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

美国风情画/美国风情画

7.4 / 98,186人    110分鐘 | 112分鐘 (re-release) (1978)

導演: 喬治盧卡斯
編劇: 喬治盧卡斯 歌莉亞凱絲
演員: 李察德瑞佛斯 哈里遜福特 朗霍華 Paul Le Mat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yberKnight電子騎士

2008-04-07 09:01:24

青春的塗鴉


如果說,《美國往事》是對童年期美國的往事追憶,那麼《美國風情畫》就是對青春期美國的信筆寫真。

很難相信《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是出自盧卡斯的手下。因為這部1973年的電影中看不到一點點《星球大戰》式的視覺奇觀、特技效果或者動作場面。它更像是一首詠唱青春的散文詩,一首甜美、憂傷、隨意的老式歌曲。
「Graffiti」本來指的是牆上的塗鴉,既有兒童的天真隨筆,也包括青年人抓起塗料的噴灑宣洩。翻譯成「風情畫」,實在是太過於文學和正統了。整部電影,其實就是青春的塗鴉,用他們的熱情、躁動和迷茫,在自己命運的白紙上隨意揮灑,而無意間,整個時代的標記已經被鐫刻於其中。
那是60年代美國西海岸的一個小鎮,四個剛剛高中畢業的好朋友史蒂夫、柯特、約翰和泰瑞都正面臨著人生的十字路口。這是一個青春勃發的時代,沒有甘迺迪遇刺,沒有越戰,沒有黑人民權運動,沒有水門事件……年輕人所有要做的,就是開著酷車在街頭兜風、飈車、聽搖滾樂、泡mm。
在四個人中,史蒂夫和柯特是成績好的乖孩子。在過完這最後的一夜後,他們就要離開家鄉去東部上大學。彪悍帥氣的約翰儼然當年的貓王或者是詹姆斯•迪恩,一身白T恤,酷愛街頭飈車;而瘦小的泰瑞雖然帶著副眼鏡,卻頭腦簡單,一直得不到女孩的青睞。當史蒂夫要把他那輛漂亮的福特車托給泰瑞保管時,泰瑞欣喜若狂,恨不得馬上就開車去把到一個mm。四個人的夏夜之旅就此展開。影片結尾,當柯特將要走上飛機時,約翰笑著對他說:「也許你以為自己馬上要成為大人物了,但在我看來,你還是個小朋克。」說著親昵地給了柯特一個小嘴巴。
最後字幕出現:
約翰•米勒在1964年被一個醉酒的司機撞死;
泰瑞在1965年越南西貢附近的一場戰鬥中失蹤;
史蒂夫移居加州,成了保險經紀人;
柯特成為了作家,生活在加拿大……
《美國風情畫》可以看成是盧卡斯的青春自傳,當年,喬治•盧卡斯本人就生活在加州的一個叫做「蒙德托」的小鎮,在那裡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盧卡斯也曾年少輕狂,喜歡開著改裝過的汽車,聽著搖滾樂,在街頭兜風、泡妞、飈車。老式搖滾和老式汽車,已經成了越戰前的這代人的一種標誌。影片一開始,就伴隨著比爾•哈利的《晝夜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而整個電影都一直伴隨著「狼人樂隊」的歌聲。那時候的美國,那時候的青春,沒有當代的喧譁煩躁,全片都籠罩在淡淡的茫然和淡淡的喜悅與憂傷中。猶如浮動在夏夜裡的一層水汽,清新宜人。當你聽到約翰對著廣播裡的「海灘男孩」樂隊嗤之以鼻,說搖滾已死時;當你聽到柯特感嘆「為了找尋新家而離開舊家,為了找尋新的人生而放棄現有的生活,為了交新朋友而捨棄舊朋友,是不值得的。」時,真不敢相信這是在看盧卡斯的影片。那種雋永、幽默、平靜,都是後來的《星球大戰》所無法帶給你的。塗鴉當然是凌亂的隨意的,惟其凌亂所以充滿靈性,惟其隨意所以完全自然。看《美國風情畫》,你可能會自然地聯想到羅大佑的歌曲(尤其是那首《童年》),聯想到《陽光燦爛的日子》。照村上春樹小說裡的話來說,那時候,「世界要單純得多。努力當得報償,諾言當得兌現,美當得保留。」
但是,所有青春都終歸會走遠,就像香氣最終會消散,晨露會在草葉上蒸發。作為時代標誌的貓王死了,死於麻醉品;作為時代標誌的詹姆斯•迪恩死了,死於車禍,就像影片裡的約翰。如果不忍心看到青春散去,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青春時死去。要不就像史蒂夫一樣,走出家鄉,成為社會的主流,成為忘記了夢想、追求現實的普通人。還有泰瑞,他更像是美國身上那塊名叫「越南」的傷疤的隱喻。但不論是約翰、史蒂夫、泰瑞還是柯特,無疑都有著盧卡斯自己的影子。那是他狂放的青春、戀愛的青春、羞怯的青春、沉思的青春……
影片中,柯特一直追尋的金髮女郎如同一個像徵,耐人尋味。她在柯特看來是那樣完美,又是那樣曖昧。有人說她是珠寶店老闆的妻子,有人說她是個身價非常高的妓女。結尾處,金髮女郎給柯特打來了電話,卻不肯透露一點自己的消息。這不就像離我們遠去的那個年代嗎?影影綽綽的完美,亦莊亦媚的動人,似乎從未存在,又彷彿無比真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