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網交陷阱--Hard Candy

水果硬糖/网交陷阱(台)/捍妹单挑

7 / 168,310人    104分鐘

導演: 大衛史萊德
編劇: Brian Nelson
演員: 派屈克威爾森 艾倫佩姬 吳珊卓 Odessa Rae G.J.艾希頓坎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劉一涵

2008-05-07 02:56:22

談談電影中的三個人物


看這部影片實屬偶然,也是必然。電影海報和片名一樣乾淨,色調明快,本以為是關於小孩子的喜劇,想這樣的片子在假期里看也是輕鬆合適的。後來看到故事梗概是寫一個未成年少女和中年男子網戀的故事,因為自己有過類似的網戀,所以便看了這部「奇怪」的電影。

海莉——被果農早早催生的番茄

看完電影后,我覺得真的超出了我的接受範圍。一個14歲的少女,在影片剛開始時還是一個嘴唇上沾著巧克力的可愛小女孩,突然電影峰迴路轉,把「居心叵測」、「處心積慮」、「復仇」等等字眼和這個14歲的孩子聯繫了起來,顛覆了我對小孩子的過往印象。在我的記憶里,14歲,上初中的年紀。在大人眼裡它還是很小的,可對於他們自己來說,卻覺得自己跟成年人一樣了。開始抽菸,談戀愛,接吻,打架,跟老師家長對著幹,這是我記憶里那時候初中生的樣子,而現在的初中生的樣子我不甚了解,只知道現在的小學生就跟我們那時候的初中生一樣。說實話,我對現在的孩子印象不太好。昨天看一個紀錄片,關於小學三年級一個班競選班長的事,叫《請為我投票》。小孩子的世故成熟超出我的想像,真是一個「美國競選」的中國翻版,有評論人還在《南方週末》為此撰文一篇《民主只需要8歲的智商》,當把攻擊、花招、計謀、「奧步」等行為和8歲的孩子一起「秀」的時候,總覺得此時的「民主」有點不是滋味。
片子的14歲少女名叫「海莉」,很多人覺得她很「酷」,可是我仍然覺得她心理變態,甚至醜陋。戀童癖固然可恨,可是難道解決的途徑就只能讓14歲的孩子去殺人嗎?一個正常的孩子遭遇性侵犯,我想最多的情況還是告訴家長,通過家長訴諸法律。而不是像海莉一樣,把自己當作誘餌去設計圈套謀害人命。或許現在的孩子真的很獨立成熟吧,未婚先育的「朱諾」,中國現在也有不少,未滿18歲的少女一年墮胎好幾次。我常常聽讀初中的堂妹嘴上掛著的是「愛」、「鬱悶」。。。。。聽她用「成熟」的語氣安慰我「不要想太多,要幸福」。。。。我怎麼聽怎麼都覺得奇怪,有時候我會莫名的甩給她一句話——「一個年齡段就該做一個年齡段的事」。或許我思想還是過於傳統,我還是喜歡把「朝陽」、「花骨朵」這樣老掉牙的詞語和孩子聯繫在一起。
花果蔬菜都有屬於自己的時令,而「朱諾」、「海莉」就像水果攤上被果農早早催熟的番茄,雖然外表光鮮,可內裡依然生澀。

JEFF——優質中年男子亦或雅皮男子

穿著乾淨的白襯衫,沒有凌亂鬍子乾淨的臉頰,帥氣成熟的表情,優雅的風度,得體的舉止,幽默風趣的語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較高的社會地位。。。。。這是安妮寶貝筆下的優質中年男子,也是很多有「戀父」情結的女孩鍾情的對象。JEFF無疑是這樣的一個優質中年男人,可惜卻有洛麗塔情結,是個戀童癖,喜歡「老牛吃嫩草」。
我對「戀童癖」沒有過研究,不過我主觀的想,也許這類人對性有潔癖,想追求純粹的乾淨在性生活中,也許我這樣說是抬舉了這類人。不過拋開「戀童癖」,還有很多中年男人喜歡上比自己年輕很多的女人,我想他們中很多都是想從她們的青春里找回自己的青春,即使他只能看到青春的影子。塞繆爾.厄爾曼(Samuel Ullman)曾經寫過一篇《青春》,他說,青春不是生命中的一段時光,而是一種精神狀態。不在於玫瑰紅的面頰、紅潤的嘴唇和柔軟的腰身,而是一種意志之所在,想像之品質和情感之活性。和菜頭說「但是把青春歸於精神和意志,不過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想法。老天真和樂觀到死是一種不錯的人生態度,但是它們不是青春。如果青春可以和成熟、智性這些特性搭配在一起,也就沒有任何味道了。」我是同意和菜頭的,尤其是最後一句話,這也是我不喜歡海莉的原因,當青春無敵的年齡遭遇自以為是的成熟,孕育出來的只會是畸形。
那些試圖在純情少女身上尋找青春的中年男子,他們中有的人愛的也許只是她們的年齡,也許也有動真情的人,也許是因為我自己那段網戀中的男主角,我對JEFF沒有太厭惡。我的那段往事沒有給我太多的傷害,雖然心理也留有陰影,不過終歸已經過去,並且知道永遠有一個人在遠方關注自己,這也是另外一種美好。人都是有很多面的,也許每一面都是不同的自己,我想這滿足了我追求浪漫的一面吧。人生中往往得不到的才是永恆的。
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地位差異達到一定程度,那麼就不能再用「友誼」這個詞了。愛情也是廣義上友誼中的一種感情,所謂地位差異,年齡也是一太重要組成部份吧,所以生活中沒有那麼多穿越年齡浪漫。我只想告訴那些優質中年男子和有「戀父」情結的年輕女子,生活需要適可而止,所以請學會止步。

吉奈兒——男人的紅玫瑰或白玫瑰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吉奈兒,JEFF的吉奈兒是她的初戀,是他一直愛著的,心裡。想到張愛玲的《紅玫瑰和白玫瑰》——「振保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他說一個是他的白玫瑰,一個是他的紅玫瑰。一個是聖潔的 妻,一個是熱烈的情婦——普通人向來是這樣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的。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 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 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這個精靈,如此洞悉男人心理。
男人藏在心裡的根本不是那個女人,而是過去的自己。他真的愛吉奈兒嗎?被男人藏在心裡的「床前明月光」和「硃砂痣」真的是愛情嗎?還是那句話,得不到的更容易成為永恆。龍應台說過「 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塊──它還是冰塊嗎?」很多人都會為這個問題困惑,如果你腦海中的愛情只停留在少男少女的怦然心跳,只記得花前月下,只有海枯石爛,那化入水中的冰塊必然不是冰塊,也必然不是愛情。如果你認同愛情會隨時間和柴米油鹽以及我們漸老的容顏和身體而成熟,那我想那冰塊還是冰塊,愛情也還是愛情,只是形式不同,可內裡是沒變的。愛情也是有生命的,或者說有靈性的,它也會成長,所以青年和中年、老年時代的愛是不同的。你不要指望讓你70歲的老伴還像20歲的小伙子在你家的樓下大喊你的名字說愛你。同樣,你也別指望你20歲的女朋友會天天待在家裡給你煮飯燒菜。
     我們要做的僅僅是尊重時間,一個時間段有一個時間段愛情表達的形式,並不是70歲的「與子偕老」就不如20歲的「執子之手」。所以,男人心裡的吉奈兒是愛,那男人身邊的「黃臉婆」也同樣是愛,只是人為的給她們分別貼上了「聖潔」和「平凡」的標籤。

PS:hard candy 在俚語裡是網路上的未成年少女的意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