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

勇敢的人/勇敢复仇人/强复者

6.7 / 63,521人    122分鐘 | Canada:119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尼爾喬登
演員: 茱蒂福斯特 泰倫斯豪爾 瑪麗史汀柏格 珍亞當斯 尼基凱特 賴瑞費斯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08-04-05 05:03:33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


最近都很難得有時候坐下來好好看一部電影,聽一點音樂,翻一部小說,發一會呆,然後碼一點字。
人人都有無聊的時候,無聊到拉我出去吃飯,無聊到一個接一個地打遊戲,無聊到找一個略微還像話的人戀愛,無聊到竟然可以跟著我去逛很悶的博物館,無聊到在論壇上和不認識的人做些無謂的爭吵。
人類真的有這麼無聊嗎?無聊的時候發呆不是很好嗎?忙碌和貧窮所剝奪的不正是思考的沉默。發呆多好啊,我很懷念無憂無慮的年代坐在課堂上,臉朝著教線性代數的「線代女性」,眼睛發直的一路看到莫名的國度去。

是什麼打破了我發呆的世界,那麼寧靜的世界,純淨平和,只屬於我的世界。
是血。
很多小說裡寫那麼一瞬,彷彿聽到心臟破裂的聲音,彷彿聽到世界崩蹋的轟嗚——眨眨眼睛,太誇張了吧。
「我以為這些傷害只獵取弱者,永遠不會加諸於我身上,直到有一日我們遭遇」
直到某一天坐在地鐵裡把心肝脾肺腎全部哭出來的時候,我的世界裡多了不安的聲音。
「那是一個陌生的自己」
心理學上似乎把這個叫做創傷後反應激障。據說信仰虔誠的人在這種時候會表現出強大的免疫能力。可惜我是個有神無宗教論者,所以坐在教堂裡也只是因為那裡光線昏暗,聖歌緩慢,適合睡眠。上帝在有需要的時候,起碼是個有用的人。

Jodie Foster JJ,大概奠基了我對女生的審美意趣。在第N次看《沉默的羔羊》時,意外下載到了一個導評的版本,JJ對於Clarice的描述是「女英雄」,hero,在英文裡也有「主角」的意思。JJ對於這個角色鍾情之處,在於她打破了「英雄救美」這樣的電影傳統,在一部好萊塢電影裡扮演了原本該由男人上陣的角色,拯救了一個弱者——她的同性。這似乎是表明了女性的兩種特質——由莎翁定義的,和由Bevoir證明的——JJ堅定的站在了後一方陣。這也許是她拒絕出演續集的原因,Foster JJ在年輕的時候挑劇本時就表現出這樣一種強烈的傾向——她可以成為犧牲者,也可以擔當拯救者,但她拒絕做獵物。儘管劇本把結局改成了Hannibal自斷一手,Clarice堅守立場,但是她掉下的那滴眼淚,已經是足夠惹惱JJ的註腳。

法文片名叫做A Vif,很難聯想到其英文片名叫The Brave One,中文的話,我想以那批對電影片名很隨便的人來說,翻譯成「勇敢者」就OK了吧。
在這部片子裡,Foster JJ同時出演了犧牲者和拯救者。

片子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會是部典型的好萊塢復仇片,充滿血腥和報復後的快感——結果血腥是有了,快感卻被恐懼替代。片子進行到中段,我以為這會是一部探求創傷後反應激障恢復過程的心靈之路——結果心靈是看到了,理智卻抗拒看到的內容。

「相信不單是我,每個人都曾生出過類似的想法,那就是如果我們沒有講過這句話,甚至不是現在我們成為的這個人,會如何呢?然而,你無法預料在特殊的情況會引發出一個怎樣的自我,你可以開動腦筋拼命想像,然後再用道德尺度加以侷限……可是,直到你真的被逼入一種神經時刻受到挑戰的境地時,你就會變,而你永遠無法想像到自己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

這是JJ以製作人身份對創傷心理做出的註解。

我沒有道德潔癖,只是有些無謂的執著,和在某些不必要的地方難以克制完美主義傾向。所以我有點難消化影片的結尾。

我想這個結局應該讓很多觀眾感到不舒服——這種對社會道德,對既成體制,對法制的挑戰。其實大部份人,站在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之間細細的那條分隔線上,總不能屹立不倒。有時候甚至僅僅因為一時的迷惑,一點點貪婪,一絲絲自私,一指利益就足以戳倒。我們所謂之君子,不過能站起來,拍淨身上的塵土,坦承自己錯了。小人則在塵土裡滾兩滾,仍然坦承自己錯了。偽君子則是站起來,不承認自己摔倒過。還有一種所謂的極品人,便是帶著一身的塵土,明明還撲在地上,卻用腳試圖把那條分界掩蓋掉,以為自己就是月亮的代言人。

但是無論哪種人,只要不要太BT,或者對自己太誠實,總是還期望在螢幕上遇見能夠站直嘍,別趴下的強者。

所以當導演表現出道德的多面性時,我感到不舒服。

以前當說到過去的一些遭遇時,我平靜地說,我們永遠不會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那個,至少總算四肢健全,身心健康。這種時候別人的視線就會不自覺的順著我的下巴移下去,大約是想在我身上尋找什麼形狀的掛件。

這次輪到我自己低頭看我胸前是不是真的掛著十字架。Hannibal從FBI手中脫逃的時候,我是站起來歡呼的,為什麼艾瑞克a從囚牢的命運中脫離時我竟會如鯁在喉。

是我變了,還是因為違法的那個,以暴制暴的那個,復仇的那個是女人?

影片裡的警察說「女人殺她們的丈夫,殺她的人情人和孩子,但她們不會殺素不相識的人」。
《犯罪心理》裡只要一涉及到「義務警察」這樣的case,第一判斷就是「男性」。

暴力犯罪,始終是男人的強項。那女人的情緒,一個創傷後,無法釋懷,沒有安全感,失去了過去的生活的女人的情緒要如何抒發,她要如何拯救自己呢?大家指望她去哭,去酗酒,去嗑藥,去自殺,卻沒有料到她可以殺人。艾瑞克a在劇中有一句相當有意思的台詞,當她將槍指向曾經襲擊過她的兇徒時,叫道:「我只是想要我的狗回來」。那隻狗,就是過去的艾瑞克a吧,自認為是強者的女性,在婚前突然遭遇到歹徒,她的男友被打死,她自己被打成重傷,自從艾瑞克a在一個她生長大卻一昔陌生的世界裡醒來的時候,她的狗和過去的自我同時失了蹤影。她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釋放心中的憤怒。

直到她拿槍的手不再顫抖。這是不是代表,這一次,她手中握住的就是「正義」?我雖然不認同,導演卻把狗還給了艾瑞克a,當她和狗狗在當初的事發地點擁抱時,至少艾瑞克a的人生又回來了。


Foster JJ再次扮演了一個電影中罕見的角色,她總是強者。抑或說,這樣直闖入男人禁區的女性角色也只有她能演繹。野性如AJ,剛強如Julie Moore,始終不能把女性柔弱的外表,和堅硬的核心結合完美。

可惜那張曾經限制住她戲路的娃娃臉,竟沒有遏止住時間的牽扯。JJ應該不在乎皺紋吧,看到她的眼睛一如以往的澄藍,指甲一如既往乾淨時,我想如果她給我這樣的機會,我還是想吻那雙永遠纖薄菱形的唇。

對或者錯,這樣的分類仍然還是神的工作吧。人能做的,只有執行,然後被其他人來判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