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在波蘭戰火時--Katyn

卡廷惨案/爱在波兰战火时(台)/卡廷森林大屠杀

7 / 17,529人    122分鐘 | Germany:118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Argentina:118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

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
編劇: Andrzej Mularczyk Przemyslaw Nowakowski
演員: Artur Zmijewski 瑪雅奧斯塔夏絲嘉 安德烈切拉 妲努塔史丹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ulien

2008-04-24 06:10:32

上帝要毀滅誰,必先讓其瘋狂


首先願大屠殺中的罹難者安息。在卡廷森林,超過1萬名波蘭軍官被蘇聯人一個接一個屠殺。相比較德軍的毒氣室,蘇聯人則是使用手槍從背後射擊早已失去抵抗能力的波蘭軍官的後腦。而然這只是波蘭這個民族一連串災難中的一個,或者說是更大的災難中的前奏。二戰中波蘭死亡人數超過600萬,幾乎是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這樣的比例甚至可以讓同樣付出沉重代價的我們感到乍舌。作為歐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反反覆覆的被瓜分和無數人民的死亡,幾乎伴隨著他的整個近代史。
=======================V============================
波蘭的國家格言是:「Bóg, Honor, Ojczyzna",意思是「上帝,尊嚴,祖國」。然而在我看來,這些恰恰是波蘭民族悲劇的來源。
聯想到波蘭總理圖斯克近日宣佈將不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而代之會見DL,(據鳳凰衛視報導,波蘭總統為我國西藏問題第一個表態要抵制北京奧運會並且對自己是第一個表態表示自豪)。不得不說波蘭人一貫「被愚蠢的幻想所蒙蔽,被致命的弱點所驅使。有些歷史學家已經在這個勇敢的幹勁十足的人民的民族性格中看到了這些。就是這些幻想和弱點促使他們自我毀滅,使他們成為自己最壞的敵人。」「把背叛和破壞當作光榮,把骯髒和羞恥當作勝利」,邱吉爾就曾經這樣評價過波蘭人。他的前輩勞合·喬治也說過「給予波蘭獨立無異於給猴子一塊高級懷錶。」從波蘭人的歷史紀錄來看,他們一貫好高騖遠兼志大才疏,胡作非為卻自以為得計,受自身利益和狹隘眼光的束縛,掉進了自己挖掘的深淵而不自知。
 波蘭民族定居和立國的東歐大平原的西部地帶,在歷史上是斯拉夫人與德意志人長期種族鬥爭的中心,也是東正教和天主教反覆爭奪的地帶。波蘭人是西斯拉夫人的一支,卻皈依了天主教而非東正教,使用拉丁字母而非斯拉夫(西里爾)字母,在政治文花上深受法國的影響。這樣的雙重屬性,最適宜充當兩大文明宗教集團的橋樑和緩衝國,而最不宜幻想在兩大集團之間獨樹一幟,左右開弓,與其他勢力勾勾搭搭。在這種地緣政治環境和歷史文化傳統的制約下,波蘭最為明智的選擇就是立足中立,面向全歐。至於歐洲以外的國際事務,不是波蘭這樣的歐洲三流國家可以插手的,它沒有這樣的歷史經驗,更沒有這樣的國家能力。
波蘭王國曾經是東歐大國,在東北歐地區與瑞典和俄國長期爭霸。波蘭王室與法國的波旁王室有著親密的聯繫,波蘭王國長期以來一直是法國波旁王室東北歐政策的戰略支柱,作為阻擋野蠻帝國俄國向西擴張的防疫線(這個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如法炮製,波蘭與其他東歐新興民主國家一道被法國當作防止布爾什維克瘟疫的防疫線)。普魯士、奧地利與俄羅斯三大帝國三次瓜分波蘭的時候,就選擇了法國在「七年戰爭」中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失敗後無力干預東歐局勢的關鍵時刻。但是流亡在法國的波蘭革命者和生活在法國的波蘭人後裔卻時刻在策劃復興波蘭,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和拿破崙戰爭在全歐的展開使波蘭民族獲得了迅速復國的天賜良機。
當年拿破崙希望恢復波蘭來對俄國進行強有力的打擊與遏制,但是波蘭人尤其是當時的波蘭貴族並不願意全力配合。大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波蘭人只希望等到拿破崙大獲全勝,徹底打垮沙皇俄國以後再大聲疾呼波蘭民族的權利。其實最為深層的原因就是波蘭貴族對拿破崙在波蘭推行包括解放猶太人、扶植城市資產階級以及在農村中推行土地革命等的一系列進步政策損害他們的既得利益而深為不滿,以致於寧願在沙皇俄國舊制度的庇護下苟延殘喘。拿破崙大帝不愧是雄才大略,一貫堅持按勞付酬的先進原則。既然波蘭貴族不肯服從法國的外交戰略和全盤接受法國的新制度,不肯盡全力反對沙皇俄國以減輕法國所受的戰略壓力,那麼拿破崙就僅僅在普占波蘭的基礎上建立了華沙大公國,而且還是由極度忠實於拿破崙的薩克森國王兼任大公。當拿破崙帝國徹底覆亡後,象徵著波蘭民族最低限度獨立的華沙大公國也被沙皇俄國一口吞掉了。
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復國是在法國的大力援助下進行的。紅軍兵臨華沙的時候,剛剛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差一點就覆滅了,法國將軍魏剛率領法國軍事援助團緊急援助波蘭,組織防禦體系將紅軍擊退。在凡爾賽會議上,波蘭代表在和會上要求將西部的波茲南、上西里西亞、東波莫瑞、瓦爾米亞和馬祖爾地區歸還波蘭(大致相當於波蘭在二戰後得到的西部邊界地區)。這個提議雖然得到了法國的支持,卻遭到了英美的反對。因為兩國極力主張維護歐洲的勢力均衡,為了制約法國的歐洲大陸霸權,以及保留德國反對蘇聯,反對過份削弱德國。這實質上就是以德國來制約法國以及將波蘭當作德國向東擴張的犧牲品,波蘭被德蘇兩國瓜分的命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由美英兩國共同決定了。可是波蘭人把波蘭裔美國人所擁有的大量選票在美國總統選舉和美國外交決策過程中的影響力當作王牌,竟然還幻想美國可以成為波蘭最大的靠山!
人們都譴責法國在面對希特勒德國擴張主義的軟弱,卻忘記了法國的歐洲安全體系是如何被美英兩國以各種手段暗中破壞的。至於波蘭則是公開背叛,波蘭一貫無視它的保護者法國的東歐戰略的完整有效,與希特勒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以抵消履行法波軍事同盟條約的義務。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國策劃的遏制德國的東南歐三國小協約的支柱,而波蘭卻對捷克斯洛伐克無限鄙視,公開告訴法國政府波蘭絕不會在法國為保衛捷克斯洛伐克這樣的三流國家而與德國發生戰爭的時候參與對德作戰。不僅如此,波蘭政府還在德國入侵捷克的時候,為虎作倀,趁火打劫,對捷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割讓藏煤豐富的特申地區。波蘭人與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同屬於西斯拉夫民族,都皈依了天主教,使用拉丁字母,在政治文花上深受法國的影響,並且當時都是法國的盟國。既屬於同一種族,又有相同的地緣政治處境和外交利害關係,波蘭對捷克斯洛伐克相煎何太急?
波蘭在一戰後復國的時候,趁蘇維埃俄國國勢虛弱侵佔了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大片領土,因此為防止蘇聯收復失地,始終將蘇聯當做主要敵人,自不量力地試圖聯合芬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組織反蘇同盟。同時波蘭獲得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也損害德國的疆土完整,在地緣政治上極大地威脅了德國。波蘭同為德蘇兩國不共戴天的敵人,卻不願意尊重自己實質上最大的保護人法國的意見和利益(法國當年希望與蘇聯合作抗衡希特勒德國),反而試圖以共同反蘇反共來靠攏德國。全然不顧在希特勒眼中,波蘭人作為斯拉夫民族與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樣,都是劣等民族,只配給德意志民族來當奴隸。在被希特勒德國徹底打敗後,波蘭參加了對蘇聯的戰爭,但是這絲毫無助於挽救波蘭的命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後,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又狂妄地認為由於德國被打敗,蘇聯被削弱,波蘭有可能成為中東歐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完全無視蘇聯紅軍已經佔領了波蘭全境以及德國東部的客觀現實。最終戰後波蘭的版圖與社會制度全部都是由蘇聯安排的,波蘭人完全沒有挑選和反抗的餘地。這樣的結局完全驗證了均勢外交創始人,法國紅衣主教黎塞留的那句名言——「有權力者方有權利,弱者只能勉力順應強者之見。」
======================================================
在美英兩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前之後,波蘭毫不在乎法、德、俄三個歐洲大陸大國反對這場戰爭的態度,緊緊跟隨美英兩國的節拍在全球外交舞台上大出風頭。一時間,波蘭似乎成為美國全力扶植的對象,作為「新歐洲」的代表用以取代以法德兩國為首的「老歐洲」。對美國的刻意栽培,波蘭也知恩圖報,在伊拉克戰爭結束後,最先派遣維和部隊跟隨美英聯軍進入伊拉克。對於波蘭的兩肋插刀,美國也投桃報李。不僅將戰後的伊拉克劃出四分之一讓波蘭來管理,而且美國總統小布希在參加八國峰會之前,先到波蘭進行訪問以示謝意。
======================================================
波蘭不滿歐盟新選舉制度 怒翻德國納粹舊帳  
「我們只要求一個,那就是取得我們應該得到的。如果波蘭沒有經歷過1939年到1945年那段苦痛的歲月,波蘭現在的人口總數應該為六千六百萬!」卡欽斯基說。在二戰期間,大約有六百五十萬波蘭人死亡,這一數目接近當時波蘭人口的四分之一。
卡欽斯基的話讓其它歐盟領導人目瞪口呆,紛紛譴責波蘭「不識大體」。歐盟議會議長珀特林表示,波蘭的言論「非常傷人」。他說:「自1989年以來,德國對歐洲表示出了極大的善意,尤其是波蘭。因此,今天聽到這番話,作為歐盟的一員,德國感到十分傷心。」在首次歐盟擴張中,德國是最支持波蘭成為歐盟成員國的國家。
德國總理默克爾試圖說服卡欽斯基放棄否決歐盟憲法的想法。
======================================================
波蘭總理卡欽斯基8日表示,波蘭政府將堅持拆除波蘭各地的前蘇軍紀念碑,更改街道和廣場名稱,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波蘭如何為其街道命名,或者在其城市中建造何種紀念碑。他批評俄羅斯外交部試圖干涉內政。
波蘭政府5月7日表示,正在考慮通過一項法案,授權地方政府拆除前蘇聯時代的紀念碑。這一法案是由波蘭文化部長烏亞茲多夫斯基起草的,已經醞釀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烏亞茲多夫斯基強調法案並非針對俄羅斯,呼籲俄羅斯不要「感情用事」。
烏亞茲多夫斯基表示,批評者的擔憂毫無根據,「我呼籲我的俄羅斯同行們承認這個事實:波蘭是一個主權國家」。他同時強調,二戰期間戰死在波蘭境內的前蘇聯紅軍士兵的烈士陵園和墓地不會被拆除。二戰期間,總共大約有60萬前蘇聯士兵戰死在波蘭境內。
波蘭執政黨也在醞釀一項內容相似的法案。有報導說,這兩項法案經過修改後可以合二為一,在5月底提交議會表決。
據估計,波蘭境內的前蘇聯時代的紀念碑大概有2000多個,面臨拆除威脅的蘇軍紀念碑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華沙市中心的蘇聯-波蘭戰鬥兄弟友誼紀念碑、沙莫圖拉市蘇軍烈士紀念雕像、棟布羅瓦-古爾尼恰市兩處蘇軍烈士紀念碑。
=====================================================
綜觀整部影片,從人性的角度剖析了大屠殺的經過。而然當電影結束之後,我們所謂的反思,是不是更要現實些?

  

部份節選自
  性格即是命運 地理決定外交
  ——評波蘭的外交戰略大轉型
  李寒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