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破浪而出--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破浪而出/爱情中不能承受的痛

7.8 / 72,511人    159分鐘 | USA:153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拉斯馮提爾
編劇: 拉斯馮提爾
演員: 尚馬克巴爾 艾蜜莉華森 卡琳卡特莉吉 史戴倫史柯斯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姬易溯

2008-05-11 08:16:31

神的孩子


   我有可怕的天才崇拜症,準確說起來還不是「崇拜」,而是「迷戀」,因為不喜歡被污染太多了的「崇拜」這一說——它已經洗不淨塵世冤孽,迷戀的時候,誰也顧不得那樣多,只好將它撇開。面對現實世界,我盡有千百般的謙遜溫柔體諒虛靜乃至忍氣吞聲,但事關那些天才們的作品、性情、人生,我是一粒沙子都揉不進的苛刻,為他們流淚為他們心跳為他們狂喜為他們愛惜不已。如果有一種病能讓人在霎那間忘記一切,那麼它的名字不是愛情,就是天才迷戀症。不能忘不敢忘的,說到底還不是真的病了。
    Emily Watson,《Jackie and Hilary》中的杜普蕾,《Breaking the waves》中的貝絲,僅憑這兩部就足以說明她和自己所飾演的角色一樣,都是神的孩子。嘗遍極苦依然亮晶晶的眼神,純真到蔑視年齡的表情,徹心徹肺的笑與哭,激烈敏感的舉止,面對信仰毫無保留的姿態,以及無窮無盡愛的能量,無論何時何地,這些總是天才共通的標識。以前寫到鍾無艷的時候說過,容貌是個嚴肅的問題,甚至與靈魂血脈相連,因為容貌的主宰與後盾就是與生俱來無從更改的肉身。肉身從來也沒有什麼「內在」、「外在」的矯情隔閡,它只有一個「同在」,它是它自己,它的存在就是靈魂的唯一證明。在非天才的世界裡,衡量容貌或者說肉身的標準總不外乎細嫩清潔明媚健康這一類,皺紋與贅肉是不被允許的,從「皺」字與「贅」字本身就可以看出人類已從語言角度判定了它的多餘甚至罪孽,衰老與疾病只能意味著失敗與出局。但在天才的世界裡,除了絕對意義上的美,你可以從Emily Watson得出最好的體驗,天才們即使在精神上眾叛親離形骸上肉身毀棄,他們依然還能躺臥在神的懷抱中。儘管偶爾他們自己也會迷失,不知道那護佑他們導引他們的去了何方。聖經里特別富於情味的一段,就是基督在臨終前哀呼:「父,你在哪裡?!」與終於死去的基督一樣,Emily飾演的貝絲活到生命的盡頭,我們也沒有辦法得出一個答案,她究竟是滿懷希望與信任地離開,還是只得了一份萬念俱灰冰涼徹骨的絕望。楊抱著她,讓她最終如小人魚一般「復歸」於大海,那一刻我忽然想起《西洲曲》裡一句毫無關聯的「海水搖空綠」,驚嘆於兩者之間的宿緣:從「海水」到「搖」,再到「空綠」,沒有一個字不契合當時的情境。這樣靈性的詩句竟然也讓人無法解釋這「空綠」之「空」,究竟是《傳道書》裡的那種虛空的背後依然是虛空,幻滅之後依然是幻滅,還是另一種傳統作品裡常常出現的所謂「昇華」?不過,既然是有顏色的「空綠」,說到底就算是煙消雲散的夢,也還是一種「存在」。誰能說佔據了情感時間的「夢」,不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呢?《Breaking the waves》的丹麥籍導演聲稱:若觀者以影片為童話,那麼它就是童話;以影片為真實,那麼它就是真實。要說童話,也太沉重,貝絲身心割裂的苦痛遠甚於安徒生筆下的小人魚,但要說真實,誰又忍心。「犧牲」、「純粹」、「信仰」,是依附於此片的諸多影評中頻頻出現的語詞,但作為天才迷戀症患者,我們只須靜觀默聞就足矣足矣。離佛一字,即為魔障。經書從來也不是「信念」本身,愛的真義也永遠只能到「愛」本身去尋找。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