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生活的甜蜜--The Sweet Life

甜蜜的生活/露滴牡丹开/生活的甜蜜

8 / 78,259人    174分鐘

導演: 費里尼
編劇: 費里尼 艾尼歐佛拉安諾 圖里奥佩尼利 Brunello Rondi 帕索里尼
演員: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讓-克勞德.浮雲

2008-05-17 05:28:21

從馬切羅的人物分析談《甜蜜的生活》


通常我們寫電影評論,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來轉的,而這個中心基本就是一部電影的思路甚至是導演的意圖。
但當我試圖把握《甜蜜生活》的中心,才意外地發現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想要落在一個點上比較困難。
我只能實驗性地把本片的主角馬切羅分析一下來揣測費里尼的確切意圖。

本片的主角馬切羅依舊是一個很複雜的人,但如果把有效的事件聯繫在一起還是不難發現一些可以定義的特徵。

一.他的處境

影片的開始對於他的交代還是比較模糊,從他出現的那些場所,高級餐廳、露天舞場、記者招待會等等,可以推斷出他是一個娛樂記者;但是他的處事方式與那些狗仔隊大不相同,我們從畫面中從來不見他拍照片或者採訪,這與他的身份有著很深的矛盾。在教堂的一幕,通過他和朋友的談話,我們了解到他在寫一些書,而他的朋友斯坦納更像是那種純高雅之人,從這裡我們可以得知他的思想雖然高於那些低級娛樂記者,但仍然算不上出師。關於聖母顯靈的那一場,我們看到他也隨同事到達現場,但他懶洋洋的態度明確的告訴我們他討厭這種生活。
綜上,我大致可以把他總結為:不安現狀。

二.他的人際關係
馬切羅雖然經常出現在人數眾多的場合,但是與他真正算得上是談話的總共就六個人(出場順序):瑪達萊娜、愛瑪、西爾維婭、斯坦納、奧拉、父親。每一個人都有一場與他一對一的談話,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他是極不喜歡人多的。再看這六個人,瑪達萊娜是他的情人,愛瑪是他未婚妻,西爾維婭是他追逐的目標,奧拉是一個餐廳服務員,父親則居住在另一個地方,只有斯坦納勉強算是他的一個朋友。這樣我們又了解到他幾乎沒有朋友。
綜上,我依舊給他總結了四個字:不善交際。

三.他的表現與內心
這一部份會與第二點有重疊,但又更像是它的延展。還是要從上面提到的六個人來說,直接劃分六個小點:

1.西爾維婭
這個女人從一登場就是眾人的焦點,當然也吸引了馬切羅,他對她的行動只有一個字:追,而且是非常盲目的。這個行為可以算作他最外顯的特徵:對於美色的迷戀。西爾維婭太像明星了,以致於她所有的行為都像是事先演練好的戲,比如在舞會的煽動力,又或者對於小貓的憐憫,她是生活的最高享受者,也是最好的「演員」。馬切羅對於這樣的人實施了最大的幹勁去追逐,而且還深情地表白,我們可以把他看作是對於高級物質享受的嚮往。

2.瑪達萊娜
她依舊代表了上流入士的浮華,卻不同於其他人,她有一點與馬切羅達到了共識,那就是空虛。與瑪達萊娜的第一夜可以看作是彼此的慰藉,但是到了城堡那夜,兩個人已經可以算是有真正的愛情了。可惜事情總是發展地不順,這其實也是費里尼一直在阻止的:溝通。不只是與瑪達萊娜一個人,馬切羅同其他的溝通也總是達不到滿意的效果。費里尼一直在避免順利,實際上要展現馬切羅更深的空虛效果。

3.父親
這個角色的出現也是比較關鍵的。父親年輕時是個推銷員四處奔走,這一點與目前的馬切羅離鄉背井在外工作是相同的。但是我們從他對於「出來就是想找點樂子」的坦白聯想到馬切羅,與父親相比,他又是那樣的虛偽。後來在旅館發生的事,又讓我們想到父親是在為自己為老不尊的事而自責,有順理成章的想到馬切羅,他一點反思也沒有,關於生活或者追求。

4.愛瑪
愛瑪其實代表了一個最普通的女性,她對馬切羅的愛遠遠高於他。記得聖母顯聖那場戲嗎,她祈禱著自己的愛人能永不變心。之後人群散去的時候,她還跑到聖母顯聖的那棵樹那裡弄一段樹枝,祈求自己的心願能靈驗。她是本片中最實實在在的一個人。而馬切羅對她,既無法全身心投入又不忍放棄,他們吵架之後過了幾個小時他依然把她接回來。他不能沒有愛瑪,馬切羅只有一個愛瑪,一個死心塌地對她好的人,或者說的更卑劣一些,他只有這麼一個可傾訴的對象。他的生活是多麼的睏乏阿。

5.斯坦納
前面說到他算是一個純高雅的人,從他家的聚會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都在談論著哲學等諸如此類的話題,而斯坦納卻更加關注那些自然的聲音,我們可以把這種行為當作不屑,那些攀談者只是二流的學者而已。馬切羅嚮往著這個朋友的一切,他的學識,他的地位,他的家庭,但是他又怎能真正懂得斯坦納是怎樣做到的呢。馬切羅與他這個朋友間的關係更像是崇拜者與偶像的關係,所以當偵察員問起他的時候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這裡體現了馬切羅唯一一個值得欣慰的特徵:對於精神層面的嚮往。

6.奧拉
雖然馬切羅一直在追求著那些看似浮華的東西,但局外人的我看得更加清楚,奧拉所在的這個小餐廳實際上是最適合馬切羅長居的場所。但是當局者迷,他自己並未意識到。奧拉是個純真的女孩,她像個天使一樣保持著那種超凡脫俗的氣質與作風。影片的結尾處,奧拉對馬切羅揮手,示意要他跟著自己走。這是馬切羅第一次的謝絕,也是最徹底的一次失誤的判斷。他已經完全無法看清自己,看清這個世界,就像最後那隻海怪一樣死氣沉沉,眼睛空洞無神。

費里尼通過這樣一個人物來傳遞訊息,是否只是要批判那種腐化的生活呢?又或者讓我們思考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我真的無法肯定,因為結局是那麼的沒邊際。但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最看重費里尼的就是他作為一個義大利人時刻展現出的熱情,但是馬切羅的身上一點熱情都沒有,這也許就是費里尼最終要傳達的訊息:無論怎樣的生活,也必須充滿熱情。沒有了熱情,怎樣的享受都不叫甜蜜。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