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布达佩斯之恋/忧郁的星期天/忧郁星期天

7.9 / 6,529人    112分鐘 | Argentina:113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演員: 艾莉卡瑪洛茲珊 史蒂芬洛迪奧尼斯 Ben Becker 約希姆克羅爾 Andras Balint Geza Boros Rolf Beck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cho·1900

2008-05-29 20:21:47

靈與肉與所謂忠誠的愛情


   「每個人其實都想一箭雙鵰,一是肉體,二是性靈,能填飽肚子和能餓壞肚子的。」拉西樓如是說。
    起初,我十分羨慕伊洛娜,因為平穩地經營著酒吧的拉西樓是那麼完美,溫柔、包容、體貼、穩重、富足。一個女人若是能遇到這麼一個男人,還能再有什麼更多的要求嗎?
    直到安德拉許出現。
    他是個一貧如洗的鋼琴師,除了音符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他第一次出現在伊洛娜面前時,他那雙深邃的雙眸將他那深植靈魂的憂鬱氣質表露無遺,儘管他是個無禮的應聘遲到者,我還是不自禁地在心裡隨著伊洛娜一起懇求拉西樓:「讓他試試吧。」殊不知,隨著琴聲的響起,那份濃烈的愛已經變成了兩份——一份留給避風港般的拉西樓,一份飛向了能洗滌靈魂的鋼琴師。
    如果故事順著一般的邏輯發展——伊洛娜選擇放棄安逸的生活而跟隨了物質貧窮卻精神富足的鋼琴師安德拉許,那麼這份愛情的未來也許並不十分美好,他們會漸漸為柴米油鹽而煩惱,而磨擦。或者如果伊洛娜選擇隱藏對安德拉許的感情,繼續與拉西樓平穩地生活,那麼這份愛情又註定是個遺憾。
    靈與肉,伊洛娜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其實每個女人都會妄想著一箭雙鵰,在現實中,那也只能是妄想罷了。而布達佩斯卻偏偏像個愛情的理想國,這兩個男人偏偏願意將心愛的女人一分為二——半個也比沒有好,這是他們的邏輯,對於女人來說,簡直是烏托邦的邏輯。在那愛情的理想國里,三個人不可思議地維持著曖昧而愉悅的平衡,儘管彼此之間也會有爭執與不甘。
    拉西樓與安德拉許,真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拉西樓滿隱忍而責任滿負,安德拉許執著而絕決。所以當不可一世的納粹軍官逼迫他們各自為自己表演時,拉西樓的抵抗是柔韌的,他既要講含沙射影指責法西斯的故事來維持自己的尊嚴,又不得不放低姿態避免衝突。而安德拉許的抵抗卻激烈而直接——殺死自己,乾脆俐落,走得毫不猶豫,不去想那會給愛他的人帶來多大的痛苦。
    安德拉許之於伊洛娜,除去肉體上的接觸,大概更近似於柏拉圖式的愛情吧……在精神世界中熱戀,來的時候毫無顧忌,走的時候了無牽絆,現實的一切物質環境都不能對這種愛情的本質帶來影響。他不是不明白現實的殘酷,只是不願妥協。所以那首《Gloomy Sunday》才會那麼憂傷卻又飽含倔強,所以當他發現自己想要聽伊洛娜唱歌這個小小的願望,也要通過對現實強權的妥協才能得以實現時,他當然選擇反抗,選擇死。
    拉西樓則更為不幸,他的願望,僅僅是令自己與所愛的人過著平淡富足的生活,他是個非常現實的人,他可以在幫安德拉許實現音樂的夢想時與製作人討價還價,也可以在安德拉許失蹤時仍然想著正運來酒吧的貨物,甚至可以放下尊嚴,與納粹軍官合作進行集中營的買賣。這種圓滑的處世方式若是在如今,平淡而富足則完全不會僅僅是願望,也將是一個女人最理想的保障。可惜,拉西樓生錯了時代,不管他付出多大的努力,猶太人的血統還是將他作為避風港的權力完全剝奪,最終落個連死的方式都無權選擇的下場。
    安德拉許死了,留給伊洛娜一首甜蜜而憂傷的《Gloomy Sunday》伴隨她一生;拉西樓死了,留給伊洛娜衣食無憂的財產與永久的溫存。他們都毫無保留地愛著伊洛娜,而伊洛娜也再沒有多餘的愛情可以分給其他任何男人——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實在不需要更多了。經過漫長歲月的流逝,她終於在那個納粹軍官80歲生日時將他不留痕跡地謀殺。為這段不幸卻又無比幸福的愛情劃上一個句點。
    伊洛娜的戀人們沒能與她白頭偕老,卻被她永遠追憶。而納粹軍官那位陪他走到80歲的髮妻,在丈夫倒下那刻,居然還忙著去撿她散落的珍珠項鍊。也許愛情的忠誠,並不在於這個人是否只盯著你一個,是否陪你白頭到老,而在於在她/他的心裡,你是否無可替代。

http://hi.baidu.com/rei1900/blog/item/f7f59d3951dbd82fb9998f92.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