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籠中

2008-04-02 06:45:29

金基德電影的個人體驗


   金基德是一個電影奇才,他的電影涉及了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許多困境,給出的視角和答案也別具一格.23歲了,差不多這個年齡,加繆寫出了,魏寧格寫出了,叔本華也早早的寫出了.加繆是出車禍死的,魏寧格自殺了,叔本華安詳去世.這些人都是人類歷史上傑出的思想者.他們對我的人生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引發了我對金基德電影的聯想.
  金基德與維特跟斯坦
  語言的含義往往跟個人的生活體驗密切相關,不同人對同一句話的理解和感受是不盡相同的.金基德的,,等對白都很少,語言被消解了,只通過影像來表現,觀眾的感受更加單純,受到的干擾更少.
  在S·方迪的中有這樣的表述"...一個詞有一定的含義...但是,它不能準確的表達說話人的思想...而說話人的思想本身又不能全面的反映說話人內在深層的思想過程...","...詞的形成和產生是多麼的不穩定!...無數古老的詞義和語音嘗試在本我中不停的衝動,爭鮮鬥豔...形成心理實體...復現表象和情感...在潛意識中組成事物...在前意識中語言化...最後形成詞離開前意識...","...而詞呢?它在事物形成之後很晚才偶然產生...詞的產生使人們忘記了事物...事物不再出現...詞不可靠,它是虛的...它不僅不能表達潛意識的雜亂無章...而且還會背叛那些原本可以表達的東西...由詞而形成的話語簡直就是進入無聲的虛空之前的一片模糊混亂的嘈雜...我不禁想到,要是大家都不說話,誰也不會失去什麼..."
  維根斯坦的名言是"凡不可言說,應當沉默",當詞越來越虛,終於被沉默取代.此時無聲勝有聲,金基德的電影就是如此.
  孤獨的個體想要的是什麼?
  微精神分析學中的虛空中性動力,伊德,嘗試,不時會從腦中浮現,也許,人確實是孤獨的.
  金基德與尼采
  尼采有一句名言"重估一切價值",社會發展至今,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不斷繼承和變化,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道德標準的束縛,僵化的固執偏見以及一些太過人性的東西,引發了社會的種種現象.而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佛性皈依,彼岸的嚮往.金基德給出了他的看法.
  金基德電影中的女人
  關於女人,尼采有一句很有爭議的"到女人那去,別忘了帶上鞭子"(把鞭子交給女人,讓女人鞭策自己?),而魏寧格說女人就是性慾本身.金基德電影中的女人也不乏性慾化身的含義,如春夏秋冬又一春.而最後"男人在水草中游動,鏡頭拉遠緊接著出現女人陰毛的特寫"更是有著生命的洄游之意.金基德鏡頭中的女人,她們是與男人一樣的個體,一樣的孤獨,一樣的需要愛,都是害怕孤獨而嘗試去愛,去填補心靈虛空的芸芸眾生.
  金基德與存在主義
  金基德說他拍的是10%的邊緣人群的生活,其實我覺得他拍的電影涉及的是每個人多少都會面對或可能面對的問題,揭露了生命中真實的一面(而這正是大多數人想要逃避或被蒙蔽的一面).金基德的一些表現手法(如真相,空房間),不免讓人萌生世事荒謬之感.最初看完的時候,對加繆真是驚為天人,感慨萬分.而看金基德的電影也有這種感覺.裡的人情百態,里眾多人物的結局,中主角的幻想,似乎都帶著點存在主義的味道,人生的荒謬,令人唏噓.
  金基德與克爾凱郭爾
  克爾凱郭爾"人生三階段":1美學階段,貪圖享受的階段;2道德階段,開始考慮生命意義後嚴肅的人生階段;3宗教階段,個人面對上帝的階段.在金基德的電影中都有表現,道德問題,宗教問題,他都給出了他的回答.克爾凱郭爾悲愴的一生,金基德鏡頭下人物的種種命運,人生的意義和出路是什麼?克認為:宗教的方式是一切生活方式中最好的一種,因為只有選擇這一方式,才能由於取得真正的信仰而成為一個完全的人.應該承認人作為被造物這一有限性,面對人生的無限性.維根斯坦也說人應該有愛和信仰.金基德電影中對愛和信仰的表達和思考,如此豐富細膩而又簡潔明了,東方的含蓄和西方的哲思交融,讓人驚嘆.
  向大師致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