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乖

2008-03-30 03:13:56

多一點「唯心」 少一點「唯物」


    物質與精神,誰是第一性的爭論,從哲學誕生以來,就一直沒有停息過。從小受著馬克思主義教育長大的我,一直虔誠地相信物質決定著意識。精神的自由被沉重地壓抑著。我甚至放棄了自己思考的權力,乖巧地聽從師長與課本的教誨,卻用單純天真的眼睛,驚喜地欣賞著那些偶然被我捕捉到的思想的聖光。可是我卻混沌地沒有意識到,那些時刻的興奮與愉悅,是思想帶來的,是來自精神的歡愉。
 
    原法國版Elle主編Jean Do Bauby,一個「野心勃勃卻玩世不恭」的充滿才情的中年作家,因為閉鎖症候群而癱瘓,物質的肉體,如潛水鐘般將他沉重地困鎖在自己的身體裡。除了一隻眼皮,全身上下沒有一處可以自由動彈。可是,這樣的肉體卻沒有成為他自由的枷鎖。「我還有兩樣東西保留著,我的想像、我的記憶。我可以想像到很多的東西,任何人任何地方,我想到馬爾蒂尼的海浪,見到我喜歡的女人,我們躺在夕陽下的沙灘上擁吻,風和海浪的聲音此起彼伏。我可以想像到一切的東西,孩提時的夢、成人的野心……現在我知道我是怎樣的人了,對於我來說,愛情是那樣的美麗,是致命的誘惑……」

    可是,對於我們許多人四體健全的正常人而言,卻時刻被自己自由的肉體困鎖著。雖然可以行走,可是行走的範圍卻超不過單位或學校、家或宿舍間的兩點一線;雖然可以言語,可是言語所表達的卻未必是內心的聲音。你是否感覺到,潛水鐘般沉重的感覺如影隨形?每天,生活在高節奏的城市裡,步履匆匆。工作、娛樂、家庭填充了全部的生活空間,精神世界逐漸成為一片廢墟。不再去思考、不再有夢想、不再有激情,按著成人社會既定的軌跡行進。就這樣活在日出日落之間,每天,然後又每天,於是,生命隨著日子一天天陳舊……生活,除了沉重的物質組成體,還剩下什麼?

    精神具有比物質更強大的力量,有時,它甚至像毒品般讓人無法自拔,相信只要體驗過精神盛宴的人就能明白。我想,Jean Do Bauby骨子裡必定是個唯心主義者。躺在醫院病房中的Jean Do Bauby,四肢癵縮、嘴歪舌呆、紗布蓋住右眼,最後還被醫生用針線縫合,僅剩下左眼眼皮能和外界溝通。在語音矯正師的耐心訓練及友人的細心協助下,他靠著眨動左眼,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用僅有的生命力量費力卻細膩地描述了他的內心世界,寫下不尋常的回憶錄——《潛水鐘與蝴蝶》。一個面對逆境能夠勇敢地去戰鬥的人,他必然擁有強大的內心,當外在的物質基礎如雪山般崩解的時候,他還可以像蝴蝶一樣自由地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以此,與潛水鐘般沉重的困頓的現實鬥爭。

    多一點「唯心」,少一點「唯物」,生活就可以多一份自由與色彩,少一份沉重與哀傷,不是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