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聽見天堂--Red Like the Sky

听见天堂/红色天空/RedLiketheSky

7.7 / 1,979人    96分鐘

導演: 克里斯提諾波頓
編劇: 克里斯提諾波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顏良辰

2008-05-09 06:36:15


剛剛看完一部義大利的電影,《Red Like The Sky》(聽見天堂)。這是一個多麼美的故事。十分奇怪的是,每當我看到很好看的書或者是電影,還有音樂的時候,我都不會想去特別地描繪它們,我僅僅只會說,多麼美。
有時候會覺得,那些美好的事物,通過我們擁有的視、聽、味、嗅,觸五感去讓它們變得真實,而文字在強大無比的美好的面前,卻是有點遜色。我們要如何去描繪那些令人一看到就流淚,一聽到就動容,一嘗到就沉浸,一聞到就迷失,一摸到就顫動的感動?
而當我們看不見的時候,那麼世界還在嗎?
我記得看過一段描述盲人的話,「如果不是先天就盲的話,那麼是最痛苦,因為他們已經看見過這個世界如何美好,知道那些用其他四感無法具象出來的斑斕的色彩,那麼在日後無邊的黑暗中,他們往往會變得更加抑鬱和憤怒。」
儘管這個世界感動我們的點很多,可是那些溫暖又美好,對人生充滿憧憬的殘疾人們的故事,總是能夠一下子把那些溫柔包覆我們與生俱來的勇敢和尖銳,把那些像吸水棉絮般的難過和悲傷堵在胸口,讓人無法呼吸。那些正常人無法體會的艱辛和困頓,在具象之後,如同滔天的洪水,氾濫過堤壩,牴觸淚腺,最後漫出來。
「你看見世界,而他卻聽見世界上所有的美。」海報上面的文案如是說。的確,在米可失去了視覺世界的時候,一切都像幪上一層透明卻模糊的膜的時候,他卻把自己的聽覺無限放大,讓那些聲音變成實實在在的美。
微風輕輕撫過每一片舒展的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雨水墜落到地面,一滴兩滴,最後變成滂沱大雨,發出嘩嘩的聲音;陽光下面小鳥嘰嘰喳喳的歡唱,鬧市,人潮,煉鋼廠的轟鳴,電影裡面念的對白聲,收音機,花開,眼淚落到面龐,悲傷的呼吸聲……整個世界如同一個巨大的不斷製造喧囂的機器,我們耳朵接收到的也許只是那些低頻率的聲波,可是它們在米可敏感的內心裏面全部都是美好得讓人窒息的事物。
這個世界一直都在,宇宙也是,它們都是值得的。
「藍色就像騎著自行車,風拂到面龐上面的感覺,也像大海,滿滿的都是溫柔。」
「棕色就像是這棵樹的樹皮,粗糙的。」
「紅色,紅色就像是火,太陽落山時候天空的色彩。」
那些言語和文字都無法描摹出來的美好,在年少的盲人米可和菲力契的內心,在我們閉上眼睛後的內心,全部都化成無法切實抓住的聲音。那些聲音波折反覆,上升下沉,無窮重復交融後,在大氣電波和世界中充裕,隨後嵌入心裡某個空白的罅隙。
最深最深的地方,所有回憶被抹成空白的地方。當外在的一切依然並行不悖,生活繼續以幸福而平行的姿態繼續時,依然存在的無限寂靜的地方。像停留在整個宇宙邊緣盡頭,時光和記憶交融凝固在一起,依然能夠聽到最完整最溫暖的聲音。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