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斯特雷德的故事/路直路弯

8 / 98,049人    112分鐘

導演: 大衛‧林區
編劇: John Roach (Ⅱ) Mary Sweeney
演員: Richard Farnsworth 西西史派克 Everett McGill John Farle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hoebe

2008-06-06 23:49:14

心靈的星空


  73歲的史崔特先生在前往威斯康辛州的旅途中,營火前聚會狂歡的夜裡,一個年輕孩子問他:「年老後最可怕的事情是什麼?」老人沈默了一會兒,緩緩答道:「年老後最可怕的事,就是不斷回憶著還未老去以前的日子。」想起了伯格曼的《野草莓》,老年人這個群體是我們在老去之前永遠也無法體會的。鏡頭在這邊頓了一頓,老人臉上映著熊熊烈焰燃燒出來的深橘色,在火光中明明滅滅,像一抹不真切的夢境。
  
  是的,大衛林奇的電影都像夢境。無論是《藍絲絨》的詭譎,或是《我心狂野》的極端暴力,都不像是真實世界裡會產生的情境:那麼陰鬱的氣氛,又是那麼潮濕而沈重的影像。我常常想,如果惡夢有顏色,那就會是林奇電影裡所呈現出的色調吧!透著一種讓你幾天幾夜也揮之不去的深沈悲哀。然而,在這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里,大衛林奇的夢竟然不再灰黯,不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他一改以往奇詭的風格,以一個單純而充滿愛的角度進入美國鄉村,講述一段質樸的歲月之旅。
  
  這是一部以割草機為交通工具的公路電影,根據數年前在美國發生的真實新聞改編。故事敘述年老的史崔特先生身體狀況不佳、沒有駕照卻又個性執拗,而為了去探望他十多年未見、身患重病的哥哥,他駕著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機,從愛荷華到威斯康辛州,搖搖晃晃走過300多裡的路程。就跟許許多多的公路電影一樣,一路上我們見到史崔特先生遇見許多人,包括一個懷了孕離家出走的少女、每週都在上班路上都會撞死至少一頭鹿的歇斯底里婦人、一群參加自行車賽的年輕人、一對好心的夫婦、一位退役老兵和一個善良的神父。而當旅途中一群騎著單車的青少年從他身邊呼嘯而過,他就把割草機停下來,微笑與他們打招呼。
  
  不同於《美國心玫瑰情》里用平實的鏡頭詮釋對美國鄉村的戲謔,大衛林奇眼中的愛荷華田野是塊壯麗的大地。金黃色的玉米田連綿不絕,於夕陽下漫開整片如浪濤般起起伏伏的曲線,就在晚霞滿天的時刻,一架割草機緩慢地移動在向遠方蜿蜒而去的狹窄公路上。這部電影的配樂也讓人舒服,柔和的鋼琴聲與清脆的吉他弦音相交疊,含蓄鋪陳著一段屬於記憶的旅程,令人不自禁就要沈醉在如沐春風的畫面里,隨著老人堅定的意志不斷向前而行。
  
  這是大衛林奇細細描摩的散文詩,詩里含帶著深邃的光芒。而除了七十九歲的李察法恩沃斯之外,我也想不出更適合詮釋史崔特先生的人選。這位老人有一雙澄澈的眼睛,堅毅、淡泊,卻又十分慈和。史崔特先生並沒有讀過很多書,但當他帶著淺淺的笑容跟年輕的孩子們講述關於生命的真義時,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一份無私的關愛。電影以不慍不火的語調陳述這位老人的性格,李察法恩沃斯的演出更令人動容,就在這一段交織著追憶與悔恨的漫長旅程中,老人最後必然將成功地進入每個觀眾的心底,讓人們在他的情緒里搜尋自己記憶中與他重合之處。
  
  片中另一個重要角色是史崔特先生那位有輕微殘障的女兒蘿絲。也許因為大腦的某部份受到傷害,她無法把話講得很清楚。電影前三分之一的部份描述史崔特與女兒相依為命的情景,平緩的語調中有著淡淡哀傷;之後老人出發前往威斯康辛,我們才在他於旅途中與他人的交談里得知蘿絲不幸的遭遇,再與老人的情感相串連,就成為這部電影最感人的橋段之一。在老人的回憶裡,還出現了大衛林奇電影最喜歡使用的「火」的意象,標示一個悲慘的過去。而這也大概就是這部片中,唯一還看得出來林奇以往風格的畫面吧!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沒有躺在草叢裡一隻血淋淋的耳朵,也沒有漫天飛舞的人頭,只有幾個誠懇的好演員,以及優美舒適的鄉村景色,一路行吟而來,不灑狗血也不唱高調。電影的結尾恰到好處,只是那麼簡單地設置一個定格的鏡頭,讓千言萬語盡皆凝結在滿天繁星里,留下裊裊餘音引人無限惆悵。
  
  漫天的星空是一種見證。
  
  比星空更深沉的,是人的心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