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氣球[2007]--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红气球之旅/红气球的旅行/FlightoftheRedBalloon

6.7 / 3,605人    115分鐘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侯孝賢 Francois Margolin
演員: 茱麗葉畢諾許 Simon Iteanu 宋方 西波里特吉拉多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格格巫種棉花

2008-05-02 11:24:18

Chin Chin, 被遺忘的紅汽球


2008年4月23日。在芝加哥Downtown北邊的Lakewood Music Box看了侯孝賢的新片《le Ballon Rouge》(紅汽球2006),朱麗葉比諾什演的出神入化。紅汽球飄起、落下,在枝頭、在窗外,在火車的月台,在碧藍的天空,在一對法國母子和一個中國保姆的生活里探頭探腦,若隱若現。綠色的、灰色的、棕色的、白色的巴黎,頭頂高處,蘋果一樣通紅的汽球,提點生命的亮色。那抹亮色,是對藝術的追尋,對內心召喚的追尋,對青春的追尋,是沒有丈夫、沒有情人、沒有眼淚的女人,走在自己實現自己的路上。

北京女孩宋芳來巴黎學電影,為了掙錢幫助木偶劇團的藝術家Suzzane帶小孩兒,simon,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兒,父母離異,跟母親住在巴黎,乖巧、可愛,懂得照顧自己。對於從未出現的simon的父親和遠在布魯塞爾的姐姐,宋芳沒有多問,不過她聽說suzzane年輕的時候也去英國給人當過保姆——這是歐洲年輕女孩中流行的一種「旅遊」方式吧,現在換作中國女孩在巴黎……

侯孝賢的巴黎沒有現代都市的氣息,只有並不乾淨也不秩序井然的街道,隨意的露天咖啡館,鬧哄哄的學校大門口,上了年紀的火車月台,雜亂的房間,簡陋的閣樓,高低錯落的老房子,遠方的艾菲爾鐵塔,山丘上的城堡。我喜歡比諾什在火車上,掏出來一張明信片,對一個年紀一大把的中國木偶藝術家說:我要把張明信片送給你,雖然只是一張明信片,但是它伴隨了我整個青春期,是我年輕時候在英國做保姆的時候,在大英博物館買來的。它上面的內容,讓我體會到中國是多麼地深刻……所以我要把它送給你,雖然不值錢,但是有我的歲月……

想起來昨天課上講齊美爾的《貨幣哲學》,任何可以用錢來衡量的東西,就已經被客體化了。而人的價值和情感,是不可以被客體化的,也因此無法用金錢丈量。沒有人在約會的第二天給情人寫一張 200塊錢的支票,男人送女人花,因為鮮花至少有一部份價值,是無法度量的。我終於明白了這麼多年來,為什麼我送給最喜歡的人的禮物,都是親手製作的—— 因為我希望讓他/她明白,我給的是真情,真情無價。

原來一直以來,我都把人,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我是一個人本主義者呢。

看完電影,A問我喜不喜歡這電影,為什麼。我說喜歡,"coz' there are lot of metaphorical meanings, and it also could be seen as a feminist film in many ways, and it really made me love Paris, and also reminded of me another Italian film..'the best of our'...

"the best of our youth", A和我異口同聲。

「那麼,你都看到什麼metaphor了?」

「汽球其實就是觀眾,就是我們所有人,在某些瞬間,像個調皮的孩子,窺探到他人生活的一部份。氣球是命運,是夢想,它似有似無,若即若離,漂浮無定,卻也難以消散;汽球也是心中的召噢,生命再艱難嘈雜,它都在那裡,在你一抬頭就看見的地方。」

「嗯,汽球在我看來就是我們做的一個個白日夢,是一個孩子無法集中精神在日常事務的時候,有所逃遁的場所。」

其實,這是一個充滿無奈的故事,可是侯孝賢選擇用另一種方式講述。片子的末尾,響起來法國女聲,旋律,卻是蔡琴《被遺忘的時光》。我很喜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