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鸠占鹊巢/美人心机

6.7 / 120,022人    115分鐘

導演: 賈斯汀喬維克
編劇: 彼得摩根 菲力帕葛雷格瑞
演員: 娜塔莉波曼 史嘉蕾喬韓森 艾瑞克巴納 吉姆史特格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vivien

2008-06-16 19:09:24

不是正史,不是正史,不是正史


歷史上,關於The Other Boleyn Girl只是一句話帶過,所以對於這部本非正史的娛樂片,犯不著去強調它情節的不合理,看著兩個美女高興就好了。

對於Henry VIII,我是厭惡多於鄙視,鄙視多於可憐,可憐多於同情。無論是BBC的「亨利八世」還是showtime的新劇「都鐸王朝」似乎都在暗示這位歷史上以暴戾好色著稱的英格蘭國王內心隱藏的矛盾與痛苦,個人認為那不過是他恐懼的託辭而已(作為一個天主教徒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恐懼),很少有從他那六位悲劇性的妻子的角度來看的。

(以前曾搜集並寫過她們的故事,現在轉錄於此)
第一位王后,西班牙公主凱薩琳,她本是亨利八世哥哥的未婚妻,青春年華的凱薩琳有著金紅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和白皙紅潤的皮膚,18歲的亨利迎娶了這位大自己6歲的新娘,婚後20年中,王后的政治上的才能、賢良的品德無可挑剔,除了一直未有皇子(四個男孩均夭折)和逝去的容顏,而此時的亨利早已私生子遍佈,並且瘋狂的迷戀上安妮.博林,於是一紙離婚協議遞到凱薩琳手中,她無法接受自己的婚姻被說成「不合法」,並承認自己唯一的女兒是私生女,她開始奮理力爭,這場漫長的離婚訴訟案鬧到了羅馬教宗,懾於凱薩琳的外甥-西班牙皇帝查理五世的威勢, 教宗駁回亨利的申請,早已對教會看不順眼的亨利八世與羅馬天主教廷決裂,徹底來了個政教合一。可憐的王后被流放,沒幾年便鬱鬱而終。後來她和亨利唯一的女兒瑪麗登位,她沒有忘記母親和自己所受的屈辱,極力鎮壓新教運動、迫害改革派,並恢復天主教,歷史上稱她為「血腥瑪麗」,估計就是陰暗的童年造就的問題兒童。

千日王后,安妮博琳要算得上是六位王后中最富於戲劇色彩的,從法國學習回來的她接受了新教的思想,天資聰穎且富於心計,很快便憑機智的談吐吸引了國王的注意,一方面她以高超的手腕對亨利慾擒故縱,另一方面拉攏改教派、占星師,最終戴上了王后的桂冠,依仗國王對自己的寵愛排除異己,然而女兒伊莉莎白的出生讓盼子心切的亨利大失所望,加上喜新厭舊的劣根性,安妮發現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縱使再聰明的她也開始亂了分寸,不恰當的表現加快了亨利對她的厭倦,又看上了前妻的侍女(簡·西莫)。亨利決定除去安妮,反正他已經凌駕教會之上自封老大了,其手下幾個幕僚察覺到風向,立刻捏造若干罪名,包括「與親兄弟通姦」(這條連國王自己都覺得太不靠譜),聯合安妮的政敵定了她的死罪。被關入倫敦塔的安妮歇斯底里,待到出庭時卻異常平靜,以王后的尊嚴拒絕了對她的指證「我根本沒指望你們放過我」;刑前的話也讓起鬨的人群異常平靜(或許是歷史的煽情)「良善的基督的人民,我來到這裡接受死亡……不是為了論斷任何人,也不是為了評說我為何會來到這裡的這件事,我只是要向神祈求保佑我們的國王……現在,我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和你們所有人了,我衷心的希望你們為我禱告。主啊,求你憐憫我,求你接受我的靈魂……」.
再補充一點題外話,當時英國對貴族死刑的執行方式是用斧子砍(經常一斧子無法解決問題),而多少有些愧疚的亨利八世給了她一個「優惠待遇」 – 請最好的劍客用劍來執刑 -- 這樣痛苦和羞辱都會少很多。但據說現在倫敦塔內還飄蕩著安妮的鬼魂。
再再後來,安妮的女兒,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伊莉莎白一世,總算撥亂反正揚眉吐氣了,但同樣也是問題兒童出生的她登上女王寶座卻終身未嫁,史稱「童貞女皇。
更正:伊莉莎白監禁併除掉的是來投奔她的表外甥女瑪麗·斯圖爾特(蘇格蘭女王,遭新教徒叛變)

Jane Seymour(簡·西莫),她並非容姿出色但據說溫柔賢淑,對於當時疲於應付國內叛軍和國外壓力的亨利,無疑她成功地對症下藥,成為了第三位王后。有了前車之鑑,簡 處心積慮地溫順、拉人緣,在時刻擔心中產下了男孩,然後便永遠地鬆了口氣(較之被放逐甚至處死這也是種幸運)。終於有了標準繼承人的亨利八世自然毫不吝嗇地追稱她為自己此生最愛。後來年幼的愛德華六世當了幾年傀儡也因「孱弱的體質」死去,最終統治英國的仍然是女性,對亨利來講實在是個諷刺。漢普頓宮關於亨利八世鬼魂出現,估計就是他死不瞑目。

接下來的這位德國公主Anne of Cleves,被當時急於在國王面前求功的湯瑪士 Cromwell誇得美若天仙,加上皇室御用畫家Holbein的親筆操刀(估計他當時也是進退兩難的處境,畫得比真人理想了一點點)。當亨利見到準新娘時,稱她為「肥胖的弗蘭德斯母馬」並宣告自己絕不看她第二眼,其實他也不...照照自己(肥胖臃腫、步履蹣跚);然後的退婚事件除了導致英國損失一大筆費用外,就是先前的大紅人Cromwell掉了腦袋(亨利沒輕饒了他,專門找了個小學徒拿把鈍斧在他脖子上操練了幾次)。 好在喜怒無常的亨利面子上還是作足了功夫,給克里夫斯公主賜了封號、賞了地(一邊呆著)。相比其他幾位妻子,安老終年的她似乎是最幸運的。


Catherine Howard,這個可憐的女孩死時只有21歲,她被押往刑場的路上一直哭泣求救,連圍觀的人都於心不忍。凱薩琳·霍華德被其親戚們獻寶亨利(看起來可以當她祖父了)時還是個孩子,19歲成為皇后的她美艷而又散發著天使般的光芒,亨利對她寵若至寶,然而活潑任性的Catherine怎麼可能愛上猥瑣大叔,自然便有了英俊的情人(也許早就有了)。她親戚的政敵立刻向國王告發了其不忠的行為,本來就已經自信心極度脆弱的亨利八世狂怒下將她投入倫敦塔並砍頭,連同其眾多保舉人和親戚也沒能逃過此劫。實在是一人得誅、雞犬入獄。

接下來的long-long-time里,亨利八世一直悶悶的。直到凱薩琳·帕爾的出現,她的機智和博學使其即便沒有過人的美貌(並且曾兩次守寡),仍舊在宮廷中贏得了廣泛的尊敬,對待前任留下的孩子,特別是淪為私生女的兩個公主,她竭力恢復她們的身份並給予良好的教育。但是作為一個女人,這種時刻提心弔膽的生活毫無倖福可言,直到亨利八世去世後她才得以嫁給早就互有婚約的海軍大臣托馬斯,開始自己的生活,後來卻不幸死於難產。

上面這六位女性或多或少都影響了歷史的進程(個別甚至舉足輕重),但在一個男人的統治下,她們的角色始終都擺脫不了受支配的地位,成為血腥中綻開的花朵。

嗯,隨便說說而已,不見得都是真的。電影拍得不錯,服裝、場景都挺漂亮,幾位主角也很養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