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逍遙獸

2008-03-24 19:45:13

只有哀艷的戰火是真的





推薦理由:整部電影哀艷的質感,以及片中那個近五分鐘的長鏡頭。



片 名:《救贖》
導 演:喬•懷特
主 演:凱拉•奈特麗,詹姆斯•麥卡沃伊
出品時間:2007年
獎 項:第六十五屆金球獎最佳影片,第八十屆奧斯卡最佳配樂獎
讀 家:石頭花園的歌女





愁雲慘澹的敦刻爾克。
有營火,有口琴,軍官近距離射殺戰馬,旋轉木馬上坐著酩酊大醉的士兵。
士兵們群毆、縱酒、策馬馳騁並發出印弟安人那樣放肆的呼嘯聲,或者什麼也不幹,只是坐在車邊茫然地搓著手,等待。
窮途末路中的等待。
《救贖》中這個致命的長鏡頭,它拍出了末世之感,以及末世的潰爛、崩塌和絕望。
而你知道,絕望的氣質與狂歡,從來都有點相像。

其實是一部地道的文藝片。
文藝得簡直要令我想起亦舒的小說來,比方說《連環》,也是莊園中性情迥異的一雙姐妹,間中還有一個下人的兒子。不過,當然,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救贖》講,妹妹布萊尼年方十三,已寫出第一個劇本,日常以文學家自居,連步態都透著股文藝女青年的自命不凡。
姐姐塞西莉亞與管家之子羅比互萌愛意,終於在藏書室中暗通款曲,不料被布萊尼撞破。
而就在當晚,寄居此地的表姐羅拉被強姦,於是布萊尼毫不猶豫地指認了羅比,令他蒙冤入獄。
之後不久,二戰就爆發了。

大概所有的戰爭都具備類似的效果,即,導致更多倉促的婚姻,倉促的死亡,還有倉促的成長。
同樣地,戰爭使布萊尼變成了一個成年人。
她失去了鋒芒,失去了十三歲那個炎夏,面孔上那種決然、傲慢、咄咄逼人、但同時又在渴望著什麼的表情。
簡言之,她不再銳利,她變鈍了。

大概是出於對那次偽證的悔悟,布萊尼放棄了進入劍橋的機會,轉而做了軍隊的護士——想做點真正有用的事。
但是,要等到一個少女明白在她的幻想世界之外其實另有天地,實在太遲了,至少,對於塞西莉亞和羅比的愛情來說,太遲了。
要知道麥克白夫人即使不斷洗手也洗不清她的罪,因為她所做過的事,已經成了。

令我動容的是那一幕——
清晨,法國西部曙色初動的灰藍色原野,羅比將信件貼身揣好,低下頭按一按自己腹部的傷口,它沒有出血,也沒有癒合。
他皺著眉頭,嘆氣,吸一口煙,望瞭望遠方。
配合那不知所起的薄弱的口琴聲,鳥鳴,還有野地裡浮動的淡藍晨霧,真像一首詩。
正是在這裡,我知道了,羅比永遠也回不去塞西莉亞的身邊。

一切都始於那個炎夏,躁動不安的午後。
他們曾經那麼年輕,負擔著夏日熾烈之光,還有自己內心複雜得不知怎麼樣表達才好的感情。
我想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最頂尖的偵探小說家都產於英國,像柯南道爾,像阿加莎•克里斯蒂,因為,英國人這樣精緻、隱忍而又暗流湧動的人性,其本身實在就太像是一個案件了。

《救贖》在第八十屆奧斯卡上鮮有斬獲,只到手一個最佳配樂獎。
然而大可不必牆倒眾人推,即使它不敵《老無所依》的沉鬱,或是《血色將至》的酷烈,至少我們得承認它的詩意。
可以說,正是這種詩意造成了障礙——片中不斷的閃回,迭章復沓的敘事方式,主觀視角與全能視角的陡然切換與穿插,實在很容易激怒觀眾。
但是老實說,這個交織了誤會、嫉妒、回憶、痛悔、虛構和書寫的故事,除此之外,還能如何陳述呢?

十三歲的布萊尼坐在警察面前,斬釘截鐵地說:「是的,我看見他,我親眼看見是他」,帶著緊張,帶著殘忍的快意。
人之所見,皆是人所以為見。
從來就沒有什麼真相,只有曾被接受或不曾被接受的錯覺。

所以,即使布萊尼為此賠上她終生的書寫和終生的快樂,也無法改變現實里,曾發生過的一切
——
法國,敦刻爾克,羅比茫然地遊蕩到一幅大螢幕前,望著電影裡男女主角的擁吻,他悲哀地掩住了自己的臉。
英國,巴勒姆,塞西莉亞正以吻封函,將情書投進紅色的郵筒。
他死於敗血症,她死於空襲。
而在這對情人急促並且戛然而止的生命里,從來也沒有幸福的結局,只有哀艷的戰火,是真的。




2008-3-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