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8-04-22 05:11:05

捂著棉被納涼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27屆香港金像獎,斯琴高娃憑藉《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葉如棠這一角色,20年後再獲影后殊榮。重溫此片,仍不免為那個吝嗇、有點虛榮,卻又不乏善良的姨媽所感動,尤其是她捂著棉被納涼的一幕,可謂生動而又形象的反映了其在保守中努力掙扎的尷尬一生。
    影片首先是借外甥寬寬的眼睛給我們展示這個姨媽的,那個在公共場合車站大喊大叫的庸俗女人,那個會嫉妒有錢鄰居的小心眼兒女人,那個為了省電不用自己家的冰箱而把買的西瓜放在樓下小賣鋪的吝嗇女人。斯琴高娃以白描而略帶誇張的表演把這樣一個退休的中老年婦女形象鮮活的展現在觀眾面前,帶著些喜劇色彩,但也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葉如棠的普通首先從她的生活環境就可以看出來。影片開始不久,導演就以一個俯拍的大全景展示了葉如棠拉著寬寬去應聘家教時穿行於街道中的情景,那是一排排普通甚至有些破舊的居民樓房,與人們印象中高樓鱗次櫛比的繁華都市大上海截然不同。而人們爛熟於胸的上海小資情調與我們的姨媽更是毫不相干。她在應聘家教時把有些殘疾的寬寬頻上,只是因為「如果我看不上他們,就以照顧你的名義推了。」隨隨便便的一句台詞就反映了上海人特有的精明和虛榮。
    葉如棠當然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平面符號,她是有血有肉、鮮活的、立體的,所以這個人物形象才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同。在姨媽葉如棠身上,與其虛榮相對應的便是清高。「你姨媽不外露,一生清高。」物質上不算富裕的她,有著知識分子特有的清高,她看不起別的人,認為這幢樓上上下下都是癟三,像自己這樣堂堂正正的人沒有幾個了。正如「你姨媽過去年年是先進工作者」所言,葉如棠的清高源於她過去努力積攢下的資本,可是她沒想到的是,她的清高也只能相應的成為過去了。不是我不明白,是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在這個年頭,這個社會,姨媽的清高顯得如此的不合時宜。「文言文好,可是現在有幾個人呢?」現在人們都爭著去美國留學了,所以她被人辭退的理由荒謬的就可以是英語說的太標準,太古典,太有品味。她和她的能力逐漸變的落伍,一起被社會淘汰了。正如通過和水太太的炫耀形成對比葉如棠物質方面的落伍得到了清晰的表現,她在精神和心理上的落伍則是貫穿於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她懲罰街上亂扔垃圾的魚販子的措施,竟然是讓對方寫檢討貼在大門上,彷彿老師教訓小學生一般,令人啞然失笑。唉,我那被時代拋棄了,卻仍沒弄明白自身處境的姨媽啊!
    善良當然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葉如棠身上深深具備這種品質。當寬寬和飛飛玩綁票事發之後,是她在警察面前替兩個孩子承擔過錯;當農民工金永花被欺負走投無路時,是她給對方提供了棲身之所。只是她的善良在這個世界上的力量實在是太微弱了。或者說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人拋棄了這種美德。那些拖欠金永花工資的人自然缺乏,甚至受害人金永花自己為生活所迫也不得不把其置之一旁鋌而走險去挑戰法律的底線——靠碰瓷敲詐錢給女兒治病。許多事情沒有親身經歷是很難感同身受的,正是因為善良使然,葉如棠感覺金永花的錯誤行為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道德底線,於是毫不猶豫的趕走了她,進一步把她逼近了犯罪的深淵。
    正如劍有兩刃,在特定的條件下,葉如棠的善良不僅沒有給她帶來心靈的安寧,反而會成為其性格的一大弱點。在影片中,這個特定的條件就是潘知常。影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個性都是非常鮮明的,唯獨這個潘知常,是唯一一個模稜兩可的人,他的來歷,背景,生活環境,幾乎就是一個空白。影片所能提供給我們的就是他很善談,從屈原到李白,從詩詞到繪畫,從天文到地理,他幾乎無所不知。就是這麼一個在相遇的第一天就騙走她300塊錢然後不知所蹤的男人,讓葉如棠淪陷了。她以為自己很幸運,老了老了還找到一個真心的知己,她以為盼到了期待已久的愛情。的確,一個人會不會說是一種能力,而一個人會不會聽則更是一種藝術。很不幸,姨媽她有自己的軟肋——姨媽老了,她一個人生活,她很孤獨;姨媽骨子裡還有一種清高,自視甚高的人往往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而潘知常則正好投其所好,他「平生只有兩行淚,半為浮生半美人。」
    從葉如棠和潘知常的感情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姨媽內心深處的矛盾衝突。毫無疑問,姨媽是渴望這段愛情的,可是她害怕「人多嘴雜」,她的清高、她的年齡、她的經歷、她的知識構成都不允許她「輕易毀掉清白」。於是兩人本來光明正大的交往在葉如棠的眼睛裡竟然變得鬼鬼祟祟,電梯不敢坐,見了鄰居也要找個表弟的藉口來自欺欺人。兩個人的交往中,姨媽有過幸福的日子,那就是兩個人穿著戲服的那場戲,那一刻,他是霸王,她是虞姬,英雄恰配美人。但是這所謂的幸福只是轉眼的一瞬就消失了。葉如棠內心的的矛盾在她游泳這一情節中也形象的體現了出來,下水時,她穿的竟然是一件自己織的厚厚的毛衣!游泳池一場戲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鏡頭,就是當葉如棠在水中遇到危險時,潘知常不僅沒有救她,反而轉身想離開,這這就為兩人最終的分道揚鑣作了很好的鋪墊。
    後來潘知常慫恿姨媽投資墓地,使她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然後像個拆白黨一樣席捲而空。「我要是十七八歲,你騙騙我,我還能掙回來,我這麼大年紀,你在絕我的路啊。」姨媽由於傷心絕望變的蒼白憔悴,幾乎是一夜之間白了頭。夜晚,在她一個人偷偷埋掉貓的屍體時,火光紛飛中,她落淚了,不僅僅是因為間接害死水太太的愧疚,更是因為她清楚的知道這埋掉的不僅僅是一隻貓,是水太太,還有自己生活的希望。多重打擊之下,她已經精神恍惚,終於從天橋滾落下來住進了醫院。
    縱觀整部影片,最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這麼一個場景。夜晚,在葉如棠的病房窗外出現了一輪碩大的充滿詩意的月亮,姨媽默默的看著,眼睛裡充滿了淚水,她想去接近,去觸摸,可是中間的阻礙實在是太多太多,窗子的隔攔,身上的繃帶,自己的殘疾,精神的束縛等等都她對之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放棄,只能沉沉然閉上雙眼,儘管不甘,卻是無奈。很明顯,月亮在這裡的出現具有象徵的意義,代表的是理想,是美好的生活。葉如棠曾經奮不顧身的去追求過,當年有回到上海的機會時,她曾毅然決然的離開了丈夫和女兒,跟相親一樣的沒有回頭。可是上海並沒有給她想像中的生活,直到最後姨媽離開上海時,影片中才第一次出現了那個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繁華上海,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燈火輝煌,但是那樣的日子從來都與姨媽無關,她的生活中不曾出現過,現在距離更是越來越遙遠了。
    一個人沒有了夢想,那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呢。所以說姨媽她不是一個人,甚至不是一代人。她代表著所有所有不甘於現狀,渴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在影片中沿著姨媽的路在走的還有她的女兒劉大凡,她原本一直不理解也不肯原諒姨媽當年的的離開,可現在她對自己的現狀也是極其的不滿,她正經烹飪學校畢業的高才生,她不想一輩子就只是當個廚子,在她與安於現狀的男友爭吵之時,姨媽給女兒倒了一杯水,這是在鞍山家中母女兩個人唯一的一次交流,也代表了彼此的最終認同。
    在影片的結尾,那輪詩意的月亮又出現在姨媽家的窗外,可是她已經看不到了,她已經老了,接受了命運的安排,變的麻木,在東北乾冷的空氣凜冽的風中吃著鹹菜,啃著饅頭,風中有那似真似幻的戲詞隱約傳來,彷彿是那些在上海的日子,已經恍如雲煙,一去不復返了。而女兒和寬寬則看到了,他(她)們還有機會有能力走出門外去追,這個世界是姨媽的,也是她們的,但畢竟還是他們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