的主題還是比較沉重的。電影中每個人物都是小人物,都有著各自的悲歡離合,以小見大,看到了一個城市的縮影,一個社會的縮影。其中有一段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史可扮演的一個外地打工的女人,因為女兒得了重病但是實在無錢醫治,所以就去買了兩個大花瓶,拿到街上故意去撞車,以此來賺錢。這種事情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是沒有遇到過的。記得寒假的時候媽媽公司的司機就被訛了。當時我就覺得這樣的人真可恨,可是當看到電影裡面同樣的情節的時候,我突然覺得也許那個人也不會願意這樣去做的,但凡還有一條生路可走,一般人不被逼到絕路上,應該都不會採取這樣的下三濫手段的。突然很同情這樣的人,也許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於艱辛了吧。

姨媽的變化也是很明顯的。在上海的時候,她雖然也沒有什麼錢,但是穿著很整潔乾淨,頭髮也精心梳理過,整個人很精神。最後,回到東北以後,她明顯老了,白頭髮都冒出來,穿著也不注重了,整個人就像是農村大媽一樣。精神上的打擊確實能夠擊垮一個人。她最終也不得不向生活低頭,離開上海,回到家裡。可是其實在她心中,家裡卻是異地,上海也許才是家。

姨媽和潘知常其實只是在公園中唱戲認識的票友,但是對於老潘那一套玄乎乎的話她很佩服。老潘引經據典的一翻話就把她唬住了。她的老公只是一個大老粗,兩個人的結合也只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也許在她心底老潘才是她可以相伴一生的人,或者她也認為這個男人也許可以一起走完剩下的歲月。可是終究只是一場騙局。在墓地,她說自己已經不是十七,八歲了,被騙了,時間掙不回來了。其實無論什麼年紀,失去的時間都是一去不復返了。

電影中姨媽離開上海那段戲,她坐在車中,經過延安中路高架橋,周圍都是高樓大廈,還有外灘的一些哥德式建築。這一段讓人很感慨。因為似乎了解她很不捨得離開,卻又不得不走的心理。這個時候,這些沒有生命的建築似乎都成了鮮活的生命體,讓人依戀。

影片的結尾很悲哀。北方寒冷的冬天,姨媽穿著臃腫的棉衣,坐在露天市場裡,擺個地攤,賣鞋子。她拿起饅頭,打開一盒鹹菜,就著饅頭大口大口滿足的吃著。我想這個時候她肯定在懷念上海不會太冷的冬天吧。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讓我又笑又哭的電影。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滋味。就像莫泊桑一生的結尾,「生活總是不像你想得那麼好,但是也不會像你想得那麼糟糕。」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