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聽見天堂--Red Like the Sky

听见天堂/红色天空/RedLiketheSky

7.7 / 1,979人    96分鐘

導演: 克里斯提諾波頓
編劇: 克里斯提諾波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享享

2008-06-09 10:20:55

敏感力


顏色是什麼樣子的?

棒透了!

藍色像什麼?

像是騎腳踏車時風拂過臉龐的感覺,或是,,,像海,,,

還有棕色,摸摸看,棕色像這粗糙的樹幹。

那,,,紅色呢?

紅色,,,像火一樣,像太陽下山的天空。

 

是詩人嗎?是哲人嗎?

只是兩個盲童在樹上的對話。義大利電影《聽見天堂》處處充滿了這樣的想像與詩意,孩子的身上有不枯竭的創造力與生命力,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與其說為了勵志,倒更像一個童話般的寓言,「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親愛的你們,打開每個感官,讓心自由,處處都是發現和驚喜。

我不能不把片中唐老師的一段話摘抄如下:

「我也能看見,這遠遠不夠,當你看到一朵花,你不想去聞聞它的味道嗎?下雪時,你不想走在上頭嗎?捧著它,看著它在你的手中融化。告訴你一個秘密,我注意到音樂家在彈奏時,他們會把眼睛閉上,為什麼?這樣可以感受更強烈的音樂,音符會蛻變,變的更有力量,音樂彷彿變成具體的觸覺。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

充滿細節,毫無匠氣,每個情緒的表達都恰到好處。

上帝關了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

米可對聲音有天生的敏感,他的生命循聲而去,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被小手剪裁成大自然的戲劇。他閉上眼睛,打開了其他的感官,他不只用耳朵,還用手掌,用腳,用嘴巴,用一切能發出聲音的器官,對生命進行淋漓盡致的理解與表達。

五官健全的人,卻容易盲,或者充耳不聞,或者麻木不仁,無明是太容易的狀態。凡夫俗子,倒覺得眼耳鼻舌身意,能把任一種用好都是造化了。有時候恨不得渾身長滿觸角,去吸附那些美的,好的東西。這樣的件動物又往往敏感,應激反應強得要命,好容易蠕動出來,稍有風吹草動就「咻」地縮回去,驚魂未定,一朝怕十年。

當鈍感與敏感相遇,我們該怎樣選擇?鈍在該鈍時,大巧若拙,那些無謂爭端,狗苟蠅營,男女私情,擱置是比鑽營更智慧的做法;而當我們在創造,永遠都需要敏字當先,無憂無懼。

 

這世界就是這樣了,你看到多少,聞到多少,聆聽到多少,觸碰到多少,品嚐到多少,洞察到多少,它便回饋你那些等量的色聲香味觸法,不會更多也不會更少。感覺到哪裡,心就到哪裡,生活就到哪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