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幫龍虎鬥--Miller's Crossing

米勒的十字路口/黑帮龙虎斗(港)/风云再起时

7.7 / 142,215人    115分鐘

導演: 喬柯恩 伊森柯恩
編劇: 喬柯恩 伊森柯恩 Dashiell Hammett
演員: 蓋布瑞拜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等最久的人

2008-04-12 06:14:08

亂世浮生猶若夢——黑色,黑色,致無盡的黑色


Tommy:夢,一個我做過的夢,不知為什麼,我在樹林裡走著,來了一陣風,吹掉了我的帽子。
Verna:你追過去撿,你不停地跑,終於追上了它,你將它撿起來,但它已經不再是頂帽子了,它已經變成了別的東西,或許更好的東西。
Tommy:不,它仍然是頂帽子,還有,我也沒有去追它,沒有比一個人追帽子更傻的了。

      平靜舒緩的音樂聲中,天空映襯下一片鬱鬱蔥蔥,有高大筆直樹木的樹林,一頂黑色的男士禮帽,飄落在林中鋪滿枯黃落葉的地上。一陣風吹過,帽子隨風飄遠,音樂突然變奏,沉重和暗流洶湧起來,《Miller's Crossing》如此詩意開篇。

      影片開場,主要人物的悉數登場便是一出精彩的開場戲白。戲劇衝突也通過大段對白交代清楚,人物表情不動聲色卻佈滿玄機,似乎客氣的談判,轉瞬就進入劍拔弩張,黑幫糾葛鬥爭的種子就此埋下,要凝固的空氣中,瀰漫著機關和火藥,如同平靜舒緩的配樂即將迎來壯闊波瀾一樣,讓人猜測下面會有怎樣的好戲。

      黑色第一次出現是洛格丹尼爾死在巷子中。清晨的陽光下,孩子和狗都直勾勾盯著牆邊,老頭的屍體靠在那裡,凌亂的假髮也被小孩摘下取走,狗叫著跟隨孩子跑開,而那失蹤的假髮,後來竟成了比兇殺還離奇的難解之謎。

      在Johnny Caspar倉庫中的一場戲,以義大利語對白開場,Johnny又在哄他那個傻兒子,無論從對白、打鬥和情節來講,這場戲都相當無厘頭和滑稽,也非常精彩,盡顯科恩兄弟黑色電影風格。打鬥開始竟伴以東方風格的音樂,《追殺比爾》中的音樂頗有此處之風。Johnny後來還有一次,先狠狠打了自己又胖又傻的兒子一巴掌,然後又心疼地去哄。而他是個同樣愚蠢卻心狠手辣的幫派老大角色,狠辣起來甚至有控制不住的歇斯底里。他打死自己得力助手Eddie Dane時,充滿了暴力血腥,讓人不寒而慄。 扮演Johnny Caspar的演員Jon Polito塑造了一個如此扭曲的形象,影片就是從他的大段對白開始的,還有他那標誌性的情緒失控,和不得不加以控制的憋氣和喘息,讓人印象深刻。

      科恩兄弟的黑色電影,有著漫畫式的誇張風格,只不過常常是誇張到扭曲變形和暴力血腥。很多情節是不太符合常理的,例如Tommy鼻青臉腫地從樓梯上滾落到一個肥胖女人的腳下,那個女人看到他那張被揍了的臉,在酒會人群中竟驚恐尖叫,並揮舞她肥胖的胳臂狠狠地打Tommy,這種誇張並不求合理的情節,簡直就像一副黑色漫畫。

      人物方面,扮演重要角色Bernie Bernbaum的John Turturro,也算科恩兄弟的御用演員了,是他們揚威影壇之作《巴頓芬克》中的男一號,扮演一個文質彬彬的才子作家。而在之前一年的本片中卻扮演截然不同的反派角色Bernie,一個卑鄙無恥之徒,經常伴有標誌性的乾澀遲滯怪異的笑聲。這樣一個角色,John Turturro卻有相當出彩的發揮,相信也是其精彩表演打動了導演,將他作為男主角帶入了一年後的獲獎之作。

      而扮演另一個對劇情至關重要的角色Mink,卻只在片中露了一小面的史蒂夫 Buscemi,隨後主演了科恩兄弟另兩部作品《冰雪暴》和《謀殺綠腳趾》,但他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在《空中監獄》裡的全美聞名的變態殺人狂。

      不能不說的,還有扮演另一個黑幫老大Leo的Albert Finney,《東方快車謀殺案》里大名鼎鼎的偵探,最近一部作品是《大魚》裡的有傳奇人生的老爸。影片結尾處,Albert Finney將Leo做錯事後的內疚和男人的自尊,以及對朋友與兄弟的Tommy的那種感激和眷戀的複雜情緒刻畫地非常到位。可以說這部電影中,演員的表演非常出色,幾乎無可挑剔。

      這是部黑幫電影,高度風格化,同時也是一部詩意和藝術的電影,雖然它的題材並不優雅單純。Leo與暗殺他的殺手們對戰的一場戲,完全是超現實主義的詩意手法,即使是行殺人放火的勾當,也要行得精彩迷人。Leo是愛爾蘭人,伴隨著愛爾蘭民歌《Danny Boy》的旋律,穿著睡衣,叼著雪茄,手端機關槍掃射的Leo,在一場精彩誇張、酣暢淋漓的槍戰中,盡顯黑幫大佬的英雄本色。

      影片的最高潮部份,發生在Miller's Crossing,這是個地名而已,米勒十字路口,就是影片開始那片鬱鬱蔥蔥的樹林。就在這片詩意的樹林裡,上演了整部電影最緊張刺激和扣人心弦,滲透著血腥的味道,也最彰顯人性極至的一幕。其實是兩場戲,但可以看作是一幕情節,如果Miller's Crossing是一個舞台場景的話。當主人公Tommy第二次踏進這片樹林,美麗的樹林,曾經出現在他夢中的樹林,他的心情一定比第一次還複雜。他被人挾持著,伴隨著輕蔑的嘲諷和冷冷的逼視,他的帽子也被人扔在了一邊,他甚至莫名其妙地伏在樹邊嘔吐了起來。走在樹林裡,Tommy有兩次若有所顧地望著天,聽著耳邊經敵人之口唱出的歌劇,那時的他在想著什麼?想到了死亡的來臨?朋友?欠別人的賭債?Goodnight Sweetheart ?還是自己那頂被丟在一旁的禮帽?抑或萬籟俱寂,只有自己心中歌聲的召喚?

      一直在想Tom Reagan這個人,想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在二三十年代,美國那個禁酒時期和經濟大蕭條的年代,一個黑幫掌權與爭霸,連政客都和黑幫勾結,黑白不分的混亂世界,他所做的一切到底為了什麼。為朋友,為自己的老大Leo?曾經他一切都為朋友著想,那也是他的工作和靠山,可是幾乎反目成仇,終究選擇離去。為權和錢?他離那些很近,也許想得到並不難,可是他似乎只熱衷於怡情小賭,搞定一切之後也不過是為了還清那一點賭債。為愛情?更是荒謬無稽,他似乎一點不愛那個女人,他說「我不恨任何人,也不喜歡任何人」,顯然包括朋友和女人。為良心?也許他曾經有,可是他厭倦了一切,對著曾經不忍下手的人,為了結束那個齷齪無恥的傢伙,也為了保全自己,他說「What Heart?」然後摳響了扳機。為了信仰、理想?更是說得嚴重了。也許沒那麼複雜,很簡單,就是為了生存,生存!在那個動盪年代,亂世中求得浮生,為形勢所迫,不得不調整甚至改變自己生活的方式和方法,以求自保。

      至於影片中多次出現的帽子,甚至出現在Tommy的夢魘中,又像徵了什麼呢?身份?地位?尊嚴?自由?權利?也許就是Tommy的一個夢吧,一個想逃避的噩夢,或者一個渴望實現的美夢。到底是什麼呢?但那真正只存在Tommy的心中,說出來反倒無趣了。就像影片結尾,Leo對Tommy說:「這個計策從頭到尾都高明極了。我猜你跟我打那一架,就是為了要能夠接近凱斯帕吧?」Tommy說道:「我也不知道,難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道理,都知道那是為什麼嗎?」最後Leo非常希望Tommy能夠再跟著他,可是也許深諳了「伴君如伴虎」滋味的Tommy,特別是在已經厭倦了這一切之後,他平靜地說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話:「Goodbye,Leo!」

      電影最後一個畫面停留在樹林中Tommy的身上,他目送老友的離去,依然是那憂鬱的眼神,卻安然戴好了自己的帽子,將帽沿拉下,擺下最後一個Pose,這是我永遠難忘的一個電影畫面。在我眼裡,科恩兄弟的電影角色多半無厘頭,相比之下,Tom Reagan卻是奇異的,散發著獨特的光芒,我喜歡這個低調、聰明、憂鬱、忠誠、有原則的傢伙。
  《Miller's Crossing》的電影原聲配樂也是我最喜歡的。影片的音樂是由好萊塢鬼才、科恩兄弟的御用配樂大師Carter Burwell完成的,既有輕音樂,又有氣勢宏大的交響樂,還有小夜曲、歌劇、民謠和爵士樂,非常切題耐聽,音樂給這部電影賦予了大部份的詩意色彩。Carter Burwell曾為《眾神與野獸》、《將軍的女兒》、《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改編劇本》等影片,以及幾乎所有科恩兄弟的作品進行過配樂。

      最後一定要提到,影片主人公Tom Reagan的扮演者,加布里埃爾拜恩Gabriel Byrne。如同這部電影一樣,這也是一個被忽視的演員。這個在好萊塢只能屬於二線明星,很少作為主角,也少有運氣遇到好電影的演員,在這部電影中卻用他獨特的氣質塑造了一個另類英雄。他沒有高大威猛的身材,沒有英俊的外表,但在我看來他卻有非凡的個人魅力。那個瘦弱、低調,卻忠誠、恪守原則,似乎永遠憂鬱的Tommy已經深深留在了我心裡。

      前兩天,看05年翻拍的《血濺13號警署》,又看到了Gabriel Byrne,但遺憾的是他演一個大反派,而且明顯地蒼老了許多,臉上居然多了不少皺紋。《Miller's Crossing》是1990年的作品,15年過去了,時光真的飛逝地如此劇烈嗎?也許現實中的Gabriel Byrne就像電影中的Tommy一樣,只不過是一個在亂世浮生的小角色。無論如何,都希望他們戴好自己的帽子,好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