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崎路父子情--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

崎路父子情/永失慈父/你上次见你父亲是在什么时候?

6.8 / 4,517人    92分鐘

導演: 安南塔克
編劇: Blake Morrison 大衛尼克斯
演員: 吉姆布洛班特 柯林佛斯 茱麗葉史蒂芬森 吉娜麥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苗兒

2008-04-14 11:16:39

父子,男人,責任,背叛及其他


電影拍得好極了。節奏很慢,步調很緩,非常英國。
也許你覺得這是又一個父子關係的故事。Well, it is and it isn't.
它其實包含了太多內容,父親,男人,責任和背叛,都是本片的主題。
本片所表現的那種感情呵...幾分隱忍,十分沉重,極其複雜。
我第一次看完的時候眼睛哭腫了。然而按說這片子男性看應該會更有感觸。

"During the wake someone came up to him and said, when did you last see your father? and he just went to pieces".


根據Blake Morrison的同名作品改編的電影。首先這就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的故事,真實故事。

Blake Morrison的父母都是醫生,然而成年的他成為了詩人/作家。伴隨著他的成長過程,如同所有的男孩子一樣,他對於父親的感情從最兒時的崇拜,到青少年時代的厭惡和憎恨,到成年時某種程度的理解。這實在是非常真實的。不知你是否有過類似的感覺,父親的形像是高大的,然而有時候又會成為你厭惡的,伴隨著人的成熟,你看到了父親的種種弱點,男人的弱點,你會憎惡他,鄙視他,你唾棄他所代表的一切,然而你還是愛他的,非常複雜非常矛盾。這真的是很奇怪的。Colin Firth在採訪中說,有人會說,啊我和我的父親關係非常好非常融洽。而我從來不相信這樣的話。父子關係永遠不會那麼簡單。

的確如此,很多時候,你說不清楚對於父親,你是百分之百的愛他?恨他?不在乎?事情從來沒有那麼簡單。


色彩和攝影用的極好。導演Anand Tucker也不是無名之輩。1998年的Hilary and Jackie(譯作 狂戀大提琴)是他導演的,2003年的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他是製片(呃,這豈不是說明這是他第二次和Colin Firth合作了...)。

導演喜歡慢慢的推鏡頭,或者距離遠一點的鏡頭,讓觀眾在場景里體會到一種壓抑的緊張感。比如結尾Blake向Aunt Beaty逼供的情節,慢慢的一點一點一點的推進,直到近的不能再近了,你甚至可以感到兩個人的呼吸,那種緊張的空間感,很到位。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鏡頭是在父親去世之後,拍攝的場景卻是回憶的片段:年輕的Blake要離開家了,在庭院裡和父親相擁的時刻。鏡頭圍著相擁的父子倆轉啊轉啊,你知道他們在互道再見,父親哭著和將要遠行的兒子說再見,然而鏡頭360旋轉回來,變成了中年的Blake和去世的父親道再見。這個鏡頭賺去了我的眼淚。

父親的形象非常有感染力。幽默,粗魯,狡黠,充滿吸引力,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你也會知道父親的這個外表下掩藏的秘密,也許有掙扎,痛苦和背叛。

年輕的Blake處在父親的陰影下,在一個海邊的Golf Course上,Blake看到的年輕女孩Rachel,他為她所吸引,然而女孩甚至顯得更加喜歡他父親的陪伴。還有父親和Aunt Beaty的外遇...其實我們並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外遇到了什麼程度。那不過是些片段的回憶。年輕的Blake的爆發,他在洗手間的鏡子裡撞頭,那種抽搐的發洩:I hate hate hate him, fucking hate him...

順便講,Matthew Beard這個男孩演得相當不錯。大眼睛濃眉毛,皮膚幾乎透明的擠得出水來,瘦瘦的像麻稈一樣敏感思慮文學青少年,期待看到這孩子的其他作品。Jim Broadbent是靈魂人物。父親的角色是極其複雜的,演得真好。有些英國演員就是這樣,一輩子半紅不紅的,然而說到演技,還是相當紮實。至於Colin Firth麼......差強人意吧。比起Jim Broadbent就差了點事。不過也是Blake中年的角色心理太複雜了:他愛他的父親,以一種沉默的方式,他有時憎惡他的父親,他需要他的肯定,然而父親一直嘮嘮叨叨的講如果你要是醫生就好了;他一直都在避免和他的父親交流,他心裡一直放不下父親年輕時和Aunt Beaty是否有外遇的猜測,他對此簡直像著魔了一般。他很矛盾,他的父親就要死了,他想和父親好好的談一次,告訴他他是愛他的,但是他沒有機會,他住在父母家裡,每晚給妻子打電話,然而他背叛了她,去找了他的初戀Sandra(那時候他們家的女僕)。Colin Firth演得還行,但是沒有大放光彩。

現實和回憶的反覆交疊是個特點。現實裡的色調很暗,回憶裡的色調很鮮艷。回憶裡有70年代的搖滾樂,情竇初開的Blake在Sandra和他擦身而過的時候輕輕的笑,美麗的英國鄉村(啊啊啊啊!!)回憶裡有抒情的慢鏡頭,那色彩那音樂那陽光落下的影子,絕對的英國!!神來之筆是沙灘上父親教他學開車的情節,簡直驚艷!黃色的沙灘,大海,盤旋的海鷗,父子老爺車。音樂是華麗的歌劇詠嘆調。

有人一定想問導演用那麼多鏡子的含義。不同的場景里鏡子的運用有具體的作用,在這裡總括起來說,隔著鏡子拍人物的意圖應該是 - 隱喻人物/情感的複雜性/兩面性。比如Blake去找Sandra的那一場戲,即,在他的父親去世的第二日,他去找初戀的情人,甚至不惜背叛他的妻子。這場戲幾乎完全是在鏡子裡拍的,導演的意思是:Blake其實成了他的父親!這是有幾分諷刺的,冷靜地似乎殘酷的筆觸,然而你不得不承認:這和真正的生活有很大程度的相像。男人呵。人生是如此複雜的,孩童的Blake可以懷著憎恨和批判的態度看父親和Aunt Beaty的affair,然而成年的Blake呢,不也是一樣的...

Blake去找Sandra是因為他想和她have sex(父親快去世之前Blake在浴缸里masturbate是出於同樣的需求)。和死亡相對的是生存,而生存的符號之一是性。in other word, sex makes him feel alive.
雖然這看上去怪怪的:父親死了,兒子卻跑去找初戀女友,想佔她便宜,同時也背叛了家裡的妻子。但這裡傳達的資訊是:Blake成了他的父親。讓人感到的是生命的輪迴,和人生的複雜性。

順便講,導演Anand Tucker說了,他在此片中對於鏡子的運用要得益於王家衛(他說,Wang Kai Wai)的啟迪。笑。之前我還在imdb上看見一個傢伙在罵,說鏡子用的又多又濫,顯得過於做作且不知所云。

回到題目。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結尾的獨白是這樣的:

Those weeks we tried to say goodbye were like a series of depletions. Each day i thought he can't get less like himself and less, and each day he did. So i've been trying to recall, the last imes i actually saw him, the last time he was unmistakably, there, in the fullness of being, him.

電影的最後一個場景便是Blake最後一次看到他父親的時候,兩人在客廳裡裝吊燈,話語磕磕絆絆,一如所有的父子場景。如此平淡。平淡的不值一提。然而我落淚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