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星球大战第三集:西斯的复仇/星球大战前传III:黑帝君临(港)

7.6 / 844,744人    140分鐘

導演: 喬治盧卡斯
編劇: 喬治盧卡斯
演員: 伊旺麥奎格 海登克里斯坦森 娜塔莉波曼 伊恩麥卡達米 山繆傑克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人造天堂

2008-05-07 05:58:26

傑迪的管理失敗


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220.html

說實話,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所以影評沒什麼好寫地,倒不妨綜合運用商業和娛樂思維分析一下傑迪組織的失敗。

傑迪(Jedi)武士,亦譯為絕地,一個神秘而光榮的團體,是銀河共和國的守護者。其成員經過刻苦的修煉,能夠駕馭強大的原力,有如武俠的真氣。前傳3即記錄了由於阿納金的背叛,導致傑迪與共和的滅亡。

其實在前傳1就已經打下伏筆,和現實商業的招聘面對相似的問題,如何權衡組織的人力資源需求、新員工的價值和風險。年僅十歲的阿納金天賦過人,傑迪大師魁剛金認為他就是預言中為原力帶來平衡的「選中者」。但感覺到阿納金的黑暗面,尤達和溫度大師認為他不適合接受訓練,前傳3果然驗證了他們的判斷。

這個天才兒童當時已在賽車中贏得自由,本可以憑著嫻熟的機械技能和母親一起在那個小星球上過幸福生活,銀河也能永保太平,但魁剛金的死使同僚們接受了他的遺願,這就混淆了公私的界限,開啟了災難之門。

其實之後傑迪還有補救的機會。阿納金逐步走向黑暗的歷程中有兩個關鍵人物,阿米達拉女王和帕爾帕丁議長,前者是他的至愛,後者是潛伏的西斯首領。如果傑迪足夠teamwork,不給阿納金這麼大自由行動的空間,也許就不會和二人如此深入地接觸。

也許對前者這麼說太過份,傑迪武士也有七情六慾,當然更不用說普通的員工。但也正因為如此,不干涉私生活的同時,組織應該重視成員的實際需要。本片中,阿納金的沉淪,正是直接起因於他的噩夢,夢見愛人慘死,所以想獲得能起死回生的黑暗力量。

但可惜他的師長們沒有對這個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在有限的幾次溝通中,不但不嘗試了解和幫助阿納金,反而訓斥他、還扯淡傑迪準則的大道理。當這個潛力巨大的年輕人六神無主,心如亂麻,唯獨像慈父般對他講起一個悲傷動人故事的,竟然是西斯首領。

最具悲劇色彩地,正是阿納金的這些努力一手造成了阿米達拉之死。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正如彼得•聖吉(Peter Senge)在中寫道,在錯綜複雜的管理實踐中,使問題更加嚴重的往往正是解決方案本身,反而使管理者認為有必要加強愚蠢的行動。

但如果沒有西斯首領的精心佈局,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傑迪號稱共和國的守護者,居然讓這麼危險的人物混入國家中樞,甚至竊據議長的要職,可謂失敗到家。而且坐視敵人處心積慮獲得獨裁權力,控制大批議員,說明傑迪在政治上多麼地弱智,也缺乏姑且稱之為客戶關係管理的意識。

也許傑迪本身的形態就違背了共和精神。這是一個典型的菁英團體,只有天才兒童才能入選,而且明文規定一個師傅只能帶一個徒弟,而決策權又集中於傑迪議會的十二名大師之手。這就集中了菁英政治的優點和劣勢。

所以儘管傑迪能打,但人員稀少,全盛時也不過一萬人。共和國那麼多星球,在戰爭中只能依靠無主見的複製軍團。所以說菁英政治的另一面就是愚民政治。也就可以理解中國的「企業家」們自己精心鑽研歷代帝王將相,卻讓員工學習這樣的偽書。

但傑迪又不是MBA或海歸經理人,甚至連工頭都不是,只是勞模,並沒有實質上掌握複製軍團。西斯武士的人數要遠少於傑迪,但他們控制了CEO、董事會和大部份員工,而不像傑迪那樣迷戀於封閉小圈子的經營,結果英勇的傑迪武士們身先士卒,卻被背後的冷槍打翻在地。他們以「原力與你同在」著稱,非但不是「萬人斬」,連幾個複製士兵的偷襲都招架不住。菁英政治的腐化是一定地。

而大權在握的長老們精力時間有限,專注於戰爭,就忽視了心腹大患。當得知議長真面目時,卻沒有全面動員,只派一位大師帶了幾個小角色拿人,更沒有對阿納金採取任何預防措施,危機管理如此之差,傑迪不亡豈有此理。不論要指責阿納金無知還是西斯首領邪惡,前提都是傑迪組織乃至共和國本身有可趁之機。

值得注意的還有傑迪無庸置疑的道德優越感,但這並不能掩飾其管理的失敗。雖然整個星戰系列包涵原力平衡的理念,即光明和黑暗相互依存,但更多時候還是呈現出「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戲劇場面。現實不可能是這樣黑白分明。

星戰1誕生於1977年,正值冷戰高潮,不可避免也帶有意識形態的痕跡。雷根上台後立場強硬,其中通過空間競賽拖跨蘇聯經濟的計劃就以星戰命名。1991年,似乎正義的傑迪武士打敗了邪惡的西斯帝國,但正如星戰中反覆表現地,不管是誰,武藝不精就得完蛋,蘇聯的解體直接歸因於一種沒有效率的經濟體制。

回到前面招聘人才的話題。中國的「企業家」們喜歡講用德不用才,實際上大部份的員工都能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所謂「德」往往只限於「忠」,但可惜並不存在這樣一支複製軍團,指哪打哪。而情商卻是遠要比德更大的範疇。阿納金能夠面對強敵無所畏懼,卻對愛人關心則亂,就是一個高智商低情商的案例。

不知電影和生活誰模仿誰,國內輿論不時發起關於企業家道德的大批判,和各種「黑暗力量」勢不兩立。一書更將所有失敗都歸結於此。傑迪雖然以光明白居,然而還是要從小苦練,中國的批評家們卻幻想只要修心養性就能掌握某種「原力」,也無視體制和環境的缺陷。

星戰系列無疑可以名列偉大的品牌。被這部電影改變了童年的人大多已經成家生子,依然狂熱。但中國觀眾沒有這樣刻骨銘心的記憶,星戰3對他們而言只是無數大片中不太起眼的一個。一同觀影的姐妹簡單地說:「挺熱鬧地」。

28年前,星戰對觀眾體驗和電影產業都富有革命性,盧卡斯(George Lucas)對大製片廠保持獨立性、將特效提升為主角。更重要地是,激勵了無數有志青年。23歲的卡車司機詹姆斯•卡梅隆(詹姆士 Cameron)辭去工作,7年後拍了。的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傑克森)回憶:「看星戰改變了我的一生。」

但28年後,也許盧卡斯與時俱進的只有技術而無思想。要知道昔日的美國憤青早已是特效界的一哥,工業光魔公司的大老闆。據說傑迪早已在英國註冊為一種正式的宗教,不過在另一些觀眾看來,這些「日光燈管男」在今天顯得好傻。只有傑迪武士的世界雖然正義,但也不無乏味。

前傳3雖然自稱黑色,但和、等黑色經典相比,卻像天線寶寶一樣純真無邪。同屬於科幻體裁,前傳3里歐比旺騎龍和機器人將軍駕獨輪車打仗還有好多花絮都非常好玩,但全片的「氣質」卻沒有的童趣和憂傷,系列和的宏大和悠遠。藝術青年們顯然更推崇和,而普通大眾已經進入Matrix的新紀元。

在星戰誕生22年後,首映。該片不僅僅是酷,雖然也是一個關於the one成長的故事,但Neo始終充滿困惑,既有一己之愛,也為蒼生救贖。觀眾看不到死星爆炸和黑武士改悔這樣光明的結局。最終Neo和史密斯同歸於盡,像耶穌一樣犧牲,換來矩陣與錫安城和解,人們有權選擇長夢不醒或者慘澹的現實生活。這更能打動當下意義消解的商業社會中無所適從的人們。

2005.6.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