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葉箋言

2008-05-18 10:39:39

you'll see,I'd make you see.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為一個異常遲鈍的人,在汶川地震過去了5天8小時57分的如今,才剛開始感覺到那盛大的悲慟。

作為一個對生命本身沒有濃厚興趣的人,我從來以為它何時消逝並不是很大不了的問題。而在災後人民急需心理建設的當下,這天災卻給了我自身很多救贖,重新審度生命,總會發現那些值得我們全力保衛的力量——活著。

作為一個對觀影這件事極度潔癖的人,總在尋找一個適當時機來看早已看中的電影。在這個傍晚,突然感覺到自己期盼已久的觀看《潛水鐘與蝴蝶》的適當時間來到了。

而導演,剛好如我期盼一樣,沒有解讀,沒有意義附加,平白樸素的帶我們一起從多米尼克的左眼經歷了這個人臨終前最後時光。只此一點,便值得感念。

世界摸糊--模糊又清晰又模糊的醫生--右眼縫合世界由一個瞳孔的面積逐漸縮小直到消失--僅有左眼的幅度。攝影機始終在多米尼克的左眼裡。我們得以同他一起被包裹在潛水鐘里沉入海底或是伴隨他的靈魂如蝶起舞。

如蝶起舞的時刻,也並沒有太多幻想,那裡的世界,仍是食色性,草原、沙漠、海灘。如此,便是你我健康活著的人每天面對的人生,而,通過那見方不夠寬廣的左眼,讓我們看到天堂。

眨動雙眼寫那本書,不再是曾經允諾過出版社的現代《基督山伯爵》之復仇故事,而是生命最後十分的想像與回憶。「除了左眼以外,我還有能動的地方,就是想像與回憶。」那,便是我們值得和應該珍視的。

女友始終沒有踏進醫院半步,孩子們和孩子們的母親(如他所說並不是wife只是他孩子的母親)、陌生的記錄員、語音恢復醫生、心理治療醫生、合作夥伴、被軟禁過的舊友卻陪著他。而當女友打來電話時,他仍然平靜沒有一絲隱瞞的說:每一天,我都會在這裡等你。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從此刻開始,就這樣直率坦白並且更多的擁有愛?!

生命是什麼?為什麼要活著?值得珍惜的是什麼?如果這些問題也曾經或正在困擾著你,希望你已經尋獲最好的答案。因為,得以存活的艱難度要遠遠大過生活的艱苦,我們被選中了活下來,於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積極的活下去。僅僅因為這個盛大的理由:想像與回憶。

電影的拍攝方式是最被人稱道的地方,如本文開頭所提到的,視角是最主要的,感同身受才是最大的力量。就像此次天災,我仍舊不太同意那些從個人主觀出發提出的幫助建議,他們剛剛失去自己的親人,生活的地方上空飄滿屍體的味道,他們每個人都還處在會失去生命的危險中,搜尋失散親人的路幾乎已經沒有任何希望,因此,我們或許應該更理智的以他們的視角看問題而不是從自己的。

導演茱莉亞n Schnabel是長期生活在歐洲的成功地美國畫家,因此對文學作品有著非常人性化的解讀能力,他的片子多源自對文學作品的改編,當然如你所知,《潛》也不例外。這部影片他堅持用法語拍攝、加注畫外音,讓多米尼克一直活生生的呈現,而不是一個皮囊而已。當然在感謝導演的同時,我們也要分外感謝攝影師亞努斯卡明斯基。

個人並不同意這是一部宣揚身殘志堅的勵志電影,我更願意相信導演要帶我們尋找活著的動力。而這也是多米尼克用盡力氣眨眼出的那本書要告訴我們的。

影片結尾處,倒塌的冰山重歸原位,這多少暴露了茱莉亞n Schnabel作為一個美國人天生的樂觀,並且略略沾染了一點好萊塢習氣,但是,既然是關於「生」的影片,此瑕疵大可忽略不計。

而,you'll see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I'd make you see.請,積極,勇敢地活下去。更說給自己。

(在此,為所有災難中沒能生還者默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