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雨人--Rain Man

雨人/手足情未了/手足情深

8 / 552,904人    133分鐘

導演: 巴瑞李文森
編劇: Barry Morrow 羅那貝斯
演員: 達斯汀霍夫曼 湯姆克魯斯 薇拉莉‧葛琳諾 Gerald R. Mole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lexTRee ☞ 語詞督導

2008-03-14 23:50:22

謎一樣的「白痴學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為第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RAIN MAN》有足夠多的理由成為一部不朽的影片,動人的兄弟之情已經成了影片的象徵,對殘障人生活的描寫更喚起了人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正值青春年華的Tom Cruise加上從鼻樑高度看確實像兄弟的老牌演技明星Dustin Hoffman聯手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手足情深的故事。Dustin Hoffman更憑藉本片第二次摘取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桂冠。為了演好雷蒙,這個精於心算和具有驚人記憶力的自閉症患者,Dustin Hoffman曾與不少自閉症患者進行了長達數月的接觸,學習他們的舉止,揣摩他們的神態動作,最後終於獲得了成功。
不過影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雨人」這個有意思的稱謂,哥哥雷蒙把弟弟喊他的名字固執地認為是「雨人」,於是Rayman就變成Rainman,最後竟然成為了「白痴學者」的一個俗稱。白痴學者是精神醫學專有名詞。既是「白痴」,又如何是「學者」?這個名詞分明道出了白痴學者的矛盾與衝突。說是學者,他們卻是愚魯,智商低下;說是白痴,他們又專長獨具,稟賦過人。截然相悖的兩極,竟奇妙地統一在同一個生命體內,這就是令醫學界百思不解的白痴學者現象。最著名的白痴學者是美國鹽湖城的一位名叫金·皮克的自閉症患者。他在歷史、文學、地理、體育、音樂等15個不同領域,都有著超凡的天賦。據報導,皮克有過目不忘本領。他甚至能將一本電話號碼簿上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一字不差地記住。直到如今,皮克幾乎能一字不漏地背誦9000本書的內容,不過,皮克在其他方面卻顯得相當「低能」,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像穿衣服這類簡單的日常工作都不能做。皮克的故事給了好萊塢導演靈感,1988年奧斯卡獲獎電影《雨人》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美國宇航局科學家於2004年11月初用研究太空飛行對人體影響的高科技設備,對金·皮克的腦部進行了一系列檢查,其中包括正電子發射斷層掃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單光子發射斷層掃瞄等成像技術,檢查結果將創建出一系列皮克大腦的精確三維圖像。研究者們打算將新的三維圖像與1988年美國猶他大學神經學專家丹·克里斯汀森博士曾為皮克拍攝過的核磁共振成像圖像進行比較,以了解在這16年時間中,皮克的大腦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據為他進行腦部掃瞄的理察·波爾利博士介紹,皮克的大腦不僅具有獨特的能力,並且所有證據顯示,隨著時間流逝,他的大腦彷彿也變得越來越聰明。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正電子發射斷層掃瞄提供了一個窺測白痴學者大腦思維活動的窗口,是白痴學者研究中一種極有前途的新工具。利用這一技術,人們有可能精確地掌握患者奇妙的思維活動。因此有人稱這種技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大多數白痴學者實際上並非真正的白痴,其智商一般在35至70之間,屬輕度或中度弱智,真正的白痴智商低於20。而大多數白痴學者並非地道的學者,因所謂突出才能只限於某一孤立的方面。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知道白痴學者在推算日期、計算、音樂、繪畫、雕塑、查閱字典、下象棋、背誦、色彩、賭博,甚至經商及其它許多專業知識上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我們知道,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各司其職。左半球主管語言、數字以及概念、分析等邏輯功能,而右半球則分管音樂、繪畫、空間幾何以及想像和綜合等功能。不少研究報告認為,一部份典型的白痴學者技能與大腦右半球功能有關。
究竟「雨人」們有多麼神奇呢?看看下面的事例吧:
早在1789年,科學文獻中就出現有關白痴學者的描述。有「美國精神醫學之父」之稱的拉許,描述了一位具有閃電般快速推算日期的富勒先生,當問他活了70年17天又12個小時的人總共活了多少秒鐘,富勒花了一分半鐘就得出正確的答案:2210500800秒;他把其中17個閏年都考慮進去了。但除了推算日期之外,富勒對複雜的數學並沒有什麼了解。萊姆克是位著名的音樂演奏家。他眼睛失明,發育失常,並且患有腦性麻痹。萊姆克從來沒有學過鋼琴。14歲那年,他首次聽到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過了幾個小時,他就把這首曲子如行雲流水般毫無錯誤地彈了出來。他聲稱可以用鋼琴彈出任何他聽過的音樂,無論它有多長或多複雜,而且可以記住長達一年之久。然而,他不能握住刀叉、湯匙或碗筷吃飯,缺乏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994年元旦,丹麥的許多電視觀眾了解到了瑞典的一位白痴學者。歐洲最負盛名的12位學者和數學家決定聯合對他進行一次考試。學者們擬出的題目是:共有64個木箱,如果在第一個木箱中放入一粒小麥,而在其後每一個木箱中放入兩倍於前一箱的小麥,到了最後一個箱子,應該有多少粒小麥。學者早已經事先算好了答案,應該是18446734073709551616粒!!!即使是對於這些學貫五車的學者們,得出這樣一個龐大的數字也不是舉手之勞,大家做了很長時間的演算和核實,才拿出來考這位白痴兒。出乎所有學者們的預料,僅僅30秒鐘之後,卡萊爾算出了那個正確的數字,令在座的所有學者瞠目結舌。一位正常的九歲男孩,在一顆子彈破壞了他的左腦半球,造成聾、啞及右半身麻痹的意外之後,出現了不尋常的「學者」技能。他能夠修理多段變速的自行車,以及設計新玩意兒。
那麼是否可以認為,在我們的大腦中潛在的無窮無盡的能力,只要得以正確的發掘,每個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擁有這後天的超凡的天賦呢?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腦科學被稱為是「黑色的堡壘」,是生命科學中最大的一個黑匣子。腦的結構和功能是無比複雜的高級系統,一千億個細胞,人類的思維過程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反應,至今令科學家們摸不著頭腦。所以,對於大腦細胞是如何指導人和動物行為的研究,就成為了未來生物學中最富有潛力和魅力的領域!
很大的一塊起士,就看誰搶到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cba2e010000t0.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