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再見了,可魯--Quill

导盲犬小Q/再见了!可鲁/Quill

7.1 / 1,772人    100分鐘

導演: 崔洋一
編劇: 中村義洋
演員: 椎名桔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radw

2008-06-02 23:14:58

狗性的扭曲,人與動物的主奴關係


1.主奴關係
    我們評價小Q永遠是站在人的立場上,儘管我們說,小Q如何如何,皆是一種主子對乖奴兒的心情。我們對待動物的感情,無論如何使它人格化,都終於無法逃避的一個現實是,我們像「訓練」工具一樣訓練狗,而且這樣的訓練是如此的具有欺騙性,我們是如此的本質性的奴化狗而作為狗卻順理成章的認為這是必然,就如同奴隸被深度洗腦後,認為為主子服務是必然一樣。雖然我們有些人強調人和動物的平等,但是本質上來說,如小Q一樣的狗,都在本質上作為工具性的使用了。我們稱讚小Q的時候,說,看,它多麼忠誠,忠誠,當然是忠誠與它的主子——人。我們疼愛小狗,就好像攝影師愛護相機,就好像畫家悉心愛護畫筆,小提琴師照料琴一樣。那種父母對子女的愛,那種人類才有的情感,是在人與動物中不會產生的。被作為工具使用的奴隸的評價,就是「忠誠」「好用」。

2.狗性的扭曲
    原來選擇導盲犬是要看狗種的。在這隻狗的一生中,它接觸的就是人人人和同樣作為工具性被使用的狗。小Q的狗性,在人的粗暴干預下,被一步步的扭曲。終於被扭曲成一個人類的忠實的工具了,而且它被扭曲的是如此的徹底,以致於被樹立為其它將要被扭曲,或在被扭曲的過程中還在掙扎的其它狗的楷模。我們人類以我們的價值觀強加在狗的身上,對狗的評價,簡單到「於人是否有利」。其實,這並不重要。而重要的是,我們還要假惺惺的擺出一個面孔,假惺惺的傳教:我們和狗是平等的,我們和動物是平等的。或許以前是。當人類捕獵動物的時候也是,但當人類的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粗暴的改變其餘動物的生存模式的時候,我們作為主人,狗作為奴隸的關係就確定了。當這個關係一旦確定,狗性向「利於人」的方向扭曲的進程就開始了。當然,這個做法,對於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就好像原來奴隸的使用一樣。奴隸的使用在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中,是必要的,無可厚非的。但到了現在,就不對了,這與其說是人類文明的進步,還不如說是科技發展、經濟發展的進步——不必要這麼多奴隸就能完成事情了——有機器了。對於導盲犬,當科技如此發達以致於可以替代導盲犬的時候,對於小Q的嚮導盲犬方向的定向扭曲就會終止了。我們現在認為必然的事情,比如,狗對人類的忠誠,是由於狗是如此懦弱,如此易於被人改造的緣故。沒聽說過有導盲貓的,貓是不易被人類粗暴干預的動物,當然是相對狗而言。
    所以,當我們誇獎狗的時候,實際上,是再說,狗這個東西,竟然如此容易就被人類控制了。

3.人類對動物的期待
    人類對動物「好壞」的評價非常簡單「好」或「不好」。「好」是對人類有利。如 馬 狗 我們小時候都知道的「益蟲」。「不好」的原因就是對人類有害:老鼠、蟑螂,我們小時候就知道要除掉的「害蟲」儘管我們自認為有這樣的觀點「人和動物是平等的」甚至是「不同的動物之間是平等的」但是。我們做不到。我們的評價體系永遠是人。我們對動物的期待,永遠是「利人與否」。有的動物是可以拿來吃的,好。可以拿來看的,好。可以拿來耍的,好。吃勞動人民的稻穀的,打,人人喊打。傳播疾病的,滅掉。

    作為自認為(儘管實際不是)萬物的主導者的人類,儘管在努力宣稱他是多麼的有愛自然,有愛動物,但本質上,這種「有愛」就如同像乞丐施捨一樣,通過這樣的「有愛」的過程,更加體現出了人類作為主宰者的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而《導盲犬小Q》,儘管有人不肯承認,但當你流淚的時候,你是為一個忠實的奴隸在流淚,還是為人類如此的蠻橫主宰而毀掉一個本該(如果人類還沒有進化)擁有的「狗性」的悲哀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