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切再重來

2008-06-06 23:47:08

三年前寫的東西,挺蠢挺天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LES CHORISTES》(《放牛班的春天》)純粹是一個巧合,自認為不是一個好學生,所以很少去上英語的視聽課,不過那次的上課,讓我沒有錯過這部好片子,這部散發著法國人特有的幽默和雅緻的如同鄉村田園詩般的《LES CHORISTES》。
  這部中文譯名為《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證明片名並非是影片內容的概括,全片沒有一頭牛和一個牧童的出現,沒有人們觀念中法國影片的色情,香艷的場面甚至連一個吻都沒有出現,但她的確是一部優秀的具有法國風情的影片。
  片子的主題其實並不是很新穎,或許還略顯老套:一個優秀的老師改變了一群頑劣的學生。但他卻是用音樂感染了學生,或許這就是影片內容和拍攝手法不落俗套的原因所在!
  法國導演Christophe Barratier的處女作並未選用一個如〈GTO〉里高大年輕威猛的小伙子做這位好老師,而是聰明大膽的選用了一個個子不高,相貌平平的老頭做了這位名叫Clement Mathieu的好老師。
  很喜歡Gerard Jugnot演的這個「禿頂天使」的形象:微胖,個矮,略微下掛的小眼睛,傻傻的笑容,我潛意識裡好老師的完美形象,所以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這個老頭。
  很喜歡片子裡那所學校的名稱:「石池」------「石沉池底」,似乎在說這所學校裡的孩子如同石塊般沉入池底不見蹤影,但綜觀全片《其實這淺淺的池底清晰可見的是閃爍著五彩光芒的斑斕寶石。
  很喜歡上個世紀50年代蘸墨水寫字的筆,和片子裡的生活一樣簡單樸實自然。
  很喜歡那個雖然因為學生惡作劇而被打破額頭但深深地愛護著學生暗中對抗暴戾專制的校長的學監,他有著和〈巴黎聖母院〉敲鐘人一樣醜陋的面容和善良的心靈,或許正像很多人說的一樣:上帝是公平的,他讓你在失去一樣東西的時候會讓你得到一樣東西。
  很喜歡那個戴著圓形眼鏡長著一顆媒婆痣的熱愛音樂會彈風琴的數學老師、喜歡那個用校長私人木料給學生們燒火洗澡正義的體育老師,喜歡那個同樣戴著圓形眼鏡驕傲地回答校長「拿破崙是被槍殺」的如哈里波特般可愛的小男生,喜歡那個桀驁不遜,有著天使般美妙嗓音的Pierre Morhange,喜歡那個五音不全當著合唱團樂譜架的厚嘴唇男孩,喜歡第一個出現在我面前每星期六都趴在門口等爸爸接他回家的可愛男孩Pepinot,喜歡那個嘴上永遠叼根煙的不良少年,喜歡那個。。。。。。。。。似乎這部影片裡沒有一個讓人心生厭惡的人,即使是那個自私暴戾守舊的校長也有在辦公室摺紙飛機的充滿童心的可愛模樣。
  整部片子用看似最簡單的拍攝手法拍出了一部所有人的心靈雞湯,或許當年的Mathieu從未接觸過先進的教育理念,他只是對這些被放棄的孩子懷著真切的愛與憐惜。恰如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情感教學理論,最好的教育就像最好的療法一樣,目標應該是「充分發揮作用的人」。 Mathieu用真誠與音樂治療孩子們的心靈創傷,在合唱團中他為每個孩子都安排了屬於自己的位置,使他們發現了新的自我,從而真正進入了Mathieu的音樂世界,在音樂的薰陶中潛移默化地完成了「自我實現」。 Mathieu把「真誠、信任和理解」給了他的孩子們,當他被迫離開學校,離開他深愛的孩子時,他的心中卻充滿著愛、驕傲與溫暖。
  不得不承認這部影片中的扮演者的演技是自然而真實的,即使是那些孩子們。正是這種自然和真實的鏡頭讓我無法忘懷,有時候真的覺得看這些鏡頭的時候心潮澎湃,但當讓我說出感受時才深深地體會到意中有語中無的感覺,在這裡我只能用文字把鏡頭描繪給大家看,其中的含義只有你自己看了影片才能深深的體會到。
  鏡頭一:劇中唯一沒受到感化,心中永遠充斥著對這個世界的憎惡,報復的不良少年(名字忘了,呵呵)當被冤枉偷了學校財政支出的錢即將被押上警車的時候回頭看著Mathieu揚起手指,露出一絲狡黠甚至有些愉快的笑容,似乎在向這個社會叫囂著:我寧可蹲大牢也不想在這該死的「石池」多待一秒!
  鏡頭二:在得知不良少年總是欺負Pepinot時,怒不可遏的Mathieu找到了他,讓我深刻地知道一個愛護學生的好老師嗔怒的樣子,當他扯去不良少年嘴裡的香菸時,那小子眼裡掠過的是恐懼和折服,原來法國也「有老虎不發威你當我病貓」啊。
  鏡頭三:Mathieu用音樂感染了整個「石池」的學生,長期陰霾的「石池」也顯得如此陽光明媚,那個堅守著「犯錯---受罰」教學理念的暴戾校長也如孩童般在辦公室裡折起了紙飛機,隨著紙飛機在辦公室空中迴旋,我那剛開始厭惡這個校長的情緒也因為這一童稚的行為灰飛湮滅。
  鏡頭四:合唱團的美名遠播伯爵府,終於要在伯爵夫人面前演出了,由於之前Mathieu教訓Morhange不要錯誤的以為合唱團沒了他就不行,只有合唱團的支持才能突顯他宛如天籟的嗓音。 Morhange只能在一旁觀看合唱團的演出,但當他近乎落寞絕望的時候,Mathieu一個充滿信任和鼓勵的眼神,彷彿如同一鴻甘泉注入了Morhange行將乾涸的心靈,那黯淡的美麗眼睛一下子煥發出天使般的光芒,天籟之聲隨之破殼而出,感動了在場所有的觀眾。
  鏡頭五:Mathieu如以往電影裡的好老師一樣被校長(即每部電影裡所謂的壞人)革職出校,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當Mathieu期盼著他愛的學生違反校規來給他送行時,從學校高高的教室中傳來了孩子們天籟般的歌聲,窗口飄下了寫滿祝福的紙飛機。從石窗內伸出的無數搖動著的小手不僅讓Mathieu熱淚盈眶而且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一個失意的樂師用他自己熱愛的音樂造就了一個成功教師的自己,難道他真的失意了,我想不然。
  鏡頭六:誰都找到了自己未來的歸宿:Morhange如願進入音樂專修學校進修聲樂最後終成全法國著名的指揮家,Mathieu教授音樂直至生命的結束,校長如觀眾所願地被革了職。。。。。。還有誰,對了就是片頭在週六等著父親接他回家的Pepinot,在Mathieu離開學校的那天有一個人來送他了,更確切的說是和他一起離開「石池」的Pepinot,那天也是星期6,上父親來接他的日子,其實觀眾們早就得知Pepinot是一個孤兒,他的美好願望永遠也不可能實現,而實現她的又是那個可愛的「禿頂天使」---Mathieu,在陽光明媚的週六,Pepinot終於被他以後的「父親」接走了,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法國人用他們特有的鏡頭語言將這個平淡的故事簡約地表現在觀眾面前:Mathieu傻傻的單戀,當樂譜架小男孩想買熱氣球的美好願望,不良少年在燒燬「石池」宿舍時吹燃香菸痞痞的笑容,孩子們初見Mathieu時高喊的「光彈頭」,校長和孩子們一起踢足球。。。。這一幅幅生動平淡的畫面組成了這部散發著人性光芒的電影。
  其實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展現,因為少則就空洞無力,多則便畫蛇添足,很佩服導演Christophe Barratier對整部影片的控制力,很難想像這部影片竟然是他的處女之作。
  影片的音樂也是近乎完美的,其實Barratier在做導演前曾經擔任10年以上的音樂製作人,這次他與法國著名電影音樂家Bruno Coulais攜手,共同參與了影片的音樂製作。在《LES CHORISTES》中,Coulais與保加利亞交響管絃樂團以悠然的鋼琴、和煦的交響樂,搭配影片中孩子們如唱詩班優雅、聖潔的童聲大合唱,將傳統音樂電影的溫情感受與純淨自然的童年記憶奉上,為觀眾留下了難以忘懷的音樂感受。
  一直很欣賞法國式的幽默,很清新很諷刺,最後就用影片中一個法國式的幽默來結束我這略顯冗長的觀後感:
  一次數學考試,Pepinot推了推身邊的同學:
「我們是好夥伴嗎?」
「當然是啊!?」
「那麼5加3等於幾?」
「五十三。」
PS:這部影片有個很前衛的翻譯《禿頂天使上天堂》。
附上影片中Mathieu創作的歌詞:「風中飛舞的風箏/請你別停下/飛向大海,飄向高空 /一個孩子在望著你呢 /率性的旅行,醉人的迴旋 /純真的愛呀 /循著你的軌跡,循著你的軌跡飛翔。」
「海上的清風,托起了輕盈的飛鷺,停落孤島的礁岩處。海上的清風,從白雪皚皚的大地上飛來,冬日稍瞬即逝的氣息,遠方你的回聲飄離了西班牙的城堡,在迴旋的風中轉向,展開你的翅膀,在灰色晨曦中找尋通往彩虹的路,揭開春之序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