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hris Tang

2008-05-08 05:56:38

Tim Burton:一個人的陰鬱童話


《大魚》是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所以我把寫他的文放在這裡。



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上,49歲的蒂姆•波頓依舊頂著他那久違了的「雞窩頭」,像剪刀手愛德華一樣神情淡定地捧走了「終身成就獎」的小金獅,為他頒獎的則是摯友強尼•德普(Johnny Depp)。
他成為了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導演中最年輕的一個。
他還是一個美國人——顯然這並不是金獅對好萊塢的又一次刻意示好。

一個王國的誕生

不幸的是,蒂姆•波頓長著一張很難被人記住的臉。除卻睿智而溫和的眼神、永遠亂糟糟的頭髮,他與行走在好萊塢的路人們並沒有什麼不同——也許還要更寒磣一點。
但這並不能妨礙蒂姆•波頓這個名字所散發出來的巨大熱力。事實上,當我們提到這四個字時,腦海中總會憶起那些佈滿陰霾的尖頂城堡、鑲有玻璃眼珠的巫婆、戲謔味十足的華麗交響樂。當然,還有偶爾也會燦爛得驚魂動魄的花朵和樹木。
他的經典作品包括《蝙蝠俠》前兩集(他離開劇組後由喬爾•舒馬赫導演的後兩部《蝙蝠俠》遭到了空前惡評)、《剪刀手愛德華》(正是這部影片捧紅了獨一無二的強尼•德普)、《決戰猩球》和《大魚》等等。他正在進行中的作品是《理髮師陶德》,講述的是一個真正的殺人狂的故事。
他仍然與那兩張著名的神經質臉孔糾纏不清。
一個是現任妻子海倫娜•伯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她是他的繆斯女神。我們不知道:「臉色慘白」這一點是否已經上升為蒂姆•波頓的擇偶標準,然而無論如何,海倫娜都絕不會落在下風。這位英國著名的怪異女星在戲裡戲外永遠都是一幅蒼白的面孔示人,伴隨著她與生俱來的抑鬱頹廢氣息,像想像中的殭屍新娘那樣在一瞬間擊中了波頓的神經中樞。那是在2001年的《決戰猩球》片場,此後這個塗著黑眼圈穿著黑裙子並且同樣在髮型上「鶴立雞群」的女人理所當然地充斥了他此後的每一部影片。
另外一個是他的同道中人強尼•德普(甭管他在《加勒比海盜》里是多麼古銅性感了),他們是好萊塢最著名的完美組合之一。從《剪刀手愛德華》中不諳世事的機器人,到《巧克力工廠》里腦筋短路的威利•旺卡,德普把自己最怪異最慘白同時也最純粹的角色都獻給了這位平生難得的知己。
蒂姆•波頓的黑暗童話王國就此建立。

無數個童年份身

特呂弗認為,每個導演一生都只能拍出一部電影。那部電影其實是自己的隱喻。
而喜歡蒂姆•波頓電影的,通常是一群孤獨的人。
因為波頓自己就是個孤獨的人。故事裡總是帶有童年成長陰影的主人公就是他本人的真實寫照。
他小時候時常被父母反鎖在家中,其後又與祖父同住。年邁的老人自然不是叛逆少年的對手,於是蒂姆•波頓的童年時光幾乎全都泡在了小人書和恐怖電影之中。幼時經歷中美妙與恐懼並存的巨大落差使他一出手就讓迪斯尼的高層大感惱火——當他從加利福尼亞洲藝術學院畢業以後,拍攝的第一部短片竟然是向同名恐怖片演員致敬的黏土動畫《文森特》。這部實驗性質的作品已經開始帶有天馬行空怪誕鬼馬的氣質,表現出他獨特的審美趣味和對陰暗事物的喜好。
蒂姆•波頓深信與壞人相比,好人更難為社會接納,他故事裡的角色都不屬於現實世界。無論是《剪刀手愛德華》裡外表醜陋的半成品機器人、《大魚》里全世界冒險的父親,抑或《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里舉止怪異的旺卡先生,或多或少都帶上了導演本人的影子。他們始終孤獨迷惘,從異世界來,最終又回歸到異世界。
這種風格後來延續成為了蒂姆•波頓電影的血脈。即使他影片中的景緻依舊絢爛得猶如七月流火。

文藝與商業的交匯

如果和發行爛片無數的呂克•貝松相比,蒂姆•波頓顯然不是一個高產的導演。
可他總是躋身於好萊塢權勢榜的金字塔頂。
尤其是在2001年《決戰猩球》導演的角逐中,蒂姆•波頓戰勝了奧利弗•斯通和詹姆斯•卡梅隆,重新被媒體推到了電影產業的風口浪尖。
他的第一部里程碑似的作品《陰間大法師》已經成為公認的Cult經典,被世界範圍內的青年人大肆追捧。
他個人最滿意的作品是1990年的《剪刀手愛德華》,這部非傳統意義的商業片不僅口碑極好,更橫掃了當年的全球票房。
功成名就的他在2005年拍攝了風格及其怪異的《殭屍新娘》,用以宣揚他內心的戀屍癖。
再早一點,就算是在商業大片《蝙蝠俠》里,蒂姆•波頓仍然用「企鵝先生」、「出迷者」等被社會排斥而最終走上迷途的另類反派打上了自己的獨特印記。
很難判斷他拍的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他總在兩者之間不斷游移。
正是這骨子裡的深刻讓他看上去更像是個飽受困擾的小義大利人,他於是不負眾望地迅速贏得了水城的垂青。
成為了極少數被歐洲人所認可的美國人。
誰規定只有燦爛得一塌糊塗的故事才能被稱作童話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