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風之谷--Kaze no tani no Naushika

风之谷/风谷少女/KazenotaninoNaushika

8 / 183,824人    117分鐘 | USA:95分鐘 (edited version) (1985)

導演: 宮崎駿
編劇: 宮崎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alviati

2008-06-07 10:12:10

那一片風之谷


聽說原著連環漫畫和電視劇版《風之谷》從情節上和這部電影有很大的不同,而我自認為這部電影已經很完美了。雖然說這部作品不能算是吉卜力的作品,但確是催生出吉卜力工作室的源頭,正是這部作品的成功,才使得宮氏和高氏這二位殿堂級的大師二十多年來一直走在一起,而且,這部電影是我本人最愛的宮氏的作品。
我想,和很多喜歡這部片子的人一樣,最觸動我的場景莫過於最後荷母用觸角把娜烏斯卡救活的那一幕,恍惚中,我們又聽到了娜烏斯卡小的時候哼唱的那首歌。娜烏斯卡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幫助蟲子們,從她小時候救小荷母的時候起,她和蟲子們就有了一種超越種族的聯繫,這讓人想起了幽靈公主。可是不要忘了,娜烏斯卡在前,幽靈公主在後,所以不能說娜烏斯卡有幽靈公主的影子,而是幽靈公主繼承了娜烏斯卡的衣缽,只是經過了宮氏十幾年的陳淀,幽靈公主少了娜烏斯卡的徬徨和無助,變得更加堅定。
很顯然,這是吉卜力關注環保的開篇之作,宮氏的意圖很婉轉但卻明顯。每個人類都帶著的防毒面具似乎在向我們說明這個世界已經被肆虐的面目全非,到處都是有毒的孢子,蟲子們將人類擠到了地球的一隅,可當我們隨著娜烏斯卡進入蟲子的世界中時,一切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可怖。深廣的洞中到處都有發出螢光的孢子頂在芽上,娜烏斯卡將它彈入試管中的動作是如此輕盈,那粒孢子的飄落又是如此優雅。當娜烏斯卡頂著脫落的荷母殼旋轉在漫天雪白的孢子雨中的時候,任何童話中的場景都不及此時那麼真實美麗。然後她躺了下去,躺在巨大的荷母殼上,任憑飄落的孢子雪花一樣包圍著她。這時候的我已經忘了如果不是防毒面具,娜烏斯卡呼吸不到一分鐘就會死去的事實,只覺得這哪裡是可怕的蟲子的世界,分明是白雪公主玩耍的森林,小美人魚暢遊的大海,玫瑰公主沉睡的城堡。
在我印象中,《風之谷》最美的場景卻不是我在上篇中提到的那兩個,而是那個巨大的荷母洞。那裡面很幽靜,乾淨卻深不見底的湖水中彷彿可以看到荷母悠閒的遊動,雖然,初闖禁地的娜烏斯卡和小飛行員應該把他們的緊張和不安都傳遞給我們,但宮崎駿卻沒有這樣做,這種意圖不是很明顯嗎?我們沒有感到緊張和害怕,因為宮氏把那個地方塑造得太美了。美麗而深邃的湖水,粗壯而高大的植物,以及隱藏在這些東西背後的神秘的未知,宮氏沒有讓它變成危險恐怖的骷髏島,反而有些像擁有白女巫的納尼亞王國,雖然也有危險,但遠沒有它的美來的讓人震撼。
然後呢,荷母出現了,危險也出現了,但伴隨著危險的,是我們了解了娜烏斯卡與荷母的前緣。我不知道那隻荷母是不是小娜烏斯卡想救的那隻,我想應該不是,好像她沒救成那隻蟲。那麼荷母在娜烏斯卡身上回憶起來的是什麼?是聯繫,是作為人類的娜烏斯卡與作為蟲王的荷母之間那種靈魂上的聯繫,這種聯繫,就是對這個地球的愛和保護,就是作為自然的一員,對自然最本性的回歸。
然而這種聯繫,這種愛和回歸,只有娜烏斯卡還記得,其他的人類都不記得了。所以,戰爭,最後還是蔓延到了和平寧靜的風之谷。人和人,人和蟲,人類總是想用戰爭來解決問題,其實大家不過是想為自己的人民爭得更多一點的生存空間,卻不知道,在這過程中,整個人類,甚至整個地球,都失去的更多。
所以,娜烏斯卡的嘗試才顯得那麼珍貴和無助,在秘密地下室裡,默默地培育被視為洪水猛獸的孢子植物,甚至在陷於困境中的時候,還會尋找發現她眼中美麗的孢子有毒的原因。於是她知道了,只有她知道了,蟲們不是人類生存的殺手,而是地球的衛士,它們在用它們自己的方式來保護、愛護這個被人類蹂躪得面目全非的地球。然後,我們恍然大悟,人類,才是地球的害蟲。
可是,人類不能消失,不能滅絕,影片也不能這樣引導和暗示,人類總是要有希望的,這個希望,就是了解、洞察這一切的娜烏斯卡。於是,一個人類為了蟲犧牲了,又在蟲的擁抱下復活,那個拯救風之谷,拯救人類的耶穌,出現了。不同的是,此刻的上帝並非高高在上的虛構的神邸,而是我們腳下的地球。
也許有人會說《風之谷》不及《幽靈公主》的深刻成熟,那當然,《幽靈公主》是宮老的巔峰之作,藝術和思想上的高度成熟當然是《風之谷》所不及的,但我卻更欣賞《風》的那種飄逸和靈動。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那個還未功成名就的宮崎駿,他那略帶張揚的天馬行空的想像,以及他對世界,對人性的含蓄卻充滿激情的詮釋。那個已成傳奇的宮崎駿固然令人景仰,可是一個滿懷藝術激情在探索和努力的宮崎駿不也別有一番魅力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