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圍城--Besieged City

围城/围城

6.7 / 129人    96分鐘

導演: 劉國昌
演員: 黃孝恩 鄧德保 蔣祖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08-07-02 19:10:20

香港有個天水圍


 ■片名:《圍。城》

■導演:劉國昌

■主演:黃孝恩

■上映日期:2008年5月1日(中國香港)

■讀家:木衛二

■推薦指數:★★★★☆☆

■一句話點評:擅長表現童黨題材的劉國昌,這次選擇了出沒在天水圍的邊緣少年,通過殘酷的絕望,尋找著希望。

今年香港導演的新片中有兩部與天水圍有關,一是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另一個就是劉國昌的《圍。城》。前者可以看作是正面描寫,表現著與尋常無異的平民生活,後者對準了邊緣領域的年輕人,負面資訊不斷。

如果停留在十年前陳果《香港製造》的殘酷青春,《B420》的慘綠少年男女,《圍。城》裡的青春迷茫焦躁、無秩序的社會現實多少顯得有些凌亂。由於不可忽視的地點背景,它成為一部具有社會關注價值的電影。借片中吸食過毒品的雞子之口,他跟故事的男一號靈傑似說半唱地道出一通不知所云的詞兒,裡面夾雜一句 「我就住在這個著名的無人理會的天水圍」。

這就是《圍。城》的要點所在,故事發生地正是天水圍。片名多出一個標點符號,該取法在近兩年港片裡看著有些矯情,一定要說明話,片名可以連讀為「圍城」,有走不出、進不去的常見解讀。單獨的「圍」字意即天水圍,「城」就是城市,喻為香港。天水圍是近五年來伴隨著香港媒體報章的一個熱門詞彙,一連串事件的發生(如2004年和2007年兩起滅門慘案),讓天水圍罩在一片陰影慘澹之下。提及地處偏遠的天水圍,普通香港人也會立馬聯想到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和倫常慘劇。

影片講述一幫童黨的不安與掙扎,中間有肆意玩鬧的自由無拘束,也有猝不及防的悲劇發生。中間包含的欺辱、壓榨、黑暗和醜陋簡直令人髮指,目不忍視。導演有意將幾個人物背後的家庭矛盾激化,聚在一處,形成一道無法掙開的枷鎖。自他們出生落地,就成長在這方被圍而成的土地上,這幫年輕人逃不脫天水圍的囚籠。

以panadoll為首的童黨小團體,接納了在學校里受欺辱的俊傑。變質的父親、缺失的母親,加上遠離學校教育,造成他們不受管教,帶有強烈的反社會傾向。離家在外的他們偷竊吸毒,無所不為。他們並不關心是否有法律的存在,將時光虛耗浪擲。生活在壓抑無助中的年輕人,選擇了被毀滅的衝動所左右。他們在牆壁上塗鴉刻畫上名字,宣洩複雜的心情感受,宣誓與這片荒蕪不可分離。刻上panadoll、白木等不同名字是灰色青春的見證,也預示著他們與天水圍密不可分。《圍。城》用不小篇幅表現著 panadoll和俊傑在家裡被虐待、毆打或蹂躪,父親的形象面目猙獰,看得讓人坐立不安。上一代人的苦難和父權的坍塌,成為了天水圍童黨猖獗的直接誘因。

蹣跚走路的樂樂在天橋、馬路還有軌道上奔走大哭,尋找著已不存在的母親。結尾的再次強調,讓《圍。城》想表達的東西再一次傾瀉湧出。兩個母親的先後死去,樂樂彷彿是錯生在這個世界,如同他的禁忌血緣。他不應該來,天水圍不應該有悲劇的存在(天水圍的困境被視為香港的恥辱,它的悲劇讓繁榮的港島臉上無光)。

苦果由誰種下?影片說到了貧窮,說到了綜援,說到了不負責任的家長。所有問題的矛頭指向了他們所在的天水圍。天水圍新市鎮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區,是香港的一個新市鎮。地處偏遠的天水圍在短短二十年間,從無到有,聚攏生活著近30萬人。雖然高樓林立,成堆的住宅區外表光鮮,但社區的基礎配套設施卻沒能跟上,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後續發展的問題,接連爆出慘案。

《圍。城》的鏡頭用意特別明顯,一開始就對準了看似整齊有序的高樓大廈,中間更是有大量用意明顯的空鏡頭,反覆強調環境背景的同時表達人物情緒和導演態度。主人公噩夢驚醒,出門一剎那,對面就是一起現在進行時的案件,家的安全感也立馬蕩然無存。他由高樓前的空地走過,只有微弱的存在感,畫面要訴說更接近迷失。

弟弟被百般欺辱,身為哥哥的靈傑表現得無動於衷。這樣的軟弱冷血,不近人情簡直不可思議。弟弟為代表的童黨,是一幫被拋棄者的故事。靈傑的冷漠,如同香港社會之於天水圍新市鎮,眼見問題頻發,內心感嘆卻沒有做出任何實質的、有助解決的舉動,任由悲劇一次次發生。劉國昌 「一黑到底」的底層人物描寫方式,也引發不小爭議。與其說《圍。城》的疾呼是想喚醒港人,不如說是通過暴露陰暗面,讓更多人替天水圍的命運支招求解。我們只能慶幸,電影裡的人物只有絕望,現實中的天水圍還有希望。

http://bjyouth.ynet.com/viewpdf.jsp?psid=41336780&pgn=C&ppn=3   舉報
評論