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羅丹與卡密--Camille Claudel

罗丹的情人/卡蜜儿·克劳岱尔/罗丹与卡蜜儿

7.3 / 7,405人    France:175分鐘 | USA:158分鐘 (cut version)

導演: 布魯諾紐伊頓
原著: Reine-Marie Paris
編劇: 布魯諾紐伊頓 Marilyn Goldin
演員: 伊莎貝艾珍妮 傑哈德巴狄厄 Madeleine Robin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在在

2008-05-10 00:03:38

有感於丹尼爾·戴-劉易斯的獲獎感言


轉自http://blog.163.com/jessica_2046/blog/static/5048247320081268562500/


    08年2月24日 丹尼爾·戴-劉易斯憑影片《血色黑金》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在獲獎感言中說道:

  「我真的希望我的兒子和我的合夥人狄龍-弗里塞爾(Dillon Freasier)此時與我在一起,

     有這麼多人要感謝,其中有坐在台下的普萊恩維(Plainview)太太,

     還有樂觀開朗,思想開明而且美麗動人的麗貝卡-米勒(Rebecca Miller)。」

 

接著他妻子麗貝卡-米勒晃動著晚裝上那兩個鮮紅的蝴蝶結就出現在螢幕上,看著他們如此恩愛,

我卻偏偏想起了另外一個人——伊莎貝拉·阿佳妮。

  

Daniel Day-Lewis & Rebecca Miller& Isabelle Adjani

我把青春給了我自己,卻把自己給了你!
 

丹尼爾·戴-劉易斯是英國人 , 伊莎貝拉·阿佳妮是法國人 , 瑞貝卡·米勒是美國人。王方

丹尼爾·戴-劉易斯跟伊莎貝拉·阿佳妮熱戀數年,正當人人都艷羨這對金童玉女,正當伊莎貝拉·阿佳妮懷上了丹尼爾的孩子,滿心都是幸福難耐的感覺時,丹尼爾·戴-劉易斯離開了她,去了美國。在美國,他特地去找了自己崇拜已久的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同時,他碰巧在阿瑟·米勒的家裡見到了自己將來的妻子,阿瑟·米勒的女兒瑞貝卡·米勒。這段故事有點像當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一個英國人拋下了沾親帶故的法國人,遠赴大洋對岸,去跟一個美國人聯姻。



丹尼爾·戴-劉易斯和伊莎貝拉·阿佳妮都是演技超乎常理的演員;而瑞貝卡·米勒,在她嫁給丹尼爾·戴-劉易斯之前,她是著名的阿瑟·米勒的女兒,之後,她除了是著名的阿瑟·米勒的女兒,又成了著名的丹尼爾·戴-劉易斯的妻子。但這個晚熟的女子,一直到為丹尼爾生下第一個孩子後,才漸漸變成美國獨立電影界的一個新人。

 

兩個戲痴:演戲演掉了大半生
 
丹尼爾·戴-劉易斯1957年生於英國倫敦,父親賽瑟爾·戴-劉易斯(Cecil day-lewis)是英國桂冠詩人。外祖父麥可·貝肯爵士(Sir Michael Bacon)是英國電影業的泰鬥。丹尼爾因為一半愛爾蘭血統、一半猶太血統,從小在學校受到排擠,同學們都不找他玩、也不喜歡跟他做朋友,這讓他不得不將所有的熱情都積存於心、只等某日找到正確的噴發口,而且這些外表孤獨、內心激越的早期經驗,也幫助他在日後的演戲時能夠自如地進出各類角色,將自己認同為要扮演的「那個人」。當然,從另一面來說,丹尼爾的性格中從此具有了一定的分裂性。而其實,每個好演員的性格都或多或少具備分裂特徵。



另一個分裂性格不比丹尼爾差的,就是法國女演員伊莎貝拉·阿佳妮。對於這兩個男女演員中的最優秀者,下面這個主要作品年表可以說明,表演已是他們確信自己存在的依據和逃離現實生活的一個有效方法:



從這個比較年表可以看出,1985年當丹尼爾·戴-劉易斯因《我美麗的洗衣店》而剛剛開始起跑時,憂鬱、神秘的阿佳妮早已拿到過兩次凱撒獎了。雖然阿佳妮只比丹尼爾大兩歲,但在演藝功績上輩分要大得多。

1988年,拍了《羅丹的情人》的阿佳妮喜憂參半。喜的一半是,她獲得了第三個凱撒獎,而同時她還是這部《羅丹的情人》的製片。憂的一半是,與相戀多年的布魯諾·努伊頓(Bruno Nuytten)正式分手。

 

布魯諾·努伊頓(Bruno Nuytten)

這位拍攝過三十多部電影的法國最優秀的攝影師,愛上了他鏡頭中的那個女人。

1977年「羅丹的情人」中,世人見證了他眼中的阿佳妮,和他一起愛上了這個女人。




努伊頓是《羅丹的情人》的導演,兩人早在1976年就合作過影片《巴洛克》(Barocco)。之後兩人就一直以伴侶的關係生活在一起。1979年,阿佳妮生下了努伊頓的、也是阿佳妮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巴那貝·努伊頓(Barnabé Nuytten)。可遺憾的是,她真的就成了遭到遺棄的卡蜜爾·克勞黛爾,當他們跟孩子共同生活了近十年之後,布魯諾·努伊頓離開了阿佳妮,他還沒做好給阿佳妮一個家庭的準備,雖然43歲的他比阿佳妮要年長十歲。
寂寥的阿佳妮獨自帶著孩子,她謝絕了一切片約,痛心地在家裡做著一名標準的、負責的、盡心盡力的單身媽媽。而在1989年後半年,儘管她的孩子的父親走了,另一個更倜儻的人走來了,他就是丹尼爾·戴-劉易斯。這兩個早已知道對方、並互相仰慕著演技的人從沒想過會第一眼就心生好感。




三人行:受寵愛的和受侮辱的
 
巴黎·街頭咖啡館·露天座。阿佳妮帶著孩子準備離開,彎腰拎起地上的一大堆購物袋。終於確信這肯定就是阿佳妮的丹尼爾起身去打招呼,這種行為對率性的丹尼爾來說習以為常。他想不到螢幕上神秘而高貴的阿佳妮在日常中還會一手摟著兒子、一手拎著包袱;相互問好之後,丹尼爾主動接過購物袋,一路替阿佳妮拎回了家。對阿佳妮而言,起初還以為這是一個普通巴黎影迷,可他的笑容和口音讓她在一閃神之間意識到,面前的這個人就是螢幕上的那個人。他們就像一家三口似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這兩個比星星還耀眼的明星,開始了比平常人還要平常的戀愛生活。
接著,神秘的阿佳妮在忍受布魯諾的無情出走而告別影壇一年之後,繼續失蹤。因為她除了仍要陪伴兒子外,還要奮力享受跟丹尼爾一起的美麗人生,與此同時,丹尼爾·戴-劉易斯也暫停了一切片約,專心地待在巴黎,開心地度過每一天。那幾年,他們彷彿在預支生命似的,徹底放下了各自奔騰直上的演員事業,只為了在一起的時間可以更好些、更長些。阿佳妮拒絕了來自美國的兩部大片《本能》(Basic Instinct)和《不道德的交易》(The Proposal)的邀請,而那兩部影片的女主角都分別因此而變得大紅大紫,一個是莎朗·斯通(Sharon Stone),另一個是戴米·摩爾(Demi Moore)。就算這樣,阿佳妮從不認為有什麼可惜。

 

1992年,丹尼爾·戴-劉易斯首先開拔,去美國拍了《最後的莫西干人》;1993年又應斯科西斯之邀,主演了《純真年代》。豈料入戲太深的丹尼爾與女演員薇諾娜·瑞德(Winona Ryder)擦出強烈的男女火花;緋聞傳到了法國,傷心傷神的阿佳妮便也決定復出了。復出後演的第二部電影《瑪戈王后》就讓她再度名聲大噪,並第四次獲得凱撒獎。而身在美國的丹尼爾熱情過後,又回到了有氣質的阿佳妮所在的有氣質的法國。
然而,隨著1995年的來臨,他們先前預支的生命似乎到了期限了。首先,阿佳妮又懷孕了,已經40歲的她明顯渴望著一種安定的家庭生活,但是「只要她想成家,男友一定會逃走」,這幾乎已成了一種詛咒。

 

是的,丹尼爾·戴-劉易斯逃去了美國,去見了他一直崇拜的作家阿瑟·米勒。那是1995年的一天。瑞貝卡在父親的書房裡第一次見到丹尼爾·戴-劉易斯。那時父親和他正在商討劇本《激情年代》。陷在劇情中的丹尼爾用其著名的憂鬱卻明亮的眼神望了一眼瑞貝卡,他看到的是一個作家王國裡的公主——清麗而100%脫俗;瑞貝卡看到的是一個帶著某種光環的男人——這種光芒有點像自己父親身上發出的那種,但更年輕、更有力。他們互相閃爍其詞地看了幾眼,卻奠定了終身。此後,丹尼爾便沒有離開過阿瑟·米勒的四週,並很快在1996年做了他的女婿。很多人都說這樁婚姻純粹是出於丹尼爾對阿瑟·米勒的崇拜,但實際情況是,自小受著名人父親及其名人朋友呵護的、未受世俗污染的瑞貝卡,像一朵開在理想國的蓮花一樣,令有著貴族血統的丹尼爾有了夢寐難求的心情。

 


為了追回那個一閃即逝的身影,伊莎貝拉·阿佳妮接受了好萊塢的邀約,跟莎朗·斯通一起主演了《魔鬼雙姝》。雖然票房尚可,但為了找回愛人而去美國的她,真的失望了。這種失望簡直到了嫌惡美國女人的程度,第一個令她嫌惡的美國女人是霸道的莎朗·斯通;第二個更讓她揪心的就是搶走了她的丹尼爾的美國女人瑞貝卡·米勒。
她獨自回到法國,獨自生下了跟丹尼爾的孩子加布里埃爾-卡納。於是,1995年黯然地過去了。

 


為了養育第二個孩子,阿佳妮又像上回被布魯諾拋棄之後那樣,謝絕了所有片約,在家裡陪伴著加布里埃爾-卡納的長大,從喝奶一直到學走路,從吮著大拇指發獃一直到背著書包上學。2002年,阿佳妮才復出,主演了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悔過的女人》。


後來,她有過一個與其訂婚的男友、電子音樂大師人讓-米歇爾·雅爾(Jean-Michel Jarre),他曾為《九週半》(Nine 1/2 Weeks)和《野東西》(Something Wild)等譜過曲。兩人的關係從2002年維持到2004年結束,結束的原因仍是阿佳妮被花心的男友背叛。人美命苦的阿佳妮清醒地摸熟了自己的感情線後,她帶著兩個孩子離開了到處都是傷感記憶的巴黎,把家安到了清新的瑞士。年屆五十的阿佳妮,選擇了最後的神秘,她不要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樣子,她要活在虛的螢幕上。

而丹尼爾跟瑞貝卡成婚後,兩人共同失蹤了五年。這五年,他們去了義大利,跟佛羅倫斯的一名技藝高超的皮鞋匠學手藝,並自己在那裡開了一家鞋鋪。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他們去了義大利,身心疲憊的丹尼爾在那裡休養生息,讓自己不再受到各種病痛的困擾。這期間,瑞貝卡在1998年4月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羅南·卡爾,她還在懷孕時寫下了小說《個人速度》(Personal Velocity: Three Portraits),主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速度,你的生命或許會突然加速,也可能會嘎然而止。

 


2002年,丹尼爾受到馬丁·斯克西斯的遊說,回到美國參演了《紐約黑幫》。因為他是丹尼爾·戴-劉易斯,因為這是他蟄伏五年後的第一部電影,《紐約黑幫》讓人嚮往的程度遠遠超過了斯科西斯的預想。丹尼爾又拿出了一慣的敬業作風,悉心研究紐約的十九世紀歷史,為了拒絕一件不符合當時紡織技術的保暖外套,他寧願穿著那件我們在後來電影裡看得到的襤褸衣衫,雖然一切都完美如當初的十九世紀了,但他卻受寒得了重感冒,被迫服用了大量抗生素才痊癒。

2002年5月,他們的第二個兒子愷謝爾·布雷克·戴-劉易斯降生。
2002年,瑞貝卡·米勒把自己的小說《個人速度》改編成電影,並自己首次當了電影導演,這對一個從前只演過一些次要角色的演員來說,難度太大了。但瑞貝卡不僅僅是一個小演員,她還帶著阿瑟·米勒的血統,所以可以用那樣的格式寫出《個人速度》。

 

並且她的母親是奧地利一名極其著名的攝影師,也是第一個獲得奧地利政府攝影獎的女性。母親的敬業被很多人稱道:她在要生瑞貝卡·米勒的一個小時前,還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海軍碼頭的一家吊車上拍照。也就是說,母系的遺傳讓瑞貝卡在視覺表現力和頑強精神上仍有驕人的一面。她自己早在耶魯大學唸書時,就熱衷於繪畫和雕塑,作品還在紐約各家藝術館開過展覽。因此,這個40歲才真正開始自己的電影事業的瑞貝卡,沒有辜負自己之前近二十年的藝術儲備、對自己才能的懷疑、焦慮於事業和前程的未卜、對女性與世界的再三思考、家庭薰陶及各種名堂的得與失,《個人速度》一舉奪得2002年美國聖丹斯電影節(Sundance)的評委會大獎。從瑞貝卡領獎時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得到的寵愛太多了,因為她看起來是那麼幸福無邊。

 

孩子們在飛速長大,而他們的媽媽成長的速度更快。2004年,瑞貝卡的一本塗鴉畫筆記體書籍《什麼樣的女人》正式出版,該書曾因太女權主義、對性的問題過於直接而受到出版商的拒絕,但現在一切都已不是問題了。就像瑞貝卡自己說的那樣:「其實,有一段時間我總感到壓抑、失望和焦慮,因為老覺得自己怎麼依然一事無成。不過,當我心裡總在閃爍著一些靈感,當我慢慢把它們聚集起來的時候,我終於體驗到了豐收的感覺。」這就是瑞貝卡·米勒,一個美麗、受過良好教育、家庭生活充實的女人,仍然對自己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她本可以什麼都不做的,但她卻做了,還做的很好。

 
 
而2005年,丹尼爾·戴-劉易斯同妻子瑞貝卡·米勒合作,主演瑞貝卡執導的電影《玫瑰與蛇》,故事講的是一個父親跟她的16歲的女兒在孤島上的一段生活。種種跡象表明,麗貝卡•米勒的藝術才華獲得人們久違了的首肯。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