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在屋頂上流浪--Hallam Foe

在屋顶上流浪/哈勒姆/迷情偷窺

7 / 11,618人    95分鐘

導演: 大衛麥坎茨
編劇: Peter Jinks 大衛麥坎茨
演員: 傑米貝爾 蘇菲亞邁爾斯 希朗漢德 詹米西佛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瘋眼穆迪

2008-03-25 16:47:55

在成長路上流浪--寫給Jamie Bell


   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我想最直接的方式應該是「還記得比利 Elliott嗎?」,但是從比利 Elliott造成全球效應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快10年的時間,那個跳著踢踏芭蕾感動世界的男孩早已脫下舞鞋,踏上了他夢想的電影之路,在10年之後,如果我們還用那個瞬間去定義Jamie Bell,那我們就不只錯過了他成長路上的風景,而且也完全忽視了他這些年來的努力。

     並不是每個童星都要成為麥·考利金,瑞弗·鳳凰城,或者荒廢才華,或者死於青春,也並不是每個童星的光芒都會在一瞬間消失殆盡,他沒有過早的投入到好萊塢這個複雜的名利場中,而是由一群關愛他的人一直守護著這顆種子。他為了讓人們不再叫他「Dance Boy」,而是更多的把他看成一個真正的演員,選擇了一條更為踏實而艱辛的路,重新定義一個人是很難,雖然到了現在,他還是要在各種訪談中不斷的談起「比利 Elliott」,各種影評人在看到他的新片後還是不停地驚呼「比利 Elliott」長大了,但是只要是一個真正看過他後來主演的幾部電影的人,稍微有點理性的人,誰都不會否認,他在那些電影裡表現出的爆發力和鋒芒是遠遠超過他們期望和想像的。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無知,而是我們主動放棄了重新定義一個人的能力,我們把舊的觀念鎖在腦子裡,永遠隔著一層玻璃去窺探別人,那得出的結論自然而然是荒謬甚至可笑的。

    世界對待Jamie Bell遠沒有他對待電影那樣認真的態度,就算提到他後來的發展,更多人也只是停留在他加盟《金剛》和《父輩的旗幟》這兩件事上,而且,這兩部電影都指向大製作大導演,其實就算我以前認真的看過這兩部電影,我也肯定不會記得他的存在,甚至這種印象還沒有在Green Day的《Weak Me Up When Sep. Ends》的MV里他的出現來的直接和深刻。因為在Jamie Bell選擇電影的標準上,他首先考慮的是和那些導演或者演員合作,每次他在談到《金剛》的時候,都會首先說到Peter 傑克森是一個多麼獨立的導演,就算做大片也是用一種Independent Soul,他把這種和優秀導演和演員合作的機會看成一種財富。但是這兩部電影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真正的收穫,頂多就是在履歷表上有這麼光輝的一筆罷了,因為這兩部電影裡他飾演的角色都被或多或少的忽略了,甚至沒有性格,沒有發光點,《金剛》在刻畫主題節奏和場面氛圍上是絕對優秀的,但是各個人物的性格就像一個平面,沒有稜角沒有突出,就連最主要的角色都是這樣,那更何況是他那個不起眼的小海員呢,而在和伊斯特伍德合作的《父輩的旗幟》上,他們只給了斷斷續續10分鐘的時間就讓他消失了吧。所以當我們把注意力過多的投入在這些大製作上時,我們能看到的就只是表面而已,那個Ballet Boy在平庸的成長中,他會馬上淡出人們的視線......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撥開表面,去真正探究它的核心時,才發現真正閃光的部份其實一直在默默地延伸,他的成長寫在了那些獨立的,特別的小故事中,那些故事就像是他自己走過的路,我們把這些散落的珠子穿成一條線的時候,他成長的軌跡也就清晰的呈現的我們面前了。

     早在他成名後的2002年,他就回到了一個原點,在一部很不起眼的一戰恐怖片《Deathwatch》中扮演一位未成年的小士兵,當然,青澀依舊,還是一張沒有張開的小臉,有些木訥的神情,甚至在比利 Elliott裡的靈氣也被雨水和泥土打磨平了,畢竟在他擅長的舞蹈領域他可以用一半激情一半靈氣去打動觀眾,但是當他決意要走上電影這條路時,那種青澀和怯懦是在所難免的,而在2004年的《Undertow》里,他開始嘗試飾演有些叛逆和孤僻的男孩形象,雖然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有些奇怪和平淡,但是在他逐漸開始成熟的臉上顯露出了一些端倪,從前半部到處惹是生非的男孩到後來承擔起保護弟弟職責的哥哥,他給了我們一個溫潤的過渡。而我真正想說的是《我行我素》,這部2005年的小成本黑色喜劇,容納了雷夫·范恩斯等眾多大牌,挑大樑的三位年輕演員中,就包括於同年因《吮拇指的人》獲得柏林影帝的盧·泰勒·普奇和《世界大戰》中湯姆·克魯斯兒子的扮演者賈斯汀·查特文,當然,主角是傑米·貝爾,我真正注意到Jamie的就是這部電影,如果說之前他給我的只是那麼一個飄渺的印象,那麼這部電影是真正讓我把他的形象具體化的媒介。在這部電影裡,他扮演的孤僻少年親眼目睹了自己朋友自殺,但是選擇了一種漠視的態度,當他走出朋友家時,只是失神的對死者的母親說:Goodbye Mrs. Johnson。開始的冷漠隨著一連串事件的交錯發生,到後來終於覺醒,Jamie的每一個層次都拿捏得非常精準,在影片末尾一段和開頭他朋友自殺前視角相同的蒙太奇出現到女孩打開房門,Jamie的崩潰和爆發,強大的衝擊力深深震動了我。這部電影對於我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分水嶺,在他童星的身份和真正的演員之間劃上了一道清晰的界限。而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他應該只有18歲吧。

   在同年拉斯·馮·特里爾作為編劇的《Dear Wendy》里,他收穫的不僅是和丹麥兩位Dogma 95先導合作的機會,更多的是在他的履歷上又添上了這樣一個獨特的角色,一個給自己的手槍寫情書的美國小鎮少年,一個Loser,他的慾望,他內心的矛盾,他的固執,他可憐的自尊就在幾個眼神中不動聲色的展現給了觀眾,雖然拉斯·馮·特里爾因為害怕坐飛機而從來沒有踏上過美國的國土,但是他筆下那種人性的衝突卻可能發生在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那樣的場景佈置也就比《狗鎮》多了幾面牆罷了,國外的評論界因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把這種情形搬到美國很是惱火,於是也並沒有給這部《親愛的溫迪》多少好臉色,但是說實話,他要討論的實質真的跟美國有那麼大的關係嗎?我想這樣惶恐不會是因為特里爾真的穿透了一些人內心包裹的那層薄膜了吧,總之,美國三部曲還有未完成的一章,他的革命還在繼續。
  
   當《親愛的溫迪》還在柏林電影節上巡遊的時候,Jamie卻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又一次轉折,到現在,我只想說,感謝Dear Wendy,讓《年輕的亞當》的導演David Mackenzie注意到了Jamie,感謝《Hallam Foe》,終於給了Jamie Bell一次全聚焦的表演機會,如果沒有《Hallam Foe》,對於他來說,還是缺少這麼一部實至名歸的個人Show,先前他參演的獨立電影大部份還是以多線索敘事為主的,下這麼大力氣圍繞一個最中心的人物去敘事的電影在他的履歷上這是難得的一回,在他踏入20歲的時候,這個角色給了他又一次飛躍,從14歲成名起他放棄了舞蹈,他發誓不會再以Dance Boy的形象出現在螢屏上,於是我們再也沒有看到一個叫Jamie Bell的舞蹈演員,他選擇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用一個電影演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可以說,這些清晰的年份表明了他的努力,到現在為止,他也只不過是22歲而已。

   我只能用太精彩了來描述他的這次表演,他雖然年輕,但是擅長的卻是極度內心化的表演,流於表面的東西早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沖刷乾淨了。Hallam Foe就像是一個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這個處於成熟邊緣的男孩自閉,焦慮,他需要一種途徑去解脫母親的死帶給他的衝擊,也要通過一種途徑去找到他成長的突破口,而圍繞著他發生的這個故事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童話,整部電影在配樂和光線的運用上都呈現出一種半夢幻半真實的氛圍,主角是一個住在樹上小木屋裡的男孩,由於不善於與外界溝通,他選擇把他的仇恨,悲傷放在心裡,鎖在日記里,他選擇用望遠鏡偷窺別人的世界,當他看到那個和他母親長的一樣的女孩時,他處於愧疚和渴望兩種複雜的狀態之中,這種一半是戀母一半是渴望被愛的心理狀態和路易·馬勒的《好奇心》雖說完全不同,但也有著一些相似點,因為《好奇心》里,那個男孩只是在懵懂的狀態下走到青春期,他對母親的愛最後演變成Make Love只是他成長的一種途徑,經過這場洗禮,他也就真正的長大了,而Hallam Foe同樣,他需要一個途徑,經過這場童話般的洗禮,最後他大步走在霓虹燈下,背景虛化,他的笑容逐漸綻放,也說明他跨越了那道心理上的門檻,逐漸走向成熟,只是在前者寫實的對比下,Hallam Foe更像是一幅寫意的圖畫。而導演是希望通過對於Hallam Foe這個男孩自身和周圍發生的事物,遭遇的人,更深層的討論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愛,人與人之間那種微妙的關係,人如何和自己內心的魔鬼鬥爭等等這些大範圍內的議題。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迷失感,就像那個他愛的女孩Kate一樣,她同樣也是一個迷失的靈魂,她四處尋覓不隔夜的愛情,但是說不定她懂得的愛的意義還沒有Hallam多。

   可以說,Hallam Foe把攝影機完全的對準了Jamie,近景再近景,他的每一個小動作,驚恐的眼神,他原始純淨帶著一種不屈服的野性,他畫著眼線,偷戴母親留下的耳環,穿她的裙子,都只是想保留著這份愛在自己周圍的感覺,他在鐘樓上偷窺女孩時的狂喜,雖然這種窺視帶著一些病態,但是你真正看到Jamie的表情和眼神的時候,他流露出來的確是一種最純粹的渴望,這種渴望與性無關,他只是把自己對愛的渴望通過這種方式宣洩出來,在之前有一場戲是女孩在他面前跳舞並且開始挑逗他,他無法忍受雙重情感的煎熬打斷了她,當Hallam無法將這種矛盾擺脫掉的時候,Make Love也只是他得到心理滿足的方法而已。最後女孩了解了他的過去,穿上了他母親的衣服,他頓時淚如雨下,那一晚,他只是輕輕的摟著穿著母親衣裙的女孩,之後的幾分鐘是Hallam真正快樂的時候,他的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燦爛的笑臉,Kate依偎著他在屋頂上用望遠鏡窺視別人的生活。只是Hallam父親和繼母的到來再一次打破了這種夢幻的美景,他詛咒著繼母,只是因為他還是沒有放下他心中的怨念,最後繼母只留下了一句話:Do you feel like you're f..king Mummy?他畫著鬼臉重新披上那個黃鼠狼頭的玩具憤然把繼母扔到了河裡,或許已經不是再對繼母的怨恨,而是他需要一次發洩的機會,而他走出河岸後的突然覺醒,也宣告他終於擺脫了這種長久困擾的束縛,未來是什麼什麼樣的,就像Jamie自己說的一樣,他相信這個男孩戰勝了纏繞自身的惡魔,他會走的很好。我不知道該怎樣描述Hallam Foe這個角色給我的印象,也無法描述Jamie的演出,我只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更加立體的側面,Hallam Foe的一次宣洩,同樣也是Jamie Bell的一次宣洩,如果說這部電影有著一股強大的氣流,那這股氣流的製造者應該是Jamie Bell,他讓我們沒有辦法把眼睛離開螢幕半秒鐘,他讓這個男孩變得既可愛又可憐,又極富感染力,他的表演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們去了解接下來的故事。而我因為這場表演徹底淪陷。

    Jamie並不是一個長相特別出眾的演員,甚至不管在什麼公共場合,他都登著一雙破舊的Converse運動鞋,有些駝背,身材矮小,霍比特人一樣的大耳朵,一張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的臉,甚至在人群里都會被淹沒,他自身的性格也恰恰是和飾演的眾多人物相反的,幽默,隨性,開放。但是當他面對攝影機的時候,那種爆發力卻從他瘦弱的體內迸發而出,傾瀉給了觀眾。其實他早已擺脫了比利 Elliott的束縛,只是世界遲鈍到沒有意識罷了,在接拍Hallam Foe的時候,他說他終於得到了一個角色讓別人叫他Creepy Guy,他覺得這樣的稱呼也勝於Dance Boy很多倍,這不是Hallam Foe的渴望,而是Jamie Bell的渴望。這個決意在成長路上流浪的少年,人們更多的選擇在身後默默地祝福。但是或者你也願意和我一樣,尾隨他......繼續流浪......

P.S:如果錯過了Hallam Foe的原聲,真的是一大損失。不要再盯著Juno的原聲不放了,Hallam Foe是一張比它優秀的多得多的原聲唱片,選取Domino廠牌下多位藝人和樂隊的作品。如果讓我選擇來描述這部電影的三首歌,我想我會選原聲里U.N.P.O.L.的Here on My Own,Clinic的If you Can Read Your Mind,當然還有Franz Ferdinand為電影譜寫的主題 Hallam Foe Dandeline Blow.....

原文出處:http://frengermandy.blogbus.com/logs/17587179.html

感謝qlchl上傳的原聲,呵呵^_^還是拿出來共享吧~~期望晚點過期~~
http://www.fs2you.com/zh-cn/files/9653dd11-f8bd-11dc-a148-0014221f466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