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

杀手没有假期/在布鲁日

7.9 / 461,842人    107分鐘

導演: 馬丁麥多納
編劇: 馬丁麥多納
演員: 柯林法洛 雷夫范恩斯 布蘭頓葛利森 克蕾曼絲波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jo

2008-06-29 10:00:56

在倫敦的某處有棵聖誕樹


  
  
  法瑞爾在對神父告解的時候,說他為了錢殺人。但是整部電影結束後,死去的三個殺手,沒有一個是為了錢,你能夠解釋說,這是一場誤會,或者說是一個不真實的臆想。我的解釋是,這是導演送給我們的禮物,即便是悲劇,也是因為他們堅守自己的信念,烏托邦式的信念,是我們所缺少的。
  
  昨天和台裡的同志們吃本學期的散夥飯,場面依然很震撼,很多平時不該說不能說的以及不適合說的都在我意識半清醒的時候蹦了出來,那些裝逼似的詞彙沒有經過大腦的竄出來,我記得我對哈那和吳迪說,V字仇殺隊裡面有一句台詞是毎一粒雨水裡面都有上帝,讓我們敬上帝。當時在老何記的窗外正下著大雨,那些刻錄不是華麗的分割線,堆在需要理解的桌椅上的不是痛苦,恰恰是被打垮的背影。

  電影選在比利時的布魯日小鎮,這個經過鏡頭過濾的世界變得異常純粹,中古世紀的建築和到處散漫開來的微笑,幾乎可以讓人忘了編劇撰寫出來的衝突是要在這裡上演,主角們可個個是殺手,但當你看到這裡搶劫的光頭混混都是拿著裝著空包彈的左輪時,大概這是最不像現實的小鎮,而帶著英式幽默的對白充斥整部影片的時候,也許大概可能最終還是一個Happy Ending吧。於是當肯送雷上火車的時候,當哈里只是用槍射了肯大腿的時候,我還天真的認為或許誤會就這樣結束了,或許三個殺手會跟西部英雄一樣互相攙扶在運河旁邊的酒吧里喝酒,但導演沒有在聖誕夜給我們溫暖。
 
  在最後,上演了現實中殘忍的廝殺,但是帶給了我們現實中最缺乏的原則,可惜的是這樣的執著沾著真男人的血,哈里對妻子說,面子的事才是最嚴重的事,這裡的面子不是虛浮,而是原則,他不能容忍殺手在執行任務時殺死小孩,即便在最後他認識到這也有可能是失誤時,他還是選擇了堅持。這是固執嗎?對於很多事實來說,最後造成的結果是不能挽回的,雖然肯可以在勸雷時說,你可以去挽救其他更多的小孩。但錯鑄下,已然如此。他們看著審判日的畫,雖然表情不一,想的卻是同樣的事。肯用宗教來支撐自己,哈里用自己定的道義原則來維繫自己,雷則在迷離中前行,悲傷的不是即將死去,而是不能道歉。《V字仇殺隊》裡面那個利用V做人體實驗的女醫生臨死前對V說,現在道歉晚了嗎?V說,Never.

  之前西部片盛行的時候,人們會念叨裡面的對白,因為人們缺乏正義,後來西部片的衰敗不僅是因為這個模式已經做爛掉了,也是因為大多數的人已經放棄了,他們試圖在電影中尋找的英雄並不存在,而那些道義更是在爾虞我詐的耗斗中傷亡殆盡。勝利往往還沒結果,爭鬥已然開始,英雄沒有了,無政府主義偶像們則一個個樹立起來。

  究竟該怎麼衡量所需要的精神,青春死在1968年,理想死於1989年,道義呢?外面的世界是多麼可怕,《心慌方》裡面的沃斯在出口打開的一剎那,頹然的癱坐在立方體內,他不想出去。他害怕,我們不用上綱上線的資本主義剝削來形容這個時代,最貼切的詞彙大家都用過了,可是無形的東西愈發減少,這是大人的世界,列儂也說過搖滾是無法拯救這個世界的,他死了。而沒死的人則如同《藍色地下鄉愁》中的馬世芳所講述的那樣,學運的領導人們紛紛妥協了,進入了體制內。

  所以,當劉智泰在《老男孩》中對崔岷植說:「外面只不過是一個大一點的監獄」時,沒有人能倖免,你能夠解釋什麼,無法操控自己的命運。但慢慢人們都會麻木的,就好比印度人民依然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的寶萊塢歌舞片,不管故事怎麼弱智,至少不需要動腦筋,生活很不美好,幹嘛還要花錢到影院再重溫現實的苦難呢?這是人類的通病,而真實是思考的確不一定有意義,似乎更多的時候思考是庸人自擾,蘇格拉底不是死了嗎,阿基米德不是死了嗎,王實味不是死了嗎,好了,那就這樣吧。凱文.科斯特納在《刺殺甘迺迪》的最後有一段很精彩也很煽情的控訴,結果呢,陪審團一致認為被告無罪。So…Fuck it.
  
  聖誕夜,槍響了,奄奄一息的雷在擔架上,喃喃的說:在倫敦的某處有棵聖誕樹……

  沒有人是必須死的,但並不是說他們都沒有做錯事。英雄們死了,我們是看熱鬧的,偶爾說說廢話,有時候天真是應有的,那棵聖誕樹下面有很多禮物盒,打開它們,你會得到你應得的,只是事先你應該先找到那棵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