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斯了

2008-04-05 08:24:05


《控制》是相當細膩相當個人的一個片子。主角在其中表現著一種狀態,一種失去「當下」的自我對「當下」的自己控制能力的狀態。究竟是誰控制著當下的自己?可能是別人,更多的則是過去的自己。這一點在片子的開頭就直白地說出了;影片中間催眠那段出現的繩子和影片最後主角上吊之間的關係也正暗示了這一點。我們過去做過的決定,做出的選擇,影響著「當下」的自己,一旦過去那個選擇是錯的,就要在當下與過去,理智於情感,兩個不同的自我中掙扎。癲癇病這一安排恰好表現了不受控制與掙扎這兩個內涵。

這個電影給我的感覺很好,但不像其他片子,對《控制》的這種感覺很難清晰地分析和表述。《控制》表達上面提到的那個主旨的主要手法其實只是敘事,而Annik事件是很主要的一個情節。Ian處在老婆和Annik之間的表現與整個人的狀態拍得相當真實:就像兩個不同的人佔據控制著自己,在老婆和Annik面前的Ian截然不同,給老婆的承諾也沒有兌現——它不是不想兌現,也不是欺騙老婆,只是到Annik面前的時候,已經不是當時那個Ian在控制著這個肉體了;而在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他便會很痛苦、很掙扎。這種感情的質感遠遠超越了大多數時候文學或者電影對於外遇的解讀,將其往深處推進了一大步,也向著真實推進了一大步——以前那種對外遇的肇事者的欺騙、不安、虛偽、喜新厭舊等的描述完全是站在客體(即外遇事件中的被傷害者)的立場地觀察結果,往往並不真實。《控制》在這一點上遠遠超越了一部傳記電影,遠遠超越了被一些人冠以的青春傷痛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